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竞争干扰假说”认为在食物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群体的增大,个体会增加取食速度以获得更多的食物;“群体警戒假说”指随着群体增大,群体发现天敌攻击的概率增加导致群体中成员的警戒水平下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常集群活动,主要在我国鄱阳湖越冬,在西伯利亚地区繁殖。相关研究结果如图1、图2所示。

       

(1)白鹤从西伯利亚地区迁徙到我国鄱阳湖地区,体现了种群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迁徙过程中,白鹤主要靠地磁场定位,地磁场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信息。
(2)据图1可知,幼鹤较成鹤花费更多时间觅食,从幼鹤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2可知,集群型白鹤较非集群型白鹤花费更多时间觅食,较少时间警戒,依据“竞争干扰假说”和“群体警戒假说”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白鹤的种群密度,可以在鄱阳湖地区退耕还湖,营造更多适合白鹤生存的环境,从而提高白鹤种群的_____________
2 . U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多肽,由76个氨基酸组成。不同物种的Ub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一致。如果某个“不适用蛋白质”(即靶蛋白)被贴上Ub这个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体处被水解掉,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蛋白酶体中水解Ub—靶蛋白需消耗75个水分子
B.Ub在过程①中的作用是识别靶蛋白并使其水解
C.Ub结构异常的生物个体在自然选择中容易被淘汰
D.在小肠和蛋白酶体中水解蛋白质所需的条件相同
2023-01-03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3 . 医学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图 1 中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种类抗生素抑制细菌的作用机制,其中②表示抗生素通过损伤细胞膜从而达到抑菌的作用。字母 a、b、c 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F、R 表示不同的结构,均携带了遗传信息。图 2 为某抗生素的具体作用机制示意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 1 中,将 1 个细菌的 F 用 32P 标记后,放在含31P 的培养液中连续分裂 3 次,则不含32P 标记的细菌有______个;图中R 结构在基因工程中最关键的作用是______
(2)据图分析,图 1 中①表示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______的形成从而起到抑菌的 作用;③表示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______从而起到抑菌的作用,图 1 中______(填 数字)的抑菌机制与图 2 所示的一致。
(3)图 1 的 a、b、c 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催化的过程是______。细菌在正常状态下, 图 2 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也会有所损失,其原因是______
(4)人类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下图 3 为菌群耐药性形成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多选)
A.抗生素使用之前,易感菌群中就存在耐药性个体
B.易感菌群中最初出现的耐药基因可能是突变或基因重组的结果
C.应用抗生素使种群的耐药基因频率增加,并通过有丝分裂完成世代传递
D.抗生素起到选择的作用,这种选择往往是定向的
(5)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比较常见,如过敏反应,请至少例举出一项有关过敏反应的常见特点______
2022-09-15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周练八 生物试题
4 . 下图是地球上的原始哺乳类动物进化成不同种类生物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不同的生物在形态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体现了_____的多样性。
(2)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E生物的形成_____
(3)某基因在C生物的两个种群甲和乙中的基因型个体数如下表:
基因型甲种群(个)乙种群(个)
XHXH2000
XHXh50160
XhXh100200
XHY1800
XhY170270

①计算H基因在甲种群中的频率为_____。你认为造成乙种群的基因型分布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②就H基因而言,甲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大于乙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请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____
2023-02-2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模块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图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C.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6 . 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①〜⑥表示不同的变异结果,a〜d表示进化的不同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地理隔离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B.b过程表示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c过程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
D.d表示生殖隔离,渐变式和爆发式的形成新物种,都需要d环节
7 . 下列四组图是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是由于不同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
B.图乙中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C.图丙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蠖,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种形成的机制
D.图丁中捕食关系对两者都是有益的,食性广的捕食者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13-14高一下·四川成都·期末
8 . 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杀虫剂。下图为在此时期内这种甲虫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甲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耐药性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甲虫种群的耐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杀虫剂对甲虫起__________作用,这是通过杀虫剂与甲虫之间的____实现的,杀虫剂对甲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________,向更易产生耐药性的方向进化。
(3)如果A到D都为杀虫剂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杀虫剂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
(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这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________
(5)大河南岸的马铃薯地和玉米地里分别都有这种甲虫种群,经检测发现它们的基因型共有5种,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
9 . 科研人员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与进化方面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       b.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   c.身体较小,所需培养空间小          d.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e.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
(2)研究中选择的果蝇起始种群腹部刚毛数目分布如图1。从果蝇起始种群开始分别进行了多代选择:在每一代,研究者从种群中选出刚毛数目最少的20%个体进行繁殖,多代选择后形成如图2的少刚毛种群;在每一代,选择刚毛数目最多的20%个体进行繁殖,多代选择后形成如图2的多刚毛种群。

①据图2可知,经多代选择后,两个种群个体的刚毛数目平均值存在________
②从生物进化实质的角度分析,上述变化是由于果蝇种群____________改变的结果。
③这一实验结果支持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
2022-03-1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文)试题
10 . 某地蝽蟓的喙长而锋利,可刺穿无患子科植物的坚硬果皮,获得食物,如图1所示。1920年引入新种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其果皮较薄,蝽蟓也喜食,如图2所示。调查发现,当地蝽蟓喙的长度变化如图3所示。请回答问题:

(1)蝽蟓的长喙与短喙为一对相对性状。分析图3可知,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的60年间,该地区决定蝽蟓_____的基因频率增加,这是_____的结果。
(2)蝽蟓取食果实,对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子的传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群数量会_____。无患子科植物果实的果皮也存在变异,果皮较_____的植株更容易延续后代。
(3)进化过程中,当地无患子科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这是物种间_____的结果。
2022-03-04更新 | 584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