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和群落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互花米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繁殖力强,可以抗风防浪、保滩护堤,原产于美洲的大西洋沿岸。1979年从美国引进的互花米草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给我国沿海经济和生态带来了巨大灾难。互花米草入侵某湿地生态系统,形成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入侵初期,互花米草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接近_____________增长。互花米草的入侵使原本湿地生态系统的芦苇海不断缩小成点状斑块分布甚至消失,改变了当地群落的_______结构。互花米草逐渐成为当地的_______,表明入侵地发生了群落演替。
(2)互花米草的入侵使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_____
(3)为抑制互花米草扩张,研究人员引入麦角菌,该菌能够感染互花米草的花部,从而降低其种子的产生量,该措施属于_______防治。为了解防治效果,可通过样方法调查互花米草的______。引入麦角菌进行防治前,必须考虑可能产生的弊端:________(答出1点)。
(4)根据上图分析,泥螺和克氏鳌虾利用相同的食物资源,存在______重叠。若斑嘴鸭摄食泥螺和克氏鳌虾的比例为3:2,则斑嘴鸭每增加1kJ的有机物,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通过食物网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填“=”、“>”或“<”)100kJ的有机物。
2 . 红树林是常见的湿地生态系统,某研究小组对某岛屿的红树林海岸带进行了生态修复。回答下列问题:
(1)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在净化海水水质、抵御风浪、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2)针对红树林植被的减少,选择当地优良的乡土红树为主要恢复树种,再引进外地适应性良好的红树树种,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针对鸟类种类的减少,在红树林区域内营建大量滩涂、浅水塘,重建岛屿,目的是为鸟类提供____
(3)科研人员为筛选适合镉(Cd)污染修复的植物,以 Cd 污染的土壤为培养基质,通过温室盆栽实验,比较籽粒苋、龙葵、商陆这 3 种植物对土壤的修复性能。相关检测结果如表所示:

植物名称

Cd含量/(mg·kg-1

转运系数

地下部分

地上部分

籽粒苋

46.60

22.59

0.48

龙葵

16.61

41.39

2.49

商陆

7.87

9.12

1.16

注:转运系数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金属含量与地下部分的金属含量的比值。
分析以上结果,Cd 污染修复效果最好的植物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根据研究结果可知,若要采用及时收割地上部分并无害化处理的方法以达到修复目的,则应选择____作为最佳植物,主要原因是____
3 . 茭白田套养小龙虾(即克氏原螯虾)是青浦练塘一种全新的生态种养模式,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1)茭白叶上有昆虫栖息,根系处有小龙虾和水生生物生活,这种分布体现的群落结构主要为____
小龙虾以田间的杂草、昆虫、水藻、福寿螺等为主要食物,其粪便可为茭白生长提供有机肥料。小龙虾在觅食的同时还可为茭白田松土、搅活水体,更好地促进茭白的生长。
(2)假设小龙虾的食物由30%植物(杂草及水藻)、30%螺和40%昆虫组成,其中昆虫和螺主要以茭白为食,若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5%-20%,则小龙虾增加6kJ的能量,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茭白的能量为____kJ。
(3)小龙虾苗投放到茭白田后,其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当种群数量处于K2时,小龙虾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b点后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投放了饵料
C.在捕捞时应控制小龙虾种群数量保持在K2/2左右
D.小龙虾和福寿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4)长绿飞虱是影响茭白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采食茭白绿色的叶片,据此分析此信息属于____。(编号选填)
①物理信息   ②化学信息   ③行为信息
(5)为减轻长绿飞虱对茭白的危害,常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W诱杀长绿飞虱雄性个体以控制其种群数量,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该防治方法的原理是____
兴趣小组探究了茭白田套养小龙虾对茭白产量、茭白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水中不同动物种类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

处理

茭白产量(kg/hm2

土壤有机质含量(%)

浮游动物种类

底栖动物种类

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

4080

2.92

33

7

茭白单作模式

3400

2.76

30

6


(6)结合表2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
A.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提高了茭白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B.“有机质→底栖动物→小龙虾”能够实现完整的碳循环
C.采用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其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D.底栖动物减少、水藻与杂草数量增多,小龙虾的数量可能增多

(7)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不仅实现了茭白、虾共赢,还能调节当地气候、维持土壤肥力,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为____。(编号选填)
①直接价值   ②间接价值   ③潜在价值
(8)将荒地变农田,洼地变虾塘,下列各群落演替与该演替类型不同的是____。
A.草原放牧后的演替
B.海底火山喷发后的演替
C.森林砍伐后的演替
D.村庄荒废后的演替
4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
蚜虫的适应策略:蚜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昆虫。春季蚜虫从受精卵开始发育,迁飞到取食宿主上度过夏季,其间行孤雌生殖,经卵胎生产生大量幼蚜;秋季蚜虫迁飞回产卵宿主,行有性生殖,以受精卵越冬。蚜虫周围生活着很多生物,体内还有布氏菌等多种微生物,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蚜虫以植物为食。植物通过筛管将以糖类为主的光合产物不断运至根、茎等器官。组成筛管的筛管细胞之间通过筛板上的筛孔互通。筛管受损会引起筛管汁液中Ca2+浓度升高,导致筛管中P蛋白从结晶态变为非结晶态而堵塞筛孔,以阻止营养物质外泄。蚜虫取食时,将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寻找到筛管,持续吸食筛管汁液,但刺吸的损伤并不引起筛孔堵塞。体外实验表明,筛管P蛋白在Ca2+浓度低时呈现结晶态,Ca2+浓度提高后P蛋白溶解,加入蚜虫唾液后P蛋白重新结晶。蚜虫仅以筛管汁液为食,其体内的布氏菌从蚜虫获取全部营养元素。筛管汁液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所含氮元素极少。这些氮元素绝大部分以氨基酸形式存在,但无法完全满足蚜虫的需求。蚜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来源如下表。

氨基酸

组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甲硫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

缬氨酸

植物提供

\

布氏菌合成

\

注:“-”代表低于蚜虫需求的量,“+”代表高于蚜虫需求的量,“\”代表难以检出。
蚜虫大量吸食筛管汁液,同时排出大量蜜露。蜜露以糖为主要成分,为蚂蚁等多种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
蚜虫利用这些策略应对各种环境压力,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1)蚜虫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从生态系统功能角度分析,图中实线单箭头代表了_______的方向。
(2)蚜虫为布氏菌提供其不能合成的氨基酸,而在蚜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中,布氏菌来源的氨基酸与从植物中获取的氨基酸_______
(3)蚜虫能够持续吸食植物筛管汁液,而不引起筛孔堵塞,可能是因为蚜虫唾液中有_______的物质。
(4)从文中可知,蚜虫获取足量的氮元素并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对策是_______
(5)从物质与能量以及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蚜虫在冬季所采取的生殖方式对于种群延续和进化的意义_______
2022-09-08更新 | 6276次组卷 | 14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