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全球气温升高会使水稻减产,寻找耐高温基因并其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获得一株耐高温突变体甲,高温下该突变体表皮蜡质含量较高,让甲与野生型(WT)杂交、F1自交后代中耐高温植株约占1/4,说明耐高温为_____性状。且由_____对基因控制。
(2)已知耐高温突变体乙的隐性突变基因位于水稻3号染色上,为探究两种突变体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让两种突变体杂交,得到的后代自交(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
②若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若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对应的杂交结果
a、F1和F2均耐高温
b、F1不耐高温,F2不耐高温:耐高温≈3:1
c、F1不耐高温,F2,不耐高温:耐高温≈1:1
d、F1不耐高温,F2不耐高温:耐高温≈9:7
e、F1不耐高温,F2不耐高温:耐高温≈15:1
杂交实验结果与③一致。
(3)为进一步确定突变位点,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如下图所示。

①图1中若F1产生配子时3号染色体发生重组,请在答题卡上绘出F2中相应植株的3号染色体_____。用F2植株进行_____,可获得纯合重组植株R1~R5
②对R1~R5,进行分子标记及耐高温性检测,如图2、图3.分析可知,耐高温突变基因位于_____(分子标记)之间。将该区段DNA进行测序,发现TT2基因序列的第165碱基对由C/G变为A/T,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功能丧失。
(4)研究人员将_____导入突变体甲,该植株表现为不耐高温,进一步确定基因TT2突变导致突变体甲耐高温。
(5)基因OsWR2的表达能促进水稻表皮蜡质的合成。以突变体甲为材料,验证“高温胁迫下维持较高的蜡质含量是水稻耐高温的必要条件”,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
2 . 可遗传变异能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下面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中培育的三倍体无子西瓜,由于无法正常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所以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需要通过诱导突变使青霉菌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
C.R型活菌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DNA,培养一段时间后部分R型活菌转变为S型活菌属于可遗传变异
D.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2021-05-18更新 | 1056次组卷 | 5卷引用:单元检测(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
3 .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交叉互换
B.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存在碱基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
C.用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三倍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
D.基因频率改变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2019-05-12更新 | 2471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练07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50题-【尖子生创造营】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800题(全国通用)
4 . 将某种二倍体植物a、b两个植株杂交,得到c,将c再做进一步处理,如图1所示.按要求完成下列的问题:

(1)由c到f的育种过程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与杂交育种相比,前者能产生______,从而创造变异新类型,但该育种方式最大的缺点是______
(2)由g×h过程形成的m是______倍体,m______(填是/不是)新物种;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______
(3)若a、b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ddFF、aabbDDFF,①为自交,该育种方式选育的时间是从______代开始,原因是从这一代开始出现______
(4)若c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图2).若该植株自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2022-07-02更新 | 5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水稻的易倒伏(A)对抗倒伏(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下图表示利用品种甲和品种乙通过三种育种方案培育优良品种 (aaBB)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方案都利用生物的变异,汰劣留良,培育出优良品种
B.方案一通常处理的是萌发的种子,主要是与其有丝分裂旺盛有关
C.方案二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aBb自交得到的优良品种占1/16
D.方案三需要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6 . 拟南芥(n=10),十字花科植物,雌雄同株,从发芽到开花约4-6周,结实率高,常作模式生物用于遗传学研究。某科研小组种植了一批拟南芥种子,发现一株早花突变体植株,收获其种子,并开展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拟南芥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其优点是__________。将收获的突变体种子种下去,后代仍为早花性状,说明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
(2)拟南芥一般自交繁殖,自然状态下通常为纯合体,说明该新性状的出现可能是__________导致的。接着科研小组取根尖分生区细胞制成装片,可观察处于__________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是否正常,以排除染色体变异。
(3)为确定突变性状的显隐性,科研组做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P

F1

F2

母本(♀)

父本(♂)

野生型

早花.

野生型

早花

野生型

早花.

91

0

62

19

早花

野生型

90

0

61

18


该过程做了正反交实验,首先可以排除_________遗传,进而还可证明该突变性状为隐性性状。
(4)查阅资料发现拟南芥2号染色体上基因N(Nat3)突变为n可导致早花。为确定上述早花突变体的突变基因(a)和Nat3基因的关系,现将该早花突变体与基因型为nn的早花突变体相互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观察并统计F1和F2的表现型和比例。
①若F1全为野生型,且F2野生型:突变型=9:7,则突变基因a和n分布在____________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上述突变基因a和n可能是相同基因或复等位基因(无显隐性之分)。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突变基因a和n分布在2号染色体的不同位点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2021-04-02更新 | 934次组卷 | 4卷引用:3 2021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一)试题-备战2022年新高考生物优质模拟试题汇编(江苏专用)
7 . 将某种二倍体植物a、b两个植株杂交,得到c,将c再做进一步处理,如图1所示。按要求完成下列的问题:
\
(1)由c到f的育种过程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与杂交育种相比,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生物体任何时期、任何细胞都可发生该变异,体现了该变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2)由g×h过程形成的m是______________倍体,m_________________(填是/不是)新物种;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ddFF、aabbDDFF,①为自交,则n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________;该育种方式选育的时间是从_______________代开始,原因是从这一代开始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图2)若该植株自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有关变异与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突变不一定产生新基因
B.一个生物体内所有基因即为该生物的基因库
C.三倍体因其不能产生可育后代,是不可遗传变异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非等位基因都会自由组合
9 . 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
B.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C.发生在生物体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给子代,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10 . 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遗传学家在不同温度下培养长翅果蝇幼虫,得到不同的结果,如下表。
实验材料实验处理结果
长翅果蝇幼虫A25℃条件培养长翅果蝇
长翅果蝇幼虫B35-37℃处理6-24h后培养残翅果蝇
(1)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是怎样的关系:_____
(2)果蝇B的残翅性状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原因:_____
(3)人们将果蝇B的残翅性状称为表型模拟,若现有一残翅果蝇,如何判断它是否是表型模拟?请设计鉴定方案,写出方法步骤及结果分析。
实验设计:a、_____   b、_____。结果分析:__________
2022-07-04更新 | 48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