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某二倍体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B.在前期Ⅰ时含有3个四分体,12条染色单体
C.在后期Ⅱ时基因组成可能为aBX、aBXA、AbY、bY
D.在中期Ⅰ时每个着丝粒只连有细胞一极发出的纺锤丝
2022-01-06更新 | 43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教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2 . 某种严格进行闭花授粉的二倍体植物,对纯合紫花、高秆植株(甲)用合适剂量 的 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一株紫花、矮秆植株(乙)和一株白花、高秆植株(丙)。经过鉴定发现,甲、乙、丙染色体数目相同,但乙的一条 17 号染色体长度是甲、丙的一半,甲与丙所有染色体结构相同。紫花和白花、高秆和矮秆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分别由等位基因 B (b)、 D (d)控制,无高秆和矮秆基因时植株会表现为中秆。将乙与丙种在同一块地里,自然授粉后收获 F1,将 F1 种在同一块地里,其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紫花

白花

中秆

矮秆

高秆

F1 个体数

399

239

79

240

319


(1)根据题干信息,γ射线照射后丙个体的出现,是因为它发生了_________(填变异类型)的结果,其中乙植株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的矮秆基因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格可知,该植物的花色性状中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F1 中紫花矮秆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3)将乙与丙杂交,后代出现 2 种表现型,请挑选后代个体,快速培育出纯合的白花矮秆个体,则挑选的后代个体及育种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符合要求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用最简便的方法验证丙植株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_________
2022-01-03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考生物试题
3 . 图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Dd)体内一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
②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③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⑤与该细胞来自同一个亲代细胞的另一个细胞中最多含有8条染色体
⑥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A.①③⑤B.③④⑥C.⑤⑥D.③⑤⑥
4 . 在DNA 复制时,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可作为原料,与腺嘌呤配对,掺入新合成的子链。用Giemsa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DNA分子的双链都含有BrdU的染色单体呈浅蓝色,只有一条链含有BrdU的染色单体呈深蓝色。现将某一植物分生区细胞(2N=4)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用Giemsa染料染色后,观察染色体的着色情况。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每条染色体或染色单体都为深蓝色的细胞处于第一个细胞周期
B.至少经两次胞质分裂,细胞才会出现姐妹染色单体皆为浅蓝色的染色体
C.若一条染色单体上同时出现深蓝色和浅蓝色片段,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畸变
D.若不考虑变异,经过若干周期后最多能观察到8个细胞含有深蓝色的染色体
2021-12-23更新 | 81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Z20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5 . 小麦的矮秆和高秆分别由基因A、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将纯合矮秆不抗矮黄病小麦(品系甲)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偃麦草抗矮黄病基因(B)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可插入到小麦的不同染色体上(不影响小麦配子的可育性),经选育得到矮秆抗矮黄病小麦品种(品系乙),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品系乙过程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为了在细胞学水平上检测品系乙中含基因B的染色体片段所在的位置是类型1还是类型2,可取品系乙根尖用特定技术标记后制作临时装片,观察______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
(2)如果插入的偃麦草染色体片段较小,细胞学检测结果不明显,需要设计杂交实验在个体水平上进行检测。将品系乙与高秆不抗病(品系丙)杂交,取F1中矮秆抗病植株自交,预测并分析F2的实验结果:______
(3)若要在分子水平上确定染色体上是否含有抗病基因,需要测定染色体中DNA的______
(4)取品系乙“类型1”和“类型2”杂交得到F1淘汰不抗病个体,其余F1自交后代中矮秆抗病占______
(5)若检测结果表明,某品系乙的抗矮黄病基因与矮秆基因独立遗传。请写出该品系乙与高秆不抗病(品系丙)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有抗矮黄病基因用B+表示,无抗矮黄病基因用B-表示)。
20-21高二下·浙江·阶段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6 . 正常眼果蝇唾液腺细胞的X染色体上只有一个编号16A的区段,而棒眼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两个16A区段,重棒眼果蝇中则有三个重复的16A区段。若用b代表一个16A区段(染色体类型记为X1b,以此类推X2b、X3b),雌雄果蝇在X染色体结构上存在的差异如下图A~G所示。请分析回答:

(1)棒眼和重棒眼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
(2)雌果蝇D的染色体类型是______(用X和b表示),它的细胞中最多含有______个16A区段。
(3)雌果蝇C与雄果蝇E杂交,正常情况下F1都为棒眼,但出现了少数正常眼和重棒眼果蝇。研究发现,这与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不对等交换有关。据此推断,上述杂交后代中出现异常果蝇是由于亲本中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不对等交换,产生了______(用X和b表示)的配子。若一半雌果蝇C减数分裂时发生这种不对等交换,后代出现正常眼雄果蝇的概率是______
(4)理论上推测,雌果蝇性染色体组成有______种类型,图中还缺少的雌果蝇染色体类型是______(用X和b表示)。有人推测雌果蝇中的这种类型都存在致死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之。
①选重棒眼果蝇分别与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雄果蝇杂交。
②统计实验结果。
③结果分析:若杂交后代雌雄果蝇之比均为______,则推测正确。
2021-05-2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生物20210513-002【2021】【高二下】
20-21高二·浙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7 . 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下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变异个体
B.筛选①可用光学显微镜,筛选②可不用
C.F1中雌雄个体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
D.F1中有1/2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
2021-03-15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生物20210304-005
8 . 某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B.该精原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C.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一定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精子
D.图示细胞包含了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M一定发生了断裂
2020-12-18更新 | 3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三百校12月联考生物试题
19-20高二·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9 . 果蝇的星状眼与正常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红色与白色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且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发育。让眼形、眼色相同的多对果蝇(其中雌果蝇基因型相同,雄果蝇的基因型相同)相互交配,所得子一代类型及在子一代总数中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星状眼红眼星状眼白眼正常眼红眼正常眼白眼
雌蝇4/1202/120
雄蝇2/122/121/121/12

请回答:
(1)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二代雌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只考虑眼的形状,让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到F2(果蝇繁殖一代后亲本会死亡)。F2继续自由交配得到F3,这样繁殖到Fn代时,请问B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发现,保存这个品种时,如果让子代个体自由交配,若干代后会造成B基因几乎遗失。因此,科学家想到了和星状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翻翅Cy基因(野生型cy),Cy是一个纯合致死基因。科学家们找到了翻翅星状眼个体,发现这种果蝇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的后代永远保持了翻翅星状眼的表现型,这是因为它们的配子永远只可能是______________,不可能出现其他配子类型的原因是Cy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了变异,导致在不影响其他染色体的情况下,该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和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染色体长度也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却无法进行交叉互换。你觉得这种变异最可能是染色体______________
2020-11-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生物40】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新东方学校高二试卷
20-21高二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10 . 重铬酸钾对大蒜根尖细胞分裂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一定浓度范围内的重铬酸钾可促进大蒜根尖细胞的分裂,提高细胞分裂指数(即分裂期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百分比),超过一定浓度反而抑制大蒜根尖细胞分裂。另一方面重铬酸钾使染色体发生断裂,断裂后没有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不能被纺锤丝牵引进入子细胞核,而在细胞溶胶中形成微核,且微核率(含微核的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与重铬酸钾浓度呈正相关。欲探究不同浓度重铬酸钾对大蒜根尖细胞分裂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材料和用具,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
材料和用具:大蒜、广口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200mg/L重铬酸钾溶液、清水、龙胆紫溶液等。(要求与说明:大蒜根尖培养、装片制作及细胞计数的具体方法不做要求)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思路: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在以下坐标中以曲线图形表示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分裂指数通常都小于50%,原因是_____________。微核形成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从而使染色体上基因的_________发生改变。
2020-03-3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新东方学校高二上试卷高中生物103(第二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