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对种群数量均具有调节作用
B.群落演替就是群落结构由简单发展为复杂的过程
C.食物网中的每种生物都可以被多种生物捕食
D.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不需要外界输入能量
2024-01-1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森林中,健康的树会产生足够多的防御性化合物,让白蚁敬而远之,但白蚁可以在短时间内粉碎病弱或倒下的大树。非洲稀树草原的大白蚁会建造高大蚁丘,这些蚁丘为很多动物提供了食物和庇护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健康树木可以通过化学信息防御白蚁的进攻
B.病弱树木的粉碎是种内竞争的结果,有利于森林的更新
C.白蚁的存在能提高森林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速率
D.白蚁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上起不可或缺的作用
2023-01-15更新 | 38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稻鱼鸭系统是通过在水稻田中适时放鱼、养鸭实现稻鱼鸭共生、鱼米鸭同收的复合生态农业系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稻鱼鸭系统实现了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生物资源的合理配置
B.稻鱼鸭系统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实现了农产品的高产出
C.与普通水稻田单作相比,稻鱼鸭系统具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D.该生态模式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属于无废弃农业
2023-01-12更新 | 43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校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鲢鱼和鳙鱼属于________。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的________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鳙的________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上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__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________,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上述措施主要遵循了________原理,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人们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请提出一条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松林生态系统的能量[单位为kJ/(m2.a)]流动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一段时间后该区域发生火灾,灾后某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1)图1所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kJ/(m2.a),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B粪便的能量属于能量值为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kJ/(m2.a)中的一部分。
(2)图2中决定AB段数量变化的种群数量特征主要是______,工作人员及时采取了______保护措施,为图示生物提供了生存机会。
(3)有人发现火灾前该松林出现了新型松毛虫,认为引入灰喜鹊防治松毛虫不属于物种入侵,合理解释是______。火灾后该区域出现次生演替现象,这属于______水平的特征。
2022-05-12更新 | 7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6 . 科研人员对西湖的富营养化问题进行生态修复,在西湖的不同区域进行实验,探究范草、苦草两种沉水植物抑制浮游藻类的途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图1说明菹草和苦草均能降低水体的总氮和总磷
B.图2水样中的叶绿素a含量可以反映浮游藻类的多少
C.根据图1和图2分析P比N对浮游藻类的生长影响更大
D.若实验区的菹草因意外大量死亡,则蓝藻等浮游藻类容易再次爆发
2022-05-12更新 | 3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7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图甲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 A、B、C代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生物类群。图乙是该人工湿地中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b,c,d,e、f 代表能量同化量。图丙是该人工湿地中自然生长的鸭群与某害虫的数量变化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能加快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成分是____,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其生态功能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是否可以为该人工湿地中植物的生长直接提供能量?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
(2)Ⅰ种鱼和Ⅱ种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I种鱼粪便中的能量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图中b、c、e中的能量,原因是_______
(3)丙图属于______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害虫之间存在____调节机制,影响该地区害虫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_______
(4)为增加该人工湿地稳定性,提高其净化能力的措施有____(写出一点即可)。
8 . 如图表示某人工生态池塘的各种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示意图,为增加沉水植物的有机物制造量,可采用特定的结构在水的上层进行悬浮培养。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人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包括___________,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螺蛳与青虾同化能量的去路存在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若养殖的青虾的数量过多,为了保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为了确定草鱼的捕捞时间以及捕捞量,可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其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因第二次捕获的难度增加,草鱼的实际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计算的数值。为获得最大日捕捞量,可在__________时进行捕捞。通过控制网眼的大小进行捕捞,使捕捞后草鱼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
(4)若悬浮养殖的藻类过多,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其他动物的数量将会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采矿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矿区的修复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缓解土地紧缺等都有积极的意义。下图为矿区生态系统退化,恢复与重建机理的逻辑框架图。

请回答:
(1)对废弃矿区的修复,属于______________(填生态工程的类型)。从碳循环途径来看,废弃矿区的修复有利于增加______________速度。
(2)图中的①、②过程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有限度的,①过程中某些物种的消失加快了②过程中另一些物种的消失,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_
(3)⑤与⑥过程对照说明______________
(4)①与⑥对照,说明人工干预会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与选择灌木作为先锋植被相比,选择草本植物作为先锋植被,在修复期间节肢动物的物种更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22-04-16更新 | 725次组卷 | 6卷引用:生物-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山东专用)(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10 . 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立体生态浮床用于水体水质提升、黑臭水体净化和水体景观修复,浮床分水生植物层和深度处理层。上层污水进入水生植物层,水生植物层利用丝瓜络秸秆富集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去除,水生植物根系过滤去除颗粒性污染物和藻类,同时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水中N、P营养元素。深度处理层从外到内分为A、B和C处理区,下层污水依次进入A、B和C处理区,A处理区通过废弃软壳(主要为鸡蛋壳)富集微生物及微小动物并吸附Р元素,B处理区通过水生动物消化作用将难降解性污染物分解或者转化,C处理区通过人工介质(主要为聚乙烯和涤纶丝)富集微生物,去除水中污染物。

(1)该立体生态浮床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提高了该群落对_____的利用率。利用该浮床进行水体景观修复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更复杂,使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增强。
(2)利用该生态浮床对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水体提升水质时,浮床中的水生植物不可以用于制作家畜饲料,理由是_____
(3)生态浮床能有效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是_____。通过风机转动给浮床提供氧气,更有利于水体的净化,推测其原因是_____
(4)生态浮床具有净化水质和美化环境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2022-04-10更新 | 4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高中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