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可将一个亲本的部分染色体或染色体上某些片段转移到另一个亲本体细胞内,获得不对称杂种植株。疣粒野生稻(2n=24)对白叶枯病有较高抗性,由于不同类型间的有性杂交后代高度不育,限制了野生稻的有利基因向栽培稻(2n=24)的转移,为此研究人员利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疣粒野生稻的抗白叶枯病特性转移到栽培稻中,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大剂量的X射线能随机破坏染色体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染色体消除等,使细胞不再持续分裂;碘乙酰胺使细胞质中的某些酶失活,抑制细胞分裂。
(1)利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抗病栽培稻植株的理论基础有_____、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从物理性质上看,研究过程中所用的培养基为_______,培养基中应添加一定浓度的蔗糖,其目的是_____
(3)过程②需用_____酶处理愈伤组织,过程③常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与过程③相比,过程④需在_______条件下进行。
(4)经诱导融合后,只有异源融合的原生质体可持续分裂形成再生细胞团,原因是______
(5)研究发现,有些杂种植株染色体数目与栽培稻相同,性状明显偏向栽培稻,但也表现出野生稻的一些特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6)研究人员利用致病性强的两种水稻白叶枯病菌株对72株再生杂种植株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共有40株表现出抗性,其中17株对两种菌株均具抗性。综合染色体数目及抗性检测,应优先选择______的杂种植株进行繁育。
2 . 某植物性别决定为XY型,控制该植物宽叶(B)和窄叶(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含窄叶基因(b)的花粉不育。基因D和d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DD、Dd和dd的植株分别表现为大花瓣、小花瓣和无花瓣,无花瓣植物不能吸引昆虫传粉,无法产生后代。回答下列问题:
(1)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实际种植中不存在______植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宽叶小花瓣雌株与宽叶小花瓣雄株杂交,F1中窄叶无花瓣植株占1/16,则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F1随机交配,则F2中小花瓣植株占比为____________,无花瓣宽叶植株占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该植株的红花(R)和白花(r)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纯合红花种子经辐射处理后从中筛选出甲植株,甲产生的各种配子活性相同且无致死,且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将甲与正常白花植株杂交并筛选(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①辐射处理获得植株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甲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筛选2不用光学显微镜就能选出“含异常染色体的个体”,因为只有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染色体形态正常,其余表现型均含异常染色体。
3 . 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杂种优势的成功利用,创造了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由于基因组相对复杂,小麦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较为滞后。作为雌雄同花、自花传粉的作物,培育出雄性不育株作为母本,是实现杂交种高效制种的关键。目前已经探索获得不同的杂交小麦生产体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Z杂交小麦生产体系中,雄性不育突变基因(ms)位于小麦5号染色体上,雄性育性基因(Ms)和标记基因(Hp)位于黑麦5R号染色体上。X系和Y系分别导入了2条和1条黑麦5R染色体,如下图所示。标记基因Hp在开花时会表现为穗下节多毛性状,可用以区分X系、Y系和Z系。
   
①在野生小麦的染色体中_____(填“有”或“无”)5R的同源染色体,MS与ms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
②3系中,_____只能做母本,可与野生型小麦杂交获得杂交种。
③X系与Z系杂交可获得_____系,Y系与Z系杂交可获得_____系。
④XYZ体系最终未能成功应用于大田生产,一方面是由于_____,另一方面,小麦开花期时间较短,在开花期有限的时间内_____
(2)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中,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ms1g/ms1g,种子呈白粒,保持系则在此基础上插入一条长穗偃麦草的4E号染色体(携带有蓝粒基因Ba和育性恢复基因ThMs),故而种子呈现浅蓝粒(若含2个Ba基因,则种子为深蓝粒)。
①理论上保持系自交,子代浅蓝粒所占比例为_____
②实际上浅蓝粒保持系自交结实,分离出约64%的白粒、32%的浅蓝粒和4%的深蓝粒。推测其原因为_____
③在保持系自交的后代中还出现了少量的蓝粒雄性不育植株和白粒雄性可育植株,这是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_____所致。
2023-07-31更新 | 3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4 . 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下图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现象,表示该细胞中发生的变异最可能是(       
   
A.染色体数目增加B.染色体数目减少
C.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位置颠倒
5 . 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产生新的基因(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不可遗传的变异
2023-07-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阜宁县东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默写类基础知识竞赛生物试题
6 . 豌豆的红花、白花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某红花豌豆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部分片段缺失且多了一条染色体,如下图所示。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两两联会,剩余的一条随机移向一极。研究还发现,无正常染色体的配子不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利用该植株根尖分生区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此变异
B.该植株通过减数分裂可产生BB、Bb、B、b四种卵细胞
C.以该植株为父本与正常植株杂交,子代中含缺失染色体的概率为2/5
D.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35:1
7 . 某动物一对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及其位置如图所示,该动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若干精细胞中,出现了如图6种异常精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1和6属于同一变异类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2、4、5同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片段断裂
C.3发生的变异一般不改变碱基序列,是变异的根本来源
D.只有2、4发生的变异改变了染色体上DNA的碱基数量
2023-07-26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8 . 如图甲、乙、丙三个精原细胞,其中甲为正常细胞,乙、丙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丙细胞中染色体1的部分片段转移到染色体3上,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自由组合产生2种基因型的配子
B.乙经减数分裂产生的正常配子与异常配子的比例为1∶1
C.丙中发生的变异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乙和丙的变异类型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9 . 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产生新的基因型(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不可遗传的变异
2023-07-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阜宁县东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默写类基础知识竞赛生物试题
10 . 某动物一对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及其位置如图所示,该动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若干精细胞中,出现了如图种异常精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1和6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B.2、4、5同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发生了染色体片段断裂
C.3的形成原因是同时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易位
D.2、4发生的变异可能会改变染色体上DNA的碱基数量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