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在DNA、RNA、蛋白质间单向传递的规律,随着科学发展进步,逆转录和RNA复制现象的发现,又对中心法则进行了进一步补充、完善。然而,表观遗传现象的发现说明中心法则只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传递,因为还有大量隐藏在DNA 序列之外的遗传信息——表观遗传。下图1表示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其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 埃博拉病毒(EBOV) 属于单股负链RNA病毒。下图2表示三种表观遗传调控途径。

   

1.通过分析图1 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单股正链RNA病毒完成+RNA→+RNA的过程消耗嘌呤数与嘧啶数不一定相等
B.单股负链RNA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需要与核糖体结合即可完成-RNA→+RNA的过程
C.上述两种病毒都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原料和能量等才能完成增殖
D.推测烟草花叶病毒与上述的新型冠状病毒一样都属于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2.通过分析图2的三种表观遗传调控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转录启动区域甲基化后可能导致DNA 聚合酶无法与其识别并结合
B.同一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组蛋白与DNA 结合程度应大致相同
C.RNA干扰可能是通过抑制蛋白质的翻译过程而抑制基因表达
D.以上三种途径均可能导致该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
2 . 研究发现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如下图所示),S型细菌的DNA片段会与R型细菌表面的某些酶结合并被其切割。某些酶能使S型细菌DNA片段的双链打开,另一些酶能降解DNA片段中的一条链。未被降解的DNA单链可与R型细菌的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以此种方式进入细胞,并通过同源重组以置换的方式整合(形成杂合DNA区段)进入R型细菌的基因组内,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S基因即控制荚膜形成的基因
A.推测转化过程中有限制酶、解旋酶、DNA酶的共同参与
B.在感受态特异蛋白的作用下,R型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
C.S基因能在R型细菌内正确表达是由于生物共用同一套密码子
D.刚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分裂一次后可产生R型和S型两种细菌
2024-05-08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化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模拟生物试题
3 . 阅读下列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潜伏感染是指HIV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但不产生游离的病毒颗粒,整合了HIV基因组的宿主细胞就成为了“病毒储存库”。HIV病毒储存库通常存在于记忆CD4+T细胞中,也可以存在于单核巨噬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中。
1.HIV是具有包膜的RNA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包膜是HIV的细胞膜,其结构基础为磷脂双分子层
B.HIV通过包膜与宿主细胞质膜融合,只释放RNA进入细胞
C.宿主细胞成为了“病毒储存库”的过程仅需逆转录酶
D.HIV病毒DNA与宿主细胞基因组整合需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2.根除艾滋病毒感染的关键在于抑制或清除“病毒储存库”。下列关于艾滋病预防与治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抑制HIV病毒与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结合,可有效防止HIV的感染
B.逆转录酶抑制剂和整合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病毒储存库”的形成
C.调节特定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即可使HIV在储存细胞中保持沉默
D.通过推广行为干预,避免高危行为,最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
2024-03-03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4 . 关于图甲、乙、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为转录,其产物中三个相邻的碱基就是密码子
B.若图甲的①中A占23%、U占25%,则对应DNA片段中A占24%
C.图乙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丙的⑨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D.正常情况下,图丙中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⑦⑧过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要经过加工才能发挥作用。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接形成不同的mRNA。研究人员从同一个体的造血干细胞和浆细胞中分别提取它们的全部mRNA(分别标记为L-mRNA和P-mRNA),并以此为模板合成相应的单链DNA(分别标记为L-cDNA和P-cDNA)。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录产物的不同剪接使一个基因编码多种不同结构的多肽成为可能
B.将P-cDNA与L-cDNA混合后,会出现双链DNA现象
C.L-cDNA和P-cDNA就是能转录出初始RNA的基因的模板链
D.能与L-cDNA互补的P-mRNA中含有编码ATP酶的mRNA
6 . 下图为T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内放射性RNA与T4噬菌体DNA及大肠杆菌DNA的杂交结果(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稳定的双链结构的过程称“杂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在培养基中加入15N尿嘧啶用以标记RNA
B.参与杂交的放射性RNA应该是相应DNA的转录产物
C.第0min时,与DNA杂交的RNA来自T4噬菌体及大肠杆菌基因的转录
D.随着侵染时间增加,T4噬菌体DNA的转录水平升高,大肠杆菌基因表达被促进
7 . 细胞中的RNA和RNA结合蛋白质(RBPs)相互作用形成核糖核酸蛋白质(RNP)复合物。RNP复合物分布广泛,功能众多。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有多种RNA分子参与,有的与对应的RNA结合蛋白质形成RNP复合物。下列关于RNP复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表达过程存在RNP复合物的形成
B.酶的合成都包括基因的转录、mRNA的加工、翻译等过程
C.肺炎链球菌细胞内会形成大量RNA和蛋白质复合物
D.细胞内的核糖体可看作是RNP复合物
2023-01-12更新 | 58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生物试题
8 . 新冠病毒(单链RNA病毒)易发生突变,目前已发现多种变异毒株。新冠病毒侵染人体细胞并发生增殖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CE2受体并不存在于所有人体细胞膜上,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病毒的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在宿主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不同的
C.遗传信息从+RNA→-RNA的过程中,不考虑顺序碱基配对类型有A-U、C-G
D.若+RNA中某碱基C被替换为碱基A,翻译有可能提前终止
9 .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具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该(+)RNA能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多种病毒蛋白。HCV感染肝细胞,导致肝脏发生炎症,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肝癌。目前尚未研制出疫苗,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将PSI7977(一种核苷酸类似物)与干扰素、病毒唑联合治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HCV的(+)RNA含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和反密码子
B.HCV需要将其遗传物质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以完成复制
C.HCV与肝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PSI7977的治疗机理可能是作为合成原料掺入RNA引起合成终止
10 .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者。丙肝病毒(HCV)是一种正链RNA(+RNA)病毒,该病毒感染肝细胞后,合成相应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③代表相应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③在该病毒的核糖体中进行
B.HCV的R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C.过程①②③的进行需复制酶的催化
D.+RNA中含有决定氨基酸的遗传密码
2022-01-12更新 | 7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测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