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科研人员从肿瘤细胞中发现了蛋白S,为了研究其功能做了如下实验:将DNA模板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标记,一起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肝素(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然后再加入蛋白S,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应加入不含蛋白S的缓冲液B.曲线反映的是模板DNA的复制过程
C.加入肝素后基本没有新的mRNA合成D.蛋白S能解除肝素对转录的抑制
11-12高三上·江西·期中
2 .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1.实验一、实验二的作用是 _____         。
2.从结果C、D看,DNA复制具有 _____   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理论上结果E中含14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 _____
3.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 _____ 等条件。
4.若对结果C中的DNA分子先用解旋酶处理,然后再离心,结果为F,请在图中表示出 _____

5.)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结果C比以往实验结果所呈现的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 _____  。
2019-01-30更新 | 4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10-11高二上·江西吉安·期中
3 . 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能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在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一、二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下图。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请回答:

(1)G0、G1、G23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
G0________、G1________、G2________
(2)G2代在①、②、③条带中DNA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别是:带①_______带②______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9-10高二下·江西宜春·期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将亲代大肠杆菌(15N-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再将第一代(Ⅰ)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Ⅲ),用离心方法分离得到DNA的结果。则Ⅱ和Ⅲ代大肠杆菌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分别
A.AB.BC.CD.D
5 . 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2559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西赣中南五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8月)生物试题
6 . 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某动物精原细胞(2n=8)移入适宜培养条件 (不含放射性元素)下,让细胞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根据如图所示判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依次是(     )
A.2个b,2个c
B.b+c=8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C.b+c=4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D.4个b,4个c
7 . 关于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沃森、克里克应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技术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为噬菌体和细菌的有氧呼吸提供更多的氧气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4N(表示为14N14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  )
A.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3
B.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
C.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D.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2018-11-30更新 | 9452次组卷 | 85卷引用:江西省临川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下列是关于科学史中生物实验研究课题和实验方法或技术手段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卡尔文循环、DNA复制方式——同位素标记法
B.分离细胞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离心技术
C.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模型构建法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酶具有催化作用——对比实验法
2018-08-10更新 | 47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等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通常DNA分子复制从一个复制起始点开始,有单向复制和双向复制,如下图所示:

放射性越高的3H-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3H-脱氧胸苷),在放射自显影技术的图像上,感光还原的银颗粒密度越高。请利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低放射性3H-脱氧胸苷和高放射性3H-脱氧胸苷,设计实验以确定大肠杆菌DNA复制的方向,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2018-07-11更新 | 587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