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组型和性别决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果蝇具有繁殖快、易饲养、相对性状明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等特点,常用作遗传研究的实验材料。如图表示果蝇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基因A、a分别控制果蝇的长翅、残翅,基因B、b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填“雌”或“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示果蝇的表现型是长翅_____(填“红”或“白”)眼。
(2)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等人通过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得到了“基因在_____上”的结论。
(3)同时考虑基因A和a、基因B和b,图示果蝇最多能产生_____种类型的配子,这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2024-05-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必修试题
2 . 下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Ⅱ、Ⅲ、IV、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红眼、白眼,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果蝇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有____________对常染色体。
(2)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3)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____________,该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____________种配子。
(4)图中雌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
(5)若这一对雌雄果蝇交配,F1的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豌豆、山柳菊和果蝇等生物都曾用于杂交实验,为遗传的研究做出巨大贡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进行豌豆的杂交实验,母本植株需要在花蕾期进行___,之后还需要进行___,该操作的目的是___。孟德尔曾经用山柳菊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并不理想,原因有___
(2)孟德尔通过多年的豌豆杂交实验,采用了___的研究方法,其过程为:提出问题→___→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摩尔根用同样的研究方法,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首次证明了___
(3)下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II、III、IV、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红眼、白眼,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

   

由图可知,果蝇体细胞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对数分别为___。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该果蝇经正常的减数分裂可以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___
2024-05-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果蝇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其有3对常染色体(分别编号为 II、III 、IV)和1对性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研究方法是_______
(2)科研人员培育出果蝇甲品系,其4种突变性状(多翅脉、卷曲翅、短刚毛、 钝圆平衡棒)分别由一种显性突变基因控制,(位置如下图),突变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显性突变是一种由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的变异,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
②果蝇甲品系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果蝇的成活率为_______
(3)为探究果蝇眼色基因(B、b)的位置,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除图中性状外,其它均为隐性性状):

①根据上述结果,果蝇眼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
②若眼色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亲本纯合红眼正常翅的基因型为_______
③若B、b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要通过杂交实验进一步探究其是否位于II 号染色体上,应选取F1中若干表型为_______
5 . 基因的剂量补偿效应是指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剂量补偿的一种情况是在胚胎发育的早期,X染色体失活中心(XIC)负责X染色体计数,并随机只允许一条X染色体保持活性,其余的X染色体高度浓缩化后失活,形成巴氏小体。若某一个早期胚胎细胞的一条X染色体失活,则该细胞分裂而来的所有子细胞均失活同一条X染色体。由于原始生殖细胞中XIC区域的基因会关闭,使得失活的X染色体恢复到活性状态,因此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
(1)细胞中存在巴氏小体,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写出两点)。
(2)对巴氏小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例如鉴定性别一些需要进行力量和速度比拼的体育项目在比赛前通常会对参加女子项目的运动员的白细胞进行染色体镜检,若发现运动员细胞中_____,将不能参加该项比赛,此方法比性染色体组成的检测更简便易行。
(3)猫的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橙色b),B对b完全显性,但杂合子的毛色却表现为黑、橙斑块的混合体,取名“玳瑁猫”。

正常玳瑁猫的性别是_____性。玳瑁猫的黑、橙斑块毛色由两种产生色素的细胞决定,当不同的产色素干细胞分裂时。同一来源的子代色素细胞位置靠近。形成一片聚集区。请结合文中信息分析上图,表示O区域(橙色)的细胞示意图是_____(填图中的正确选项)。
(4)①现有两只转荧光蛋白基因的猫,甲为发红色荧光的橙色公猫(基因型为XRbY)。乙为发绿色荧光的黑色母猫(基因型为XGBXB),甲乙杂交产生F1,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亲本产生F1的过程。_____
②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2,F2中只发一种荧光的个体出现的概率是_____
6 .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28对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科学家采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请回答: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的组成为______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该染色体变异可发生在细胞的______过程中。
(3)图中F1有斑纹的个体中染色体正常的比例为______,性别为______
(4)获得限性斑纹雌蚕后,应选择表现型为______的雄蚕与其交配,即可根据有无斑纹判断后代的性别。后代中______均为雌蚕,应淘汰;______为雄蚕,应保留。
2022-10-15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生物试题
7 . 荧光标记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可研究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取果蝇(体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用“●”和“○”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图甲箭头所示,图甲中的中轴线表示赤道板位置,①②③④表示染色体着丝粒的位置;图乙是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请分析回答:

(1)若该细胞中有_______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则该果蝇是雄果蝇。
(2)图甲中两个荧光点同时从①向②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行为是______________
(3)当两个荧光点同时移动到③所示位置时,该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所处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荧光点从③向④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_________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属于___________(填“同源染色体”或“非同源染色体”)。
(5)图甲所示染色体数量变化处于图乙的___________段(用字母组合表示)。
2024-04-1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下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Ⅱ、Ⅲ、Ⅳ、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红眼、白眼,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果蝇体细胞中有________对常染色体。
(2)控制果蝇翅型的基因位于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
(3)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为DdXaY,该雄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________种精子;图中雌果蝇的基因型可写为______________
(4)若只考虑长翅和残翅这一对相对性状,则该对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代果蝇中残翅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5)若这一对雌雄果蝇交配,子代的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2022-09-1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棋盘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周练四生物试题
9 . 图甲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乙表示某种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联会时出现的异常“十字型”结构,其上的字母表示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A.图甲中的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均相同
B.图甲中位于染色体 2 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都只能在雄性个体中表现
C.图乙中的现象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D.图乙中只有一个四分体,因为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2022-08-13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
10 . 蝗虫易取材,染色体较大、数目较少,易于观察。在同一玻片标本上,可以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请回答:

(1)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将野外捕捉的活虫逐个注入0.05%秋水仙素3~5 μL,6~8小时后取出精巢,放入0.08%的NaCl溶液中处理5~10分钟。注入秋水仙素的目的是_____;精巢在0.08%的NaCl溶液中会_____,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将处理过的精巢移入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中固定,一段时间后取出,用解剖针挑破曲细精管,使细胞溢出,然后_____→制片后,观察分析染色体的_____
(2)为了解一天中蝗虫减数分裂是否存在最旺盛的时段,研究小组应在_____捕获同种蝗虫并采集精巢,规范制作临时装片,对每个装配选取多个视野进行观察,比较不同装片中_____
(3)图1为某研究者所拍摄的照片,依据照片中出现的V、8、X、O等形状,研究者认为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经完成_____,因_____而进行基因重组。
(4)图1中的交叉处有被称为霍利迪联结体的结构, 该结构可以看成是2个DNA双螺旋“头对头”地靠近,其分支可快速地在一个方向上移动,如图2所示。则图示霍利迪联结体含有_____条DNA单链。
(5)雄蝗虫2n=23,雌蝗虫2n=24,为XO型性别决定方式,则雄蝗虫体内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可能有____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