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5 道试题
1 . DNA测序时,将适量待测单链DNA模板、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和DNA聚合酶分为四组,每组分别加入适量ddGTP、ddATP、ddCTP、ddTTP。在子链合成中如果利用的是dNTP则延伸继续,如果利用的是ddNTP则终止延伸。分离4支试管中所有子链片段,分泳道进行电泳(其分离原理仅依据分子量大小),用放射自显影法显示后结果如图,则此片段序列如_____所示(       
   
A.3'-GATCCGAAT-5'B.3'-TAAGCCTAG-5′
C.3'-GGAAACCTT-5'D.3'-TTCCAAAGG-5′
2 . 细菌拟核 DNA 为环状DNA,单一复制起点双向复制。细菌慢生长时细胞周期为70 min,10 min DNA 复制准备时间,40 min DNA 复制时间(假设不间断匀速复制),20 min 细胞分裂时间。细菌快生长时,每轮 DNA复制准备时间、DNA 复制时间、细胞分裂时间均不变,每次分裂开始时上一轮的 DNA复制完成了 5/8,且立即开始新一轮的 DNA 复制准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快生长时细胞周期为 40 min
B.细菌快生长时细胞分裂时间内无DNA 的复制
C.细菌快生长时两轮 DNA 复制重叠时间为 5min
D.细菌快生长时拟核 DNA 上最多有 4 处正在发生解螺旋
3 . 现建立“动物精原细胞(2n=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模型。1个精原细胞(假定DNA中的P元素都为32P,其他分子不含32P)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分裂为2个子细胞,其中1个子细胞发育为细胞①。细胞①和②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H(h)、R(r)是其中的两对基因,细胞②和③处于相同的分裂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基因重组
B.细胞②中一共有4条染色体,图中深色的2条染色体不含31P
C.细胞②和细胞③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来源都相同
D.细胞④~⑦中含32P的核DNA分子数可能分别是2、1、1、1
2022-06-24更新 | 11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恩施市一中新高考信息卷(一)生物试题
4 . 图甲表示细胞内信息传递的相关过程,图乙所示图甲中某一信息传递环节的具体过程。miRNA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但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列RNA。成熟的miRNA组装成沉默复合体,识别某些特定的mRNA(靶RNA),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神经细胞可进行图甲中的____________过程(填序号)。图甲中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③过程的原料是___________,催化②过程的酶为_______________,其与DNA分子上的______________结合启动②过程。
(2)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过程________(填序号),图乙中甲硫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甲硫氨酸与赖氨酸之间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图乙中mRNA的左边是其____________(填3'或5')端。
(3)miRNA的作用机制:miRNA通过识别靶RNA并与之结合,通过引导沉默复合体使靶RNA降解;或者不影响靶RNA的稳定性,但干扰_____________识别密码子,进而阻止翻译过程,如图乙所示。
(4)请写出转录产物为图乙中mRNA片段的DNA片段的模板链碱基序列,并标明5'和3'端:___________
5 . 将某一经15N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有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4个大小相同的子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第二次分裂中期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4N
B.若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15N,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现象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被标记的DNA为2N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15N,则细胞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6 . 1966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如图1所示)后再连接成长链片段。为验证假说,冈崎讲行了如下实验:让T4噬菌体在20℃时侵染大肠杆菌70min后,将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15s、30s、60s、120s时,分离T4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全部解旋,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发现DNA单链片段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子代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的原因是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被大肠杆菌吸收,成为噬菌体DNA复制的原料
B.通过加热破坏了DNA分子中的氢键,起到的作用跟DNA酶类似
C.120s时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短链片段逐步连接成长链片段
D.实验中能检测到较多的短链片段为冈崎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2-05-07更新 | 61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的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假说,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从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的大肠杆菌中分别提取亲代DNA,混合后放在100℃条件下进行热变性处理,即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再测定离心管中混合的DNA单链含量,结果如图a所示。实验二: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F1DNA),将F1DNA热变性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再测定离心管DNA单链含量,结果如图b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根据图a、图b,可判断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若将未进行热变性处理的F1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只得到一个条带,则可排除全保留复制
C.若实验二中繁殖两代,提取的F2DNA不做热变性处理直接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只出现两个条带,据此推测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D.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培养24h,子代大肠杆菌DNA经实验二的相关处理后,14N条带与15N条带峰值的相对比值为7:1,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为6h
8 . 真核生物细胞周期可分为四个时期:DNA复制准备期(G1期)、DNA复制期(S期),细胞分裂准备期(G2期)和有丝分裂期(M期)。在3个培养皿中分别培养处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甲、乙、丙三组动物细胞,每个培养皿中均含有DNA复制所需原料A,短时间培养后(培养时间远小于细胞周期的任一时期)测定每组细胞中A的含量和DNA总量,得到下图所示结果。图中丙组细胞所处时期是(  )

A.G1B.S期C.G1期或S期D.G2期或M期
9 . 某生物细胞内有一对同源染色体。设a与a′,b与b′为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成为子染色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子染色体a与b′组合进入一个子细胞,也可与b组合进入一个子细胞,两种可能性在概率上是相等的,若选取1000个该生物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15N标记这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双链,再放入不含15N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细胞分裂同步),则完成1次分裂,2次分裂,3次分裂所得子细胞中含15N标记的细胞个数分别为(  )
A.2000,3000,5000B.1000,2000,4000C.2000,3000,3500D.2000,3000,4500
2022-12-09更新 | 70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一)生物试题
10 . 如图为某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Xb,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异常(无基因突变),甲~庚表示细胞,①~④表示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会发生染色体复制和基因重组,过程②染色体数目减半
B.若丁细胞基因型为aXbXb,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Ⅰ异常所致
C.若己细胞基因型为A,则丁和戊细胞的基因型均可能为aXB
D.若将卵原细胞的DNA用32P标记后并正常培养,则庚细胞的DNA有一半含32P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