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8-19高二下·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1 . 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合品系,甲、乙不抗矮黄病,丙抗矮黄病。图中I、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B位于I或Ⅱ染色体上,下图中没有标注),E为抗条斑病基因,上述性状均为完全显性。乙品系I染色体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减数分裂中配对异常的染色体会随机分配,不影响子代的存活,不考虑基因突变)
A.甲和乙杂交所得的F1,可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
B.若丙I染色体片段缺失,其自交后代出现不抗矮黄病植株,则基因B位于I染色体上
C.乙与丙杂交得到的F1,其F1的花粉经植物组培和染色体加倍处理后,得到的F2都为纯合子
D.若甲与丙杂交,F1中的Ⅱ号三体与乙杂交,F2中抗矮黄病:不抗矮黄病=5:1,则基因B位于Ⅱ染色体上
2019-11-09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新东方学校高二下试卷高中生物008
18-19高二下·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2 .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图中甲、乙两个细胞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其中甲已经标出了所有相关的基因,乙未标明。图中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一段错接到了4号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过程前后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B.产生甲、乙细胞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
C.图中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和易位
D.乙产生的精子,其基因型最可能分别是Ab和ABb
2019-11-0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新东方学校高二下试卷高中生物002
3 . 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对植株绿色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请回答: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与糯性紫株杂交。如果用碘液处理F1代所有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2)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如果要筛选糯性绿株品系需在第______年选择糯性籽粒留种,下一年选择______自交留种即可。
(3)当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①在上述F1代绿株的幼嫩花药中观察下图所示染色体,请根据题意在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并在位点上正确标出F1代绿株的基因组成________

②有人认为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可能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代绿苗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F1代绿色植株与亲本中的____________杂交,得到种子(F2代);第二步:F2代植株的自交,得到种子(F3代);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_____,说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没有发生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______,说明花粉中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4 .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图中甲、乙两个细胞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其中甲已经标出了所有相关的基因,乙未标明。图中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一段错接到了4号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过程前后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B.产生甲、乙细胞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
C.图中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和易位
D.乙分裂产生的精细胞,其基因型分别是Ab和aBb
2018-02-04更新 | 565次组卷 | 7卷引用:【新东方】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新东方学校高二上试卷高中生物109(第二批)
5 .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体现了基因重组
B.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C.通过转基因育种方法可实现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培育出作物新类型,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D.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现象体现了基因重组
2018-01-22更新 | 3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段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图为某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情况。下列各种变异不可能是该对染色体发生的是()
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
7 . 某自花授粉的二倍体植物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部分性状受相关基因控制的情况如下表。D、d与B、b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右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中的基因是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DNA分子片段。
(2)若表中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基因型为AaBbDd与aabbdd的两个植株杂交,子代中红花窄叶细茎植株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已知电离辐射能使D、d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断裂,分别随机结合在B、b所在染色体的末端,形成末端易位。仅一条染色体发生这种易位的植株将高度不育。
现将右上图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在幼苗时期用电离辐射处理,欲判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及易位的类型,通过观察该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判断。(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片段交换)
①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的子代,则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
②若___________,则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
③若D、d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D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d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植株自交产生子代的过程(要求写出配子)。
________
8 . 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一次变异,产生的4个精细胞如图所示,则可推断发生的变异类型为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9 . 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重瓣紫罗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取Fl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只表现为重瓣。研究发现,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正常用十表示,缺失用一表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单瓣为显性性状
B.紫罗兰某个体染色体缺失后,与花瓣形态相关的基因并不丢失
C.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B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b基因的花粉可育
D.F1单瓣紫罗兰基因型为B-b+,产生的可育配子比例是b:B - =2:l
10 . 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1)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________期细胞进行________分析得知该植株发生了突变,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变异。
(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作为父本与正常的窄叶进行测交。如果F1表现型为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述现象________
(3)若(2)中测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型组成如图二。从细胞水平分析出现该植株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 未分离而导致的。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生成含有1条9号染色体和含有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请据此写出植株B可育花粉的基因型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