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典型的褐花杓兰的花呈深紫色,典型的西藏杓兰的花呈紫红色,两者都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且分布区域有一定交叉,它们能自然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后代花色呈现从浅红到深紫等一系列过渡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褐花杓兰和西藏杓兰会在分布交叉的区域协同进化
B.后代花色呈一系列过渡类型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后代花色呈一系列过渡类型可能与土壤条件等环境因素有关
D.褐花杓兰和西藏杓兰属于同一物种
2 . 通过植物细胞工程对光果甘草进行扩大培养以获得药物甘草西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A.通过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获得甘草西定,利用的是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B.植物组织培养时,诱导生芽和生根的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有机碳源
C.利用射线或化学物质等处理光果甘草愈伤组织可获得突变体,此技术常被用于获取作物脱毒苗
D.利用光果甘草细胞融合获得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植株与光果甘草植株是同一物种
2024-05-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我国研究人员联合发现两栖动物新种——雷山臭蛙。雷山臭蛙仅被发现分布于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保护区内还有竹叶蛙、龙胜臭蛙、黄岗臭蛙和大绿臭蛙等4种臭蛙属物种。臭蛙能够分泌一种具有强烈臭味的液体,用来防御敌人或吸引配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雷山臭蛙对其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B.雷山臭蛙与龙胜臭蛙、黄岗臭蛙等存在地理隔离,但没有生殖隔离
C.雷山臭蛙分泌的具有强烈臭味的液体能在同种或异种个体间传递化学信息
D.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其组成、结构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
2024-05-1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甲品种青花菜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种优良性状,另一远缘植物乙的细胞质中存在抗除草剂基因,欲将乙细胞质中的抗性基因引入甲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A获得的原生质体需悬浮在30%蔗糖溶液中
B.过程B两两融合的原生质体可能有3种
C.过程C中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可以正常生长
D.最终获得的植株与植株甲存在生殖隔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位于浙江省的钱江源国家公园是钱塘江的发源地,是中国特有鹿科动物黑麂的集中分布区。黑麂珍稀程度堪比大熊猫,分布区域非常狭小,种群数量少,钱江源的黑麂数量仅有680~930头。全球范围内黑麂仅在我国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四省的部分区域有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钱江源的黑麂种群数量受气候、食物等非密度制约因素的调节
B.钱江源的黑麂与福建的黑麂在自然条件下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通过分析钱江源黑麂的年龄结构可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钱江源黑麂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930头
2024-03-26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猜题卷(七)
6 . 小白鼠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共有40条染色体。科研人员成功地将小白鼠4号和5号染色体连接并构建了纯合“4+5”核型小白鼠(图甲),该核型小白鼠的育性等表型没有明显异常,且融合后的染色体仍然能够分别与两条未发生融合的同源染色体进行正常联会,最终产生受精能力相同的生殖细胞,不能联会的一条染色体随机进入细胞两极。现让纯合“4+5”核型的小白鼠和野生型家鼠(图乙)交配获得F1,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中发生的变异类型只有染色体结构变异
B.F1个体的体细胞中有18对同源染色体
C.F2中含“4+5”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4
D.甲、乙两鼠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鼠类物种
7 . 物种甲和物种乙为二倍体植物。甲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悬崖顶,乙生活在悬崖底的林荫里。在某些山地坡度和缓的地方,甲和乙分别沿着斜坡向下和向上扩展,在斜坡上相遇并杂交产生丙,若丙不能产生子代,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向斜坡的扩展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
B.甲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甲发生了进化
C.甲、乙、丙含有的基因共同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
D.隔离的本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甲和乙能发生基因自由交流
8 . 八倍体小黑麦(8n=56)抗逆性强、穗大、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生长势强,由普通小麦(6n=42)与黑麦(2n=14)杂交后再通过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培养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普通小麦和黑麦不存在生殖隔离
B.F1代高度不育、不属于单倍体
C.秋水仙素抑制间期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小黑麦与小黑麦新品种属于不同物种
2023-11-05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生物试题
9 . 某实验小组利用果蝇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初甲箱和乙箱的全部果蝇构成一个种群
B.甲箱果蝇发生了进化,乙箱果蝇未发生进化
C.食物淀粉刺激使甲箱果蝇体色发生定向变异
D.繁殖八代后甲、乙箱的果蝇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2023-10-05更新 | 3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二中高三三调考试生物试题
10 . 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下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灰色、B1—黄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三个岛屿上的这种鸟存在地理隔离,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会与其食物、天敌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
C.甲、丙两个岛屿无机环境相同,使得种群朝着相同方向进化
D.乙岛屿的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产生B1基因
2023-09-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