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大肠埃希氏菌是常见于胃肠道的致病性细菌,其主要存在于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中,能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和动物。为了解奶牛场采奶过程中大肠埃希氏菌的污染状况及其对抗生素的抗性,选择某奶牛场随机采集655份样品,对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检测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

抗生素类型

大肠埃希氏菌抑菌圈平均半径r(cm)

第一代

第二代

青霉素

0.95

0.74

头孢唑林

1.17

0.76

头孢他啶

0.28

0.25


(1)欲从健康牛乳和患乳腺炎牛乳中分离大肠埃希氏菌,常用________法,操作过程中若需要稀释,一般每次稀释10倍时,则每支试管中应含有________mL无菌水。
(2)用固定培养基培养并计数分离出的大肠埃希氏菌时,每24h统计一次菌落数,取菌落数稳定时的数值作为结果,这样可防止________,统计出的结果最可能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实际活菌数,理由是________
(3)图中是不同样品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率,为降低奶牛感染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率,据图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
(4)为比较不同抗生素对大肠埃希氏菌在连续传代下的抑菌效果,某研究小组在平板培养基上测定了大肠埃希氏菌在相同剂量下连续两代的抑菌圈平均大小,结果表明第二代大肠埃希氏菌对_______抗性最强,两代大肠埃希氏菌抑菌圈大小的改变是_________的结果。
2 . 为探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对铜绿假单胞杆菌耐药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以下实验,在一个固定容器内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铜绿假单胞杆菌并测定其种群数量,其中在a点向培养液中添加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b点更换了培养液(含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会导致铜绿假单胞杆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变化
B.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通过直接筛选抗性基因从而引起了种群数量的变化
C.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引起的铜绿假单胞杆菌抗药性突变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图中铜绿假单胞杆菌种群数量发生两次下降都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