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8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生物学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定位在X染色体上
B.赫尔希和蔡斯通过离心提取噬菌体DNA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搭建物理模型阐明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2 . 生物体内的酶具有催化作用。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设计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选择斐林试剂检测反应产物效果更好
B.酶能够有效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这也是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
C.酶分子与底物的结合与其空间结构有关,体现酶的专一性
D.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都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2023-07-2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作为生物学的核心规律之一,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规律。在下图所示的中心法则中虚线表示少数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向。下列有关遗传信息流向的说法错误的是(       
   
A.ATP 可以为图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提供能量
B.过程①保持了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C.过程②和④所需要的模板、原料和酶都不相同
D.上图体现了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2023-07-26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研究人员对DNA复制过程中子链合成与延伸的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DNA复制过程中会产生多个子链片段,如图1所示。研究人员用T4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大肠杆菌,分别在侵染不同时间后取样,分离T4噬菌体DNA并加热解旋为单链片段,通过密度梯度离心确定单链片段大小。已知片段越小距离心管顶部距离越近,检测相应位置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所示。
      
注:图a为正常T4噬菌体检测结果,图b为DNA连接酶基因缺陷型T4噬菌体检测结果
(1)DNA是以______的方式边解旋边复制的,复制需要的酶包括______等,需要的原料是______
(2)DNA复制时,两条子链延伸的方向均为_________。据图1可知,从一个复制起点开始合成的两条子链都各有一半连续合成,另一半则分若干片段合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图2中a组与b组的结果差异主要表现为______,据此推测DNA连接酶在DNA复制过程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
(4)图2中a组在侵染后120秒比60秒时DNA短片段的含量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07-12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搅拌的目的是促进噬菌体遗传物质注入细菌
B.上清液中的放射性标记强度显著高于沉淀物中的
C.延长保温时间可能使上清液中放射性标记强度增加
D.图中噬菌体产生的子代噬菌体都带有放射性标记
9-10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1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h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到含15N的DNA占总DNA的1/16,则该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A.2hB.4hC.1.6hD.1h
2023-06-29更新 | 43次组卷 | 45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变胖过程中,胰岛B细胞会增加。增加的B细胞可能源于自身分裂(途径I),也可能来自胰岛中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途径Ⅱ)。科学家采用胸腺嘧啶类似物标记的方法,研究了L基因缺失导致肥胖的模型小鼠IK中新增B细胞的来源。
(1)EdU和BrdU都是胸腺嘧啶类似物,能很快进入细胞并掺入正在复制的DNA中,掺入DNA的EdU和BrdU均能与___________互补配对,并可以被分别检测。未掺入的EdU和BrdU短时间内即被降解。
(2)将处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细胞混合培养于多孔培养板中,各孔同时加入EdU,随后每隔一定时间向一组培养孔加入BrdU,再培养十几分钟后收集该组孔内全部细胞,检测双标记细胞占EdU标记细胞的百分比(如图)。图中反映DNA复制所需时长的是从___________点到___________点。

   

(3)为研究变胖过程中B细胞的增殖,需使用一批同时变胖的小鼠。为此,本实验使用诱导型基因敲除小鼠,即饲喂诱导物后小鼠的L基因才会被敲除,形成小鼠IK。科学家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制备小鼠IK:
①纯合小鼠Lx:小鼠L基因两侧已插入特异DNA序列(x),但L的功能正常;②Ce酶基因:源自噬菌体,其编码的酶进入细胞核后作用于x,导致两个x间的DNA片段丢失;③Er基因:编码的Er蛋白位于细胞质,与Er蛋白相连的物质的定位由Er蛋白决定;④口服药T:小分子化合物,可诱导Er蛋白进入细胞核。请完善制备小鼠IK的技术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到表达载体→转入小鼠Lx→筛选目标小鼠→____________→获得小鼠IK。
(4)各种细胞DNA复制所需时间基本相同,但途径I的细胞周期时长(t1)是途径Ⅱ细胞周期时长(t2)的三倍以上。据此,科学家先用EdU饲喂小鼠IK,t2时间后换用BrdU饲喂,再过t2时间后检测B细胞被标记的情况。研究表明,变胖过程中增加的B细胞大多数来源于自身分裂,与之相应的检测结果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某果蝇精原细胞中8条染色体上的DNA已全部被15N标记,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基因A和a,现给此精原细胞提供含14N的原料让其连续进行两次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分裂过程中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发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四个子细胞中均含4条染色体,则一定有一半子细胞含有a基因
B.若四个子细胞中均含8条染色体,则每个子细胞中均含2个A基因
C.若四个子细胞中的核DNA均含15N,则每个子细胞均含8条染色体
D.若四个子细胞中有一半核DNA含15N,则每个子细胞均含4条染色体
2023-06-27更新 | 1218次组卷 | 42卷引用:北京四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理综生物试题
9-10高一下·吉林·期中
9 . 一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以含14N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3次,则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脱氧核苷酸链的比例是(  )
A.1/2B.1/4C.1/6D.1/8
2023-06-18更新 | 184次组卷 | 35卷引用:北京宏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1-12高一下·湖南·期末
10 .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B.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D.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2023-06-16更新 | 166次组卷 | 31卷引用:北京市一0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等级考)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