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现有甲、乙两种牵牛花,花冠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紫花,不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白花。甲开白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多,主要靠蛾类传粉;乙开紫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少,主要靠蜂类传粉。若将A基因转入甲,其花颜色由白变紫,其他性状不变,但对蛾类的吸引下降,对蜂类的吸引增强。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牵牛花主要传粉昆虫不同,可能导致生殖隔离
B.在蛾类多而蜂类少的环境下,甲有选择优势,A基因突变加快
C.将A基因引入甲植物种群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
D.甲和乙分别通过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吸引昆虫传粉
2024-01-2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2 . 科学家对南美洲某岛屿上的地雀进行连续多年观察,在研究期间该岛遭遇过多次严重干旱。干旱使岛上的浆果减少,地雀只能取食更大、更硬的坚果。干旱发生前后地雀种群喙平均深度有较大变化(如图),但是每只地雀在经历干旱时,喙的深度并未发生改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地雀种群中喙的深度存在个体差异
B.干旱导致地雀喙的深度发生定向变异
C.干旱年份喙大而厚的地雀能获得更多食物
D.该岛上地雀喙的深度的进化是以种群为单位而非个体
2023-12-16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生物试题
3 . 在自然条件下,二倍体植物(2n=4)形成四倍体植物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
B.异常配子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相同
C.②过程如果发生异花传粉,则可能产生三倍体植物
D.该事实说明新物种的诞生不一定需要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
4 . 某地区的某种野兔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其进化过程如图1所示,如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A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1中①表示原种群分成的种群甲和种群乙,该过程为地理隔离;②为自然选择
B.新物种形成必须经过③生殖隔离
C.从图2中可以判断出T点时形成了新物种
D.某时间点统计甲种群中XAXA个体占40%、XAXa个体占8%、XaXa个体占2%,XAY个体占40%、XaY个体占10%,则该种群a基因频率约为11%
2023-08-13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衡山县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①是新物种的形成
B.②是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物种多样性
2023-07-0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2022-2023学年高一7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蔷薇科有三大物种-月季、玫瑰、蔷薇,其中月季(2N=14)素有“花中皇后”的美称,利用不同品种的月季,甚至是玫瑰和蔷薇,能培养出更多更具观赏价值的月季,下表为月季育种的几个实例,以下分析合理是(  )

实例1

以玫瑰或蔷薇与月季进行远缘杂交培育抗黑斑病的杂种月季

实例2

黑夫人月季(玫红色)与金风月季(黄粉混合)杂交培育出了橙心白色杂种月季

实例3

“粉后月季”经60Coγ辐射,偶然发现某枝条上的花半白半粉,剪下枝条进行芽接,培育出开白花的“东方欲晓”

实例4

以染色体数为14的香水月季,培育出染色体数为28或21的现代月季

实例5

从矮牵牛中克隆出F3′,5′H色素基因,导入“粉后月季”后培育出“蓝色妖姬”

A.实例1和实例2的杂种月季自交,后代不一定具有原杂种月季的优良性状
B.重复实例3的流程,不一定能再次培育出“东方欲晓”
C.实例4中的香水月季和现代月季是不同的物种
D.将矮牵牛和粉后月季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一定也能培育出实例5中的“蓝色妖姬”
2023-05-17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考模拟试卷(一)生物试题
7 . 异源多倍体是指染色体组来源于不同物种的多倍体。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团队在2021年首次提出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对应对未来粮食危机提供了新的可行路径,开辟了全新的育种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异源四倍体植株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不可育的
B.该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决定了栽培稻的进化方向
C.异源四倍体野生稻与二倍体野生稻存在生殖隔离
D.理论上,可运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和有性杂交技术培育异源四倍体水稻
2023-04-2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三模)生物试题
8 . 下图1为太平洋某部分岛屿上几种鸟类的分布及迁徙情况,其中S鸟有黑羽(AA)、杂羽(Aa)、灰羽(aa)三种表现型。图2显示S鸟不同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与代数的关系,其中n代表种群的个体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环境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B.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群体越大,种群纯合子越倾向于增加
C.相对于X岛,Y岛上的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可能会减小
D.新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2023-03-25更新 | 76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七)生物试题
9 . 生活在美国南部的绿色蜥蜴猎食时,唯-的伎俩就是奔跑。 当人类给这一地区引入褐色蜥蜴后,褐色蜥蜴占据了森林地面上的地盘,把绿色蜥蜴赶到了树上生活。研究发现经过仅仅20年的时间,绿色蜥蜴普遍具有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更高处的领地上定居。据此推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移走褐色蜥蜴后绿色蜥蜴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B.褐色蜥蜴的引入会促进绿色蜥蜴的进化
C.护趾的变化表明绿色蜥蜴经过20年的进化已经形成新物种
D.绿色蜥蜴普遍具有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0 . 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物种果蝇(种1与种2)的进化过程时发现,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为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如图);当基因A与B同时出现个体中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C与D或E与F同时出现也有胚胎期早亡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所有的果蝇构成一个种群
B.果蝇最多只能飞越邻近两地的距离。对历史阶段Ⅰ而言,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遗传多样性,甲、丙两地的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物种多样性
C.甲地与戊地果蝇最终进化成两个物种,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其主要原因是两地距离遥远,超越果蝇飞行距离,基因不能发生交流,最终导致生殖隔离
D.若甲地果蝇(种1)一个基因组含有15000个基因,甲地共有果蝇50000只;戊地果蝇(种2)一个基因组比甲地果蝇多了25个新基因,戊地共有果蝇38000只。甲地果蝇种群基因库小于戊地
2022-09-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周测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