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在蛋白质上加上糖链会形成糖蛋白。下列对于糖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蛋白属于糖被中的一种
B.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C.原核细胞糖蛋白的合成是在内质网完成的
D.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内外两侧都具有糖蛋白
2 . 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表达,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B.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量减少导致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
C.基因表达产物及突变基因的检测可以初步诊断细胞中是否发生癌变
D.癌变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但其仍含有正常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
3 . 单基因肥胖症是由于编码MCA4R受体的MC4R 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疾病。对某患者进行DNA测序,发现其 MC4R基因模板链中编码 MCA4R受体第261位氨基酸的碱基序列由3'-AAG-5'变为3'-AGG-5'。下图分别表示正常人和患者细胞内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和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B.图中②过程需要3种RNA参与,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C.患者MC4R受体第261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变为丝氨酸
D.患者MC4R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患病
4 . 当端粒变得太短而不能保护染色体末端DNA时,染色体发生断裂、融合,形成桥状连接。如图所示,一条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当染色体的端粒断裂(图②)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裂处发生融合(图③),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④和图⑤分别表示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
B.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一段特殊序列的DNA
C.图⑤中D和d基因最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D.上述过程可能会改变子细胞中的基因数目
5 . 果蝇众多的突变品系为研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材料,科研工作者在众多野生正常翅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突变体甲(雌果蝇)和一只突变体乙(雄果蝇),突变体甲和乙的突变都与翅长有关。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突变体mRNA,发现甲的第19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由U变为C,乙的第19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如图所示。已知两处突变后均不形成终止密码子,回答下列问题:

(1)与正常翅果蝇相比,突变体________的翅长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解释原因:________
(2)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都是由纯合野生正常翅(由基因A控制)果蝇突变引起的,突变体甲表现为长翅(由基因A+控制),突变体乙表现为残翅(由基因A~控制),该事例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3)用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作亲本进行杂交,F1雌、雄果蝇均表现为长翅:正常翅=1:1,且无残翅果蝇出现。据此分析,翅长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
(4)研究人员分析后提出假说;控制翅长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人员计划选择上述实验F1中的长翅雌果蝇和正常翅雄果蝇杂交来探究该假说。若研究人员的假说成立,则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必须写出性别)。
(5)进一步研究发现,正常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7天的正常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小时以后,会得到一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正常翅果蝇。请从酶催化反应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解释:________
6 . 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的有序更迭和整个细胞周期的运行,需要“引擎”分子,即周期蛋白依赖蛋白激酶(CDK)的驱动,已知的CDK有多种,其可促进靶蛋白的磷酸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DK基因与周期蛋白基因都是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中特有的基因
B.若CDK失活,细胞周期将无法正常运转,使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受阻
C.不同种类CDK使相应靶蛋白磷酸化进而驱动细胞周期顺利进行
D.肿瘤细胞表现为细胞周期调控失控,CDK可作为抗肿瘤药物的靶点
7 .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B.能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物,不一定能发生基因重组
C.表型正常的夫妻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孩子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染色体上DNA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8 . ThTC指的是经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后失去成瘤能力,但能自主分泌干扰素β(IFNβ)的一种新型治疗性肿瘤活疫苗,它能发挥阻断肿瘤生长且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等效用。其制备过程及作用机理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避免ThTC被自身分泌的干扰素β攻击,需去除ThTC的干扰素β受体
B.ThTC分泌的干扰素β等细胞因子使肿瘤细胞坏死,从而阻断肿瘤生长
C.死亡的肿瘤细胞暴露抗原,可能被APC呈递给T细胞进而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
D.可设置ThTC自毁机制,使其在完成抗肿瘤使命后于特定激活条件下被清除
9 . 小鼠的黑色素细胞负责合成和释放各种色素,毛干吸收色素颗粒展现出相应的毛色。B/b是一对在整个毛发生长周期均表达的等位基因,B表达时小鼠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B不表达时小鼠毛色表现为白色。Agouti基因(简写A)表达的产物是ASP(一种信号肽),ASP会影响B基因的表达。由于ASP只在毛发生长的特定时期才能合成和释放,所以基因型为A_B_的小鼠毛色表现为巧克力色。已知A/a与B/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AaBb的种群自由交配,若不考虑变异和自然选择,F1白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F1随机交配,则F2有色鼠中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
(2)B的表达受激素调控,只有激素与黑色素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时B才表达,但ASP在毛发生长周期的第4~6天集中产生,会与激素竞争受体,使黑色素细胞转而合成黄色的棕黑素,第6天以后ASP不表达。据此分析,巧克力色小鼠每根毛的基部、末梢附近、末梢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
(3)如图是基因A、AG、AI的结构示意图,1号区域含有启动子序列,2、3、4号区域编码信号肽ASP。

①已知AG是A的隐性突变基因,则基因型为AGABB的个体的毛色表现为___________色。现发现另一与AG同体色的隐性突变基因AS的纯合个体ASASBB,请设计杂交实验验证AG和AS是等位基因。(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选择杂交的个体用基因型表示,不考虑变异)___________
②A基因的1号区域插入一段核苷酸序列后形成AI,该变异导致启动子位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该变化使ASP在各种组织中均全时期持续表达,且AIAI存在纯合致死效应。AI的产生是___________(填“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基因型为AIABb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10 . PSMA是某些种类癌细胞表面高表达的膜蛋白,CD28是T细胞表面受体,T细胞的有效激活依赖于CD28在癌细胞与T细胞结合部位的聚集。因此,科研人员尝试利用小鼠构建能同时结合PSMA和CD28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来诱导T细胞定向杀伤癌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合成PSMA、CD28及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时均需要氨基酸
B.从已免疫的小鼠体内分离出的单个B淋巴细胞能同时产生两种抗体
C.筛选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时须使用PSMA,CD28两种抗原
D.癌细胞中的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表面PSMA、糖蛋白等增加
2024-04-20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