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品之一。育种专家常采用杂交的方式来选育新品种。育种专家在用纯合的细茎(不抗倒伏)玉米(AA)和粗茎(抗倒伏)玉米(aa)杂交得到的后代中,发现了一株粗茎的个体,对于粗茎个体出现的原因,提出以下的假设:①环境条件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②发生了基因突变;③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④水肥充足造成茎秆粗壮,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回答下列问题。
(1)若是该粗茎玉米是由染色体数目加倍引起的,则引起这种变异的环境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_,检测该变异类型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
(2)有人欲用杂交的方式确定假设②③的变异类型,已知玉米若出现两条同源染色体相同片段的缺失,则形成的种子无发芽能力。用该粗茎玉米与纯合的细茎玉米杂交获得F1,F1随机受粉产生F2,观察、统计F2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
a.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该粗茎植株的成因是基因突变,并用遗传图解解释F1到F2的过程_______________
b.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该粗茎植株的成因是染色体片段缺失。
(3)欲探究该粗茎玉米的产生是否由水肥条件影响的,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2 . 某二倍体植物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黄花(r)为显性,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为HHRR和hhrr的植株作亲本进行育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要获得hhRR植株,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杂交育种技术,其过程不需要选育
B.如果要获得hhRR植株,最快捷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技术,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C.如果采用诱变育种技术,也可以获得hhRR植株,不过存在一定的随机性
D.如果育种过程中需要筛选出hhRR和hhRr的植株,最简便的方法是通过自交判断
3 . 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促进芽生长
B.幼苗甲、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C.雄株丁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
D.雄株甲和雄株丁的培育过程中均发生了基因重组
4 . 利用基因型为HHrr的玉米植株甲和基因型为hhRR的玉米植株乙培育新品种(HHRR)、植株丙和植株丁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植株丙的基因型为HHRR,则可推测植株乙产生了含HR的配子
B.植株丁为单倍体,其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
C.利用单倍体育种培育出新品种(HHRR),花药应来自植株甲或乙
D.从花药→幼苗(单倍体)不能反映出植物的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5 . 下图是水稻的两种不同的育种方法流程图。向水稻转入 4 个特定基因后获得的转基因水 稻“黄金大米”能合成β-胡萝卜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两种育种方法都运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具体体现在①③⑤过程中
B.若要获得低产不抗病的植株作研究材料,采用左侧的方法更简便易操作
C.用图示方法无法获得“黄金大米”,但是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来尝试获得
D.图中的⑧过程一般无需处理所有的幼苗,且⑦、⑧过程可以调换次序做
6 . 如图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C.图中使用秋水仙素的目的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D.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7 . 下列变异现象中,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无关的有(     
①蓝藻中藻蓝素合成基因的某片段的缺失
②马和驴的杂交后代骡子高度不育
③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生
④豌豆的绿色圆粒纯合子的获得
⑤在甘蔗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高糖量植株
⑥用r射线处理青霉菌而获得的高产菌株
A.①②③⑥B.①③⑥C.①③⑤⑥D.④⑥
8 . 下图表示利用二倍体植株①和②进行育种的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⑤⑥过程育种方法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B.秋水仙素能抑制着丝点的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⑤⑦为同一个物种,杂交后能产生可育后代
D.③→⑨过程得到单倍体幼苗,用到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021-05-29更新 | 528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检测(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
9 .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B.生物变异过程中可能不产生新基因,可能会产生新的基因型
C.基因重组一定发生在真核生物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D.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出现隐性个体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10 . 染色体工程也叫染色体操作,是按照人们的需求对生物的染色体进行操作,添加、削弱或替代染色体,从而达到定向育种或创造人工新物种的目的。分析以下操作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科学家成功将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融合成为1条染色体,并将这条染色体移植到去核的酿酒酵母细胞中,得到仅含1条线型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菌株SY14,SY14能够存活且表现出相应的生命特性,这项研究开启了人类“设计、再造和重塑生命”的新纪元。获得SY14运用的可遗传变异原理是__________,SY14的染色体DNA上有__________(填“16”或“多于16”)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2)珍珠贝(2n)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精子入卵后,刺激卵母细胞继续完成第二次分裂并排出第二极体。若用细胞松弛素阻滞第二极体排出,可获得三倍体珍珠贝;若阻滞正常珍珠贝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则可获得__________倍体珍珠贝;其中__________倍体珍珠贝具有控制珍珠贝过度繁殖和防止对天然资源的干扰等优点。
(3)二倍体大麦(♀)×二倍体球茎大麦(♂),在受精卵发育形成幼胚的有丝分裂过程中,球茎大麦的染色体逐渐消失,最后形成只具有大麦染色体的植株甲。植株甲的体细胞中最多含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与二倍体大麦植株相比,植株甲的特点是__________
(4)下图表示我国科学家培育成功导入了长穗偃麦草(2n=14)抗病、高产等基因的小麦(6n=42)二体附加系的一种途径,其中W表示普通小麦的染色体,E表示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E染色体组随机进入细胞一极。图中F1__________倍体;植株丁自交所得子代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及比例是__________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