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0 道试题
1 . 为降低乳腺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科研人员尝试在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过程如下图1所示。

(1)本实验中,小鼠注射的特定抗原应取自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常用方法包括_________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等。
(3)步骤②的细胞必须经过步骤③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_才能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瘤细胞可采用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培养或进行_____培养的方式进行扩大培养。体外培养时,首先应保证其处于__________的环境,除了适宜的营养物质、温度等条件外,还需要控制气体条件是_________与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克隆抗体是ADC中的______(填“a”或“b”)部分。
(5)研究发现,ADC在患者体内的作用如下图2所示。

①单克隆抗体除了运载药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等作用。
②ADC进入乳腺癌细胞后,细胞中的溶酶体可将其水解,释放出的药物最终作用于细胞核,可导致_____________
③ADC能降低乳腺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是因为单克隆抗体能精确地定位乳腺癌细胞,该过程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2022-10-27更新 | 91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四十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人的体细胞中抑癌基因A1突变为A2,细胞仍可正常分裂,但若两个A1基因都因突变失活,将引起细胞癌变。研究发现,杂合体A1A2易患癌症,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只考虑A1、A2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B.抑癌基因A1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突变成基因A2属于显性突变
C.机制1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纺锤体异常,子细胞1可能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1A2:A2A2=1:1
D.机制2形成的原因是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子细胞2和3可能均为纯合子细胞
2022-09-30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科研人员利用诱变方式选育可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负菌,未突变的三孢布拉霉负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着β-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为选育菌种及获得β-胡萝卜素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要得到乙培养基中的菌落,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②操作,然后培养
B.经①过程紫外线照射的三孢布拉霉负菌都能在含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
C.在进行③的操作时,应选择较大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进行接种培养
D.能在添加β-紫罗酮的乙培养基上长成菌落的细菌,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4 . 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若将F2中绿色圆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但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_____________。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AABB)与黑身残翅(aabb)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____________种配子,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_____________”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链球菌中,S型菌有SI、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I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的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____________,否定了这种说法,现在正确的解释应该是SⅢ的DNA使R菌发生了____________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____________解释DNA分子的特异性。
2022-09-2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风化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5 . 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三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C.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可能有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等
D.染色体变异一定会引起基因种类的改变,并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2022-09-23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风化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6 . 转录因子蛋白能通过与DNA的结合来开启或关闭基因的表达,转录因子与RNA聚合酶形成转录起始复合体,共同参与转录的重要过程。大多数时候,机体内的DNA均能正确复制,但时不时也因碱基间的错配而发生差错形成错配区段。最新研究发现,转录因子有一种倾向能与DNA的错配部分强烈结合,而这会诱发包括癌症在内多种疾病的发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转录因子会诱发DNA复制差错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B.对错配DNA区段上基因的转录,转录因子只起开启作用
C.DNA正确复制过程中A—T和C—G碱基的配对不需DNA聚合酶
D.与正确区段相比,DNA复制错配区段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2022-09-2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9生物试题
7 . 某种XY型性别决定植物的叶片颜色为深绿,经紫外线照射其幼苗后出现一种叶片颜色为浅绿色的突变体。已知深绿和浅绿这对相对性状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Y染色体上不存在控制叶片颜色的基因。让浅绿色突变体自由交配,F1中叶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浅绿和深绿个体的数量比)为浅绿∶深绿=2∶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紫外线可能损伤了植物细胞内DNA而诱发了基因突变
B.只统计F1中雌株或雄株的叶色比,不能确定基因位置
C.F1中浅绿个体自由交配,子代中浅绿个体所占比例为2/3
D.让该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繁育,浅绿性状比深绿性状容易被淘汰
2022-09-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9生物试题
8 . 科研人员在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将秀丽隐杆线虫暴露于升高2℃的环境中进行2h的短暂热激处理,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双链DNA断裂最多增加了25倍,而且这些精子的受精卵未能产生后代。研究还发现,卵子形成过程中,热激处理不会导致双链DNA断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含断裂DNA的精子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B.热激处理会导致DNA双链间氢键断裂,DNA水解
C.含断裂DNA的精原细胞不能完成减数分裂而产生精细胞
D.热激处理可能导致精细胞出现突变基因而影响受精卵发育
9 . 泡菜腌制过程需对亚硝酸盐含量进行定期测量。研究发现,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如C转变为U,A转变为I(次黄嘌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亚硝酸盐通过使DNA分子发生碱基对替换而促使基因突变
B.制作泡菜时,将所用盐水煮沸的主要目的是消灭盐水中的杂菌
C.发酵初期,从坛沿水槽内放出的CO2是乳酸菌细胞呼吸产生的
D.随着发酵进行,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降低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10 .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导致Dd个体自交后代性状不同,称性状分离
B.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可产生新基因
D.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可以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022-09-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周测10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