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下图分别用甲、乙、丙、丁来表示四种不同的变异类型,甲中的小写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丁的变异类型都可能与减数分裂过程有关
B.丙、丁所示的变异类型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C.若乙为精原细胞,则不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D.甲、乙、丙、丁所示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
2 . 果蝇的翻翅(Cy)对正常翅(+)为显性,星状眼(S)对正常眼(+)压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2号染色体上,且都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2号染色体上有一个大片段颠倒可抑制整条2号染色体重组,如图1所示,这样的果蝇品系被称为“平衡致死系”,基因型为+S/Cy+。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分析,翻翅基因Cy与星状眼基因S的位置关系是___,翻翅基因Cy与正常翅基因+的区别是___
(2)2号染色体有一个大片段颠倒,这种变异属于___。平衡致死系的雌果蝇(+S/Cy+)产生的正常卵子的基因型为___,平衡致死系的雌雄果蝇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___
(3)利用平衡致死系可以检测果蝇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类型(如显性、隐性、是否致死等)。科研工作者利用该系统检测诱变处理后的雄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隐性突变,过程如图2。他们将待检测的雄果蝇与平衡致死系的雌果蝇交配得F1,F1最多有___种基因型的个体(考虑突变基因)。

(4)在F1中选取翻翅(Cy+/++)雄果蝇,再与平衡致死系的雌果蝇单对交配,分别饲养,杂交得到F2。每一对杂交所产生的F2中有___种基因型的个体能存活。
(5)在F2中选取翻翅(Cy+/++)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3,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若F3中野生型纯合体:翻翅杂合体=___,则说明待测定的雄果蝇的第2号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②若F3___,则说明要测定的第2号染色体上有隐性致死突变基因。
③若F3中除翻翅果蝇外,还有占比约为___的突变型,则说明测定的第2号染色体上有隐性不致死突变基因。
3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突变的基因才能遗传给下一代
B.基因重组既可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也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C.豌豆的圆粒基因中插入一小段外来DNA序列转变为皱粒基因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4 . 家禽性别决定为ZW型,鸡的快慢羽性状是由Z染色体上基因控制,常被用于初生雏鸡的鉴别。快羽雏鸡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慢羽情鸡翅膀羽毛表观多样,包括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等长、主翼羽短于覆主翼羽以及只见覆主翼羽和主黄羽还未长出。错误的是(       
A.若慢羽为显性,选择表型为慢羽雌鸡与快羽雄鸡的纯种鸡进行杂交,根据子一代羽毛表现即可分辨雌雄进行选育
B.野生型鸡的快羽有利于运动,能快速躲避天敌和获取食物,进而容易生存下来
C.慢羽鸡羽毛多样性可能是变异导致的,也可能是环境因素影响的
D.鸡种群内存在的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由自然选择定向作用的
5 . 家蚕(2N = 5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在其常染色体上存在着控制斑纹有无的基因,有斑纹由A基因控制,无斑纹由a基因控制。某科研团队为了能通过斑纹的有无筛选出产丝量更高的雄蚕,进行了一系列育种操作,大致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采用Co照射普通家蚕是利用_______因素导致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W染色体上引起_______(填变异类型)。
(2)若含有缺失片段染色体的配子无法进行受精作用,则F2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利用图中所得的有斑纹雌蚕与基因型为_______的普通雄蚕杂交,可以直接根据子代幼虫有无斑纹分辨出雌雄。
(3)该研究团队发现在部分普通家蚕的Z染色体上存在m与n两种隐性致死基因,且m与n均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ZMnW、ZmNW视为纯合子)。若能繁育出合适基因型的雄蚕和雌蚕作为亲本,可以使子代雌蚕在胚胎期死亡,省去人工筛选的麻烦,则选取基因型为_______的雄蚕和基因型为_______的雌蚕进行繁育,可达到目的。
6 . 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的重要的模式生物,在实验中研究者偶然获得一种新的单基因纯合突变品系N(表现为第2眼纹全黑),与已报道的隐性纯合突变体M(表现为眼纹全黑,突变基因位于15号常染色体上)的表型有明显差异,为研究突变基因的定位,研究者对家蚕眼纹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

F1

F2

第1组

正常眼纹♂×N♀或正常眼纹♀×N♂

全为正常眼纹

正常眼纹:第2眼纹全黑≈3:1

第2组

M♂×N♀或M♀×N♂

全为正常眼纹

正常眼纹:眼纹全黑:第2眼纹全黑≈2:1:1

(1)分析第1组杂交实验初步判断第2眼纹全黑性状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
(2)分析第2组杂交实验,控制N和M眼纹性状的基因互为____________(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据F2表型推测,它们位于____________(填“同源染色体”或“非同源染色体”)上。F2中未出现新的突变体,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若将第2组实验中的F1与突变体M杂交,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3)雄蚕具有食桑量低、蚕茧率高的特点,故生产中饲养雄蚕具有更高价值。科研人员利用射线处理常染色体上控制卵色的基因(E控制黑卵,e控制白卵),得到变异家蚕,进而利用变异家蚕培育限性黑卵家蚕(如下图):

①途径X是将变异家蚕(基因型为EOZWE)与普通白卵家蚕(基因型为eeZZ)杂交得变异雌蚕,再用该变异家蚕与表型为____________的雄蚕杂交,最大概率地得到限性黑卵家蚕。培育限性黑卵雌蚕育种过程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限性黑卵家蚕与纯合的普通黑卵家蚕杂交,F1随机交配得F2,再利用专门的光电机器分选出两种不同颜色的卵。F2卵中分选出____________(填“黑”或“白”)色卵,经孵化培养即得生产用雄蚕。已知位于W染色体上的E基因会导致常染色体上含有E的卵细胞约50%死亡,故F2中符合育种目标的卵约占总数的____________
7 . 生物变异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若人的生殖细胞发生变异则可能导致后代患某些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中发生三个以上碱基对的替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B.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由于基因重组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心
C.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该变异
D.含有致病基因的个体可能不患遗传病,不含致病基因的个体可能患遗传病
8 . 某二倍体植物(2N=12)是闭花受粉植物,其杂种产量高、品质好、耐病性强;其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的称为雄性不育植株,由可育基因为Ms、雄性不育基因为ms控制。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了某三体新品种(如图),种子茶褐色基因为R、种子黄色基因为r(其种子的颜色是从种皮透出的子叶的颜色,子叶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欲通过该三体自交产生F1,以制备杂种。较短的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在分裂过程中随机移向细胞一极,且含有较短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授粉。回答下列问题:
   
(1)该三体植株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变异的结果。鉴定F1是否是三体最简捷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还可选取其_____________(填“分生区”或“伸长区”)材料制成装片,进行镜检。
(2)该三体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__________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含有7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3)在杂交育种中,选择雄性不育植株作为母本的优势是不必进行_______________。以F1为实验材料,继续获得雄性不育植株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
(4)若该三体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8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该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6条染色体和含有7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这可能与较短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9 . 控制家蚕卵色的基因(w+控制黑色、w控制白色,w+相对于w为显性)位于10号染色体上,l1和l2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且l1、l2纯合致死,其中家蚕B的基因型可写作。雄蚕食量小、产丝量大,为培育平衡致死系用于繁育雄蚕以提高经济效益,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雌蚕A细胞中W染色体上易位的片段来源有________;与正常蚕相比,雌蚕A的染色体数目________
(2)雌蚕A与雄蚕B杂交产生的后代只有一种染色体组成,这说明含________染色体的配子是不育的;C与D杂交,选择________色的受精卵培养才能获得平衡致死系雌蚕E;E与F杂交,后代出现平衡致死系雄蚕G的概率是________
(3)在生产实践中,利用平衡致死系雄蚕与正常雌蚕杂交无需进行筛选就可直接获得雄蚕,其原因是________,偶尔也可能会产生少量雌蚕,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该雌蚕的基因型(不考虑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是________,若将该雌蚕与F杂交,后代中出现雄蚕的概率是________
(4)为了持续产生雌蚕G用于生产,应选择图中________与G进行杂交。
2023-11-15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下图是某变异果蝇(2n=8)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部分行为变化示意图,部分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均导致精子死亡。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变异的类型是染色体缺失
B.该变异改变了果蝇基因的数量和位置
C.乙图所示时期细胞中有16条染色单体
D.按B方式产生的精子一半是致死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