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
马先蒿属植物长花冠管的适应意义
马先蒿属植物花部形态具有极大的多样性,最明显的是花冠管的长度从不到1cm变化到超过了12cm,拥有长花冠管的品种同时也具有较长的花柱。一直以来,长花冠管的进化被认为是由与之匹配的长吻传粉者驱动选择进化的结果,出现这种协同进化关系的前提是这些花要在花冠管底部有花蜜提供给传粉者,而马先蒿的长花冠管中虽然有退化的蜜腺,却没有花蜜,且无论是长管还是短管的马先蒿都由熊蜂(短吻)传粉。
有亲缘关系的亲本进行交配,增加了有害等位基因纯合几率,导致个体适应能力下降,这被称为近交衰退现象。在动物传粉的植物中还存在生殖干扰现象:通常会有远多于胚珠数目的花粉落到柱头上,其中包括同种的花粉和其他物种的花粉,当柱头上花粉量达到一定值时,花粉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胚珠,其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来自异种的花粉可通过堵塞柱头阻止同种花粉的受精成功。马先蒿属的很多物种同域分布且共享熊蜂这一传粉者,因此生殖干扰现象普遍存在。有人推测,马先蒿的长花柱可为竞争的花粉提供更长的跑道,有利于筛选到高质量的花粉。研究者移栽马先蒿长管品种A,通过改变生长条件,培育出短管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实验,结果如下表。

人工授粉类型

结籽率

短管组

野生型

自交授粉

(花粉来自同株异花)

0.29

0.25

异交授粉

(花粉来自距离受体植株至少100米远的同种异株异花)

0.32

0.32

混合干扰授粉

(花粉来自距离受体植株至少100米远的同种异株异花和长管品种B的花粉的混合)

0.06

0.16


与短管类型相比,马先蒿长管品种的花结构、柱头表面积及花粉体积均增大,但胚珠数减少。植物的花部形态及内在的性配置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花冠管特征的研究,应将其与花部其他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从生殖策略的角度来讲,如果长管马先蒿对雌雄功能的配置可以加强后代的质量,那么这样的性特征就会被选择。
(1)马先蒿的原始花冠类型为短管型,由于有性生殖过程中_________(可遗传变异类型)的发生,导致马先蒿出现了不同长度的花冠类型;熊蜂作为马先蒿最主要的传粉者,该植物花部形态的丰富变异促进了熊蜂_________多样性的形成。
(2)依据“近交衰退”理论,马先蒿增长花冠管、减少胚珠数量的意义是_________
(3)异种花粉落到马先蒿的柱头上,或不能萌发,或花粉管生长缓慢,或花粉管不能到达胚珠,从而不能发生受精作用,这说明马先蒿属不同种之间存在_________
(4)表中数据表明,长花冠管有利于马先蒿属植物应对生殖干扰,依据是_________。从文中可知,_________也是马先蒿属植物应对生殖干扰的对策。
(5)为了解释马先蒿长花冠管的进化,有人提出“吸引传粉者”假说:长花冠管可通过提升花的高度来增加对传粉者的视觉吸引。为检验这一假说,请提供实验思路______
2022-11-08更新 | 34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乳糖不耐受是因缺乏乳糖酶(LCT)而造成进食乳汁后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的现象。一对夫妇(Ⅱ-2和Ⅱ-3)发现其新生儿Ⅲ-1进食母乳后有乳糖不耐受现象,经医生诊断患有单基因遗传病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图7为该家庭相关的系谱图,相应的LCT基因用A/a表示。

(1)为Ⅱ-2和Ⅱ-3夫妇进行遗传咨询,正确的流程是______________
①系谱分析确定遗传方式②了解家族成员患病史③提出预防措施④估计二胎患病风险率
(2)据图分析,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II-3的基因型为________,她的初级卵母细胞含有__________个致病基因。
(3)若Ⅱ-2和Ⅱ-3再生育一胎,这个孩子患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的概率为__________
(4)Ⅱ-3怀二胎后经胎儿细胞检测确认胎儿的LCT基因型与Ⅲ-1相同。下列观点和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___。(多选)
A、该胎儿出生后进食母乳易出现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B、患病儿肠道缺乏乳糖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建议产妇立即终止妊娠,避免患病儿出生
D、建议产妇继续妊娠,提前准备乳糖水解配方奶粉
大多数人和哺乳动物出生时LCT基因的表达量最大,断奶后表达量逐渐降低,至成年期时表现成年型乳糖不耐受。据调查,全球多数成年人口为乳糖不耐受,只有约25%因LCT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而在成年后表现为乳糖耐受。
(5)哺乳动物幼年期能耐受乳糖,至成年期时不食乳汁并表现对乳糖不耐受。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___。(单选)
A、机体或细胞可以根据环境变化作出响应,关闭一些基因的表达
B、成年个体乳糖酶的表达量降低可能有利于减少氨基酸的不必要消耗
C、乳糖不耐受的成年个体更容易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
D、比较不同哺乳动物的LCT基因碱基序列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微观证据
(6)中欧地区鲜奶在食物中的比例高于东亚地区。调查显示,现今中欧人群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约为5%-40%,而东亚人群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75%-100%。请根据现代进化理论解释中欧和东亚人群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产生差异的过程:__________
3 . 下表所示为某物种的遗传学测量数据。

年份

1943

1953

1963

1973

1983

1993

2003

2013

基因B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b的频率

0.01

0.19

0.36

0.51

0.64

0.75

0.84

0.90


(1)等位基因是指位于______上同一位置,控制一对____的一对基因。
(2)杂合子Bb的基因型频率在1943年和2013年时分别是________
(3)请说明1943—2013年的70年中显性基因B的频率逐渐下降的原因:__
(4)从表中数据的变化还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导致物种基因库中_发生变化。
2023-04-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章生物的进化过关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
4 . 科学家们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请回答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问题:
(1)研究生物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_______
(2)细胞色素c是细胞中普遍含有的一种蛋白质,约有104个氨基酸。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生物名称黑猩猩猕猴响尾蛇金枪鱼果蝇天蚕蛾链孢霉酵母菌
氨基酸差异/个011113142127314344
表中所列生物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差异,属于_______的证据,所列生物中,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
(3)生物发生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_______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4)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_______进化,进而形成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1: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2:蛙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生活在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_的结果。
(2)材料2中的这两个种群是否已经进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材料2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________变小。
(4)下表为某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及其个体数。

基因型

A种群(个)

B种群(个)

XDXD

2000

0

XDXd

50

160

XdXd

100

200

XDY

180

0

XdY

170

270

①D基因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__________。你认为造成B种群的基因型分布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合理即可)。
②就D基因而言,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6 . 桦尺蠖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蠖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蠖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非工业污染区B;
②收集桦尺蠖,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若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诱捕桦尺蠖,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内数据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的桦尺蠖回收率的柱形图_____________________
桦尺蠖释放数和回收数表
地区项目浅色桦尺蠖黑色桦尺蠖
工业污染区A释放数400500
回收数52150
非工业污染区B释放数500600
回收数6030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与讨论: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
2021-08-13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6章 生物进化(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必修2)
7 . 水稻矮缩病毒(RDV)可借助叶蝉侵染水稻。研究者对三种生物的互作关系进行了研究。
(1)RDV与水稻种间关系是____;叶蝉通过取食水稻获得水稻同化的____,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处于____
(2)利用携带RDV的叶蝉(带毒叶蝉)取食水稻后移除叶蝉,获得带毒水稻作为实验组;用____取食水稻后移除叶蝉,获得对照组水稻。将15头饥饿处理的叶蝉接入图1装置两株水稻的中心点,统计水稻上的叶蝉数量,结果如图2。

图2体现出不带毒、带毒叶蝉对水稻的取食偏好分别是____
(3)研究发现,RDV感染使水稻释放两种挥发性物质E和H。将叶蝉置于图3a所示的四臂嗅觉仪的中心,其中一臂连接气味源,统计一段时间内叶蝉在四个区域停留的时间,如图3b、c。

①据图3b、c分析E、H对叶蝉的作用____
②现有无法合成E的突变体甲,无法合成H的突变体乙。利用图1装置设计实验验证“RDV通过诱导水稻产生挥发性物质影响叶蝉的取食偏好”。

组别

左侧水稻

右侧水稻

不带毒叶蝉的实验结果

带毒叶蝉的实验结果

1

野生型

突变体甲

a

a

2

带毒野生型

带毒突变体甲



3

野生型

突变体乙

a

a

4

带毒野生型

带毒突变体乙



请依据图3结果,预期本实验结果____(选择字母填于表内)。
a.左侧水稻上的叶蝉数量与右侧水稻的基本相同
b.左侧水稻上的叶蝉数量多于右侧水稻
c.左侧水稻上的叶蝉数量少于右侧水稻
(4)进一步研究发现,病毒会影响叶蝉嗅觉相关基因的表达。RDV对水稻和叶蝉的影响有利于RDV在水稻间____和繁殖,这是____的结果。
8 . 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该地所有的某种植物群体属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种群基因库是________________
(2)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后,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了,这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若这种植物靠当地的一种昆虫传粉,且色彩鲜艳的红花更能吸引昆虫,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弱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4)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
(5)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023-05-08更新 | 34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9 . 在自然条件下,胡杨在幼苗时期全部为条形叶,随着树龄增长,在同一株树上自下而上会逐渐出现条形叶、卵形叶和锯齿叶。在最适温度及大气CO2浓度下测得数据如下: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光补偿点
(μmol·m-2·s-1
光饱和点
(μmol·m-2·s-1
呼吸作用
(μmol·m-2·s-1
光呼吸
(μmol·m-2·s-1
叶绿素
a/b
卵形叶17.47188128912.318.904.337
锯齿叶16.54206642603.089.124.397
条形叶12.56142825421.386.653.996
注:光饱和点为光合速率不再随光强增加而增加时的光照强度;光补偿点为光合固定CO2与呼吸释放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光呼吸有消耗过剩光能、保护光合机构免受强光伤害的功能;叶绿素b对荫蔽条件下占优势的漫射光的吸收力大于叶绿素a。
(1)胡杨林具有抵御风沙、遏制沙化、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价值;从进化的角度分析,其特殊的适应干旱机制是_____的结果。
(2)据表可知,当光照为1881μmol·m-2·s-1时,锯齿叶的光合作用主要受_____外界因素的限制。
(3)同一棵植株出现三种叶型的根本原因是:_____﹔据表中数据分析,条形叶分布在胡杨下部的理由为:_____(说出两条理由)。
(4)据表中的数据回答:卵形叶利于加快树体生长的机理是_____﹔锯齿叶利于其在极端强光环境下得以生存的机理是_____
2023-02-04更新 | 8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10 . 为了解尖瓣海莲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下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人员用尖瓣海莲幼苗开展有关实验,部分结果见表。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盐胁迫处理下的单株面积、净光合速率和丙二醛含量

盐度/‰

单株叶面积/cm2

净光合速率/(µmol•m-2•s-1)

丙二醛(MDA)/(µmol•g-1

0

205

7.1

10.2

5

287

9.1

9.3

10

232

7.5

11.5

15

193

7.1

18.2

29

155

6.9

26.2

25

95

5.3

31.9

30

48

3.1

36.6

不同盐胁迫处理下的单株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和丙二醛含量
(1)据表分析,本研究中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
(2)丙二醛(MDA)是膜脂过氧化的产物,其含量可以反映细胞的损伤程度。分析实验结果,盐度和细胞损伤情况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本实验中,最适合尖瓣海莲幼苗生长的盐度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尖瓣海莲幼苗适合在此浓度下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画出净光合速率与盐度关系的坐标曲线图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