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小组成员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抗生素对大肠杆菌进行筛选,如图所示。挑取抑菌圈边缘的菌落进行扩增培养,然后分别涂布在含有多种抗生素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筛选,最后定量分析连续传代细菌群体中抑菌圈的半径变化。结果见下表:

抗生素类型

抑菌圈半径平均值(cm)

抑菌圈缩小百分比%

第一代筛选

第二代筛选

-

0

0

0%

青霉素

0.95

0.74

22%

四环素

1.31

0.7

46%

阿奇霉素

0.19

0

100%

注:“-”表示不加抗生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抑菌圈边缘的菌落对该抗生素敏感,所以选择抑菌圈边缘的菌落进行扩增培养
B.随传代次数增加,抑菌圈明显缩小,表明大肠杆菌对相应抗生素的抗性不断加强
C.大肠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抗性能力有差异,且对四环素的抗性最强
D.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2 . 某一遗传平衡的二倍体动物种群,某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该种群中A1、A2、A3的基因频率分别为20%、30%、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A1、A2、A3的突变不是自然选择导致
B.该种群全部的A1、A2、A3构成其基因库
C.该种群中A3,基因频率会不断增加
D.该种群中A2A3的基因型的个体占有的比例为15%
3 . 鸟的尾脂腺是身体气味信号的主要来源。研究发现大太平鸟和小太平鸟尾脂腺释放的化学信号中,有7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受到种间分化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利用这7种成分,模拟身体气味,可以产生类似的引起雌鸟种间识别和选择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化学信号成分促使了鸟类种间生殖隔离的形成
B.该实例说明种群的繁衍离不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释放和气味信号相似的化学物质能提高种群出生率
D.不同鸟识别的信号分子不同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024-05-2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吉安市六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4 . 进化拯救是指生物种群面临致死环境胁迫时,能够通过适应性进化摆脱灭绝命运的过程。下图为某一种群由温和环境到胁迫环境下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其中方框内点的不同形状表示不同的表型(点越多代表该种群数量越多,字母代表不同阶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温和环境中,A阶段种群中较多个体适应环境生存下来
B.种群由A阶段发展到B阶段,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
C.B阶段种群中含有能适应胁迫环境的个体,种群不可能灭绝
D.种群由C阶段发展到D阶段,可能出现了新的可遗传变异
2024-05-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白蚁、甲虫等以木头为食的昆虫的消化道中,广泛存在原生动物、真菌和古菌等微生物,其中白蚁消化道内的原生生物以鞭毛虫为主,最常见的古菌是产甲烷菌,这些昆虫的消化道微生物总量占宿主质量的比例较高,消化道微生物对以木质纤维素为食的昆虫生存至关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蚁与鞭毛虫的种间关系属于互利共生
B.昆虫、消化道微生物中出现的变异均会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C.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昆虫种群的基因频率
D.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多样性是与宿主协同进化的结果
2024-05-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
6 . 果蝇是研究遗传和进化的良好材料,下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箱或乙箱中的果蝇的基因组成在喂养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
B.果蝇交配具有严重的同体色偏好,可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
C.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由于长期分养造成的
D.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对食物的选择不同造成体色出现差异
2024-05-1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4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某红树林中生活着五种鹭类,这些鹭类主要以小型鱼虾和昆虫为食,其中白鹭(白天觅食)、池鹭、绿鹭、生背鹭、夜鹭(夜间觅食)分别在红树林中央筑巢、红树林边缘筑巢、红树林西南区筑巢、红树林东北区筑巢、红树林中央筑巢。研究人员调查了这五种鹭类筑巢区域的植被平均高度和鹭巢的平均高度,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五种鹭类的筑巢情况,可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白鹭和夜鹭的觅食时间段不同,这与两者之间的协同进化有关
C.白鹭和夜鹭筑巢区域完全重叠、食性相同,两者竞争较激烈
D.生态系统中鹭类能加快物质循环,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024-05-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等学校202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8 . 某些兰花花瓣的分泌细胞可以产生某种香味物质,吸引雄蜂为其传粉,这种香味物质可以和雄蜂产生的某种激素发生反应,用于吸引雌蜂。不同种类的兰花可以分泌不同类型的香味物质,从而吸引不同种类的雄蜂来传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雄蜂为兰花传粉有利于该种蜂种群的繁殖
B.兰花花瓣的分泌细胞能产生某种香味物质是兰花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C.不同种类的兰花吸引不同种类的雄蜂来传粉,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不同种类的兰花可以分泌不同类型的香味物质,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定向性
9 . 狼和犬都是犬科动物,东亚灰狼经过长期驯化,慢慢形成了广西猎犬、立耳沙皮、大头狗、板凳狗等众多中华田园犬品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驯化使得中华田园犬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B.在驯化东亚灰狼的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C.中华田园犬各品种的不同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D.中华田园犬多个品种的形成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2024-04-1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10 . 在消杀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害虫时,喷施了易在生物体内残留的杀虫剂Q,一段时间后,在该草原不同的生物种类中均监测到Q的存在,其含量如图所示(图中数据是土壤及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Q的平均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含量的变化表现为生物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递增,Q含量增加
B.一年生植物中Q含量比多年生植物含量要少
C.若该草原生态系统演替为荒漠,则影响演替过程的关键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的减弱
D.若长期喷杀虫剂Q会导致害虫发生抗杀虫剂Q变异,最终破坏草原生态平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