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图1是某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图2表示能量流经白鹭所处的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公园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白鹭栖息繁殖,直接决定白鹭种群密度变化的种群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鸟类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科研工作者常采用鸣叫计数法(记录并分析个体鸣唱频率、音节时长等辨别不同个体)来调查濒危鸟类种群数量,鸣叫计数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周期短、操作简便等。
(3)分析图2,白鹭所处营养级的同化量为_________。鱼B的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值明显比白鹭的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湿地生态系统中各种动植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营养关系(食物网),在食物网中食物链彼此纵横交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该湿地受核污水排海影响,一段时间后鱼B所在的食物链中放射性物质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这种伴随食物链而发生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
(5)该湿地的互花米草、碱蓬等盐生植物细胞液渗透压较高,它们适应盐化生境,达到盐分平衡的生理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互花米草为外来入侵物种,该湿地开展了“全力清除互花米草”行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会_________(从“提高”“降低”中选填)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碱蓬能够有效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还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6)以下是关于湿地生态系统及其修复过程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湿地生态系统演替到顶极群落时,净初级生产量为零
②.修复过程中维持稳态的能力增强,部分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增大
③.湿地生态系统营养物质会随水的流动转移到另一个生态系统中
④.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发生次生演替,营养结构趋向于复杂
2024-01-26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稻鱼共生农田,即在水稻田中养鱼,是我国一种长期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1)稻鱼共生农田中存在图所示的部分营养关系,鱼与蜘蛛之间存在______关系。
(2)水稻田中常放养食谱广、适应能力强的丁桂鱼。生活在稻田中的所有丁桂鱼属于一个______。(单选)
A.种群B.群落C.生物圈D.生态系统

(3)稻田是温室气体CH4和N2O重要排放源之一,某课题小组调查研究不同稻田模式下CH4和N2O的排放量如表所示。
表“稻鱼共作”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量(*表示有显著差异)


CH4(KgCO2.hm-2

N2O(KgCO2.hm-2

CH4和N2O(KgCO2.hm-2

水稻单作

5281.5*

716.1

1231.5*

稻鱼组合

3922.8*

688.2

946.8*

基于表数据,判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对减缓温室效应有无作用,理由是______
“稻-鱼-鸭”是我国稻作生产的重要模式(如下图)。其中,稻田可为鱼和鸭提供捕食、栖息的空间;鱼和鸭可疏松土壤、在取食和踩踏过程中可控制杂草与虫害、其粪便可培肥土壤。研究发现,该模式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发挥稻田的生产和养殖潜力,还对缓解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4)在图所示“稻-鱼-鸭”生态系统中,呈现的群落结构主要是______
(5)已知稻飞虱是影响水稻产量的有害生物,在“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下稻飞虱的生长曲线是______。(单选)
A.B.C.D.

(6)稻飞虱大规模爆发会造成水稻减产甚至绝收,影响稻飞虱种群数量的因素包括______。(编号选填)
①出生率       ②死亡率       ③迁入率       ④迁出率       ⑤性别比例       ⑥年龄结构
(7)假如稻田中鸭群的食物有杂草(60%)、稻飞虱(30%)和福寿螺(10%),而稻飞虱和福寿螺主要摄食水稻。若该生态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2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该生态系统中鸭群增加100kJ能量,需要消耗生产者的能量为______kJ。
(8)“稻-鱼-鸭”生态系统相比单作稻田生态系统更稳定,原因可能是______。
A.单作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存在捕食关系
B.“稻-鱼-鸭”模式丰富了稻田生态系统,延长了食物链
C.害虫与鸭群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稻田引入鱼鸭后,充分利用稻田生态位,提高了生态位效能

(9)“稻-鱼-鸭”模式相比较水稻单作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有利于水稻生物量的积累,相关的原因可能有______
①CO2浓度增加②土壤含氧量下降③病虫害减少④杂草生长量减少⑤土壤肥力提高
3 . 入侵植物可通过3种途径影响食物网:一是入侵植物能够直接被土著草食者取食,通过上行效应按照原有的路径进入土著食物网;二是入侵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引入新的消费者或者转变流通路径形成新的食物网结构;三是入侵植物通过非营养作用造成食物网中各级消费者的种群密度和行为活动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著生物群落和食物网结构。图中灰色部分表示植物入侵前土著食物网的物种组成,空心部分表示植物入侵后食物网的物种组成。

(1)三种途径中表示入侵植物不能被土著草食者摄食,而是通过引入新的草食者形成新的食物网结构的是途径____
(2)途径Ⅰ中C和N的种间关系为____,途径Ⅲ中C同化量的去向有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和________
(3)如果食物网中广食性消费者较____(填“多”或“少”),则入侵植物主要以途径Ⅰ影响食物网。
(4)以下案例是通过途径Ⅲ影响食物网的有____(多选)。
a、裂稃燕麦入侵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半干旱草原后产生的碎屑能够增加土壤的湿度,从而促进土著植物的生长,导致食物网结构发生改变
b、林下入侵植物葱芥能够通过根系向土壤中分泌芥子油苷,抑制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互利共生)的生长,从而影响土著植物的生长繁殖,改变森林群落组成
c、穗状狐尾藻入侵河口湿地后,为一些无脊椎动物和幼鱼提供了庇护场所,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水生食物网结构
d、其地入侵植物含羞草可被当地多种植食性昆虫取食
(5)某植物入侵某地区后,生长迅速,导致当地动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有_____。如果要控制该植物的种群密度,除了人工除去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 . 鳄雀鳝最初作为观赏鱼类引入我国,但鳄雀鳝是肉食鱼类,具有极强的破坏性,若放到天然水域,会对当地的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于鳄雀鳝的捕食导致某些土著鱼类种群数量下降可引起遗传多样性降低
B.鳄雀鳝与某些土著鱼类生态位高度重叠,在竞争中占优势,导致某些物种灭绝
C.鳄雀鳝入侵的水域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D.将鳄雀鳝的天敌美洲鳄引入我国被入侵的水域,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湖泊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湖泊生态系统有两种稳态,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水体富营养化时,浮游植物增加,含氧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B.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藻型湖泊,藻型湖泊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C.构建湖泊草型生态系统是湖泊生态修复的关键,“控源截污”是水体整治最直接的措施
D.湖泊生态系统两种稳态的转换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密切相关
6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或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诱虫器来采集土壤中小动物主要是利用了其趋光、趋湿、避高热的习性
B.基于预实验基础的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不需设置空白对照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需要另设置一组对照实验
D.制作小生态缸时,应选择有较强生活力、数量适宜的动植物,密封处理后置于直射光条件下
7 . 如图表示某大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条食物链中相邻生物间只存在捕食关系且不可逆转
B.若食虫鸟减少,吃草籽的鸟也会减少,这体现生物间的间接影响
C.某营养级中生物数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D.鹰在该图中占有3个营养级,最长的食物链存在四级消费者
2022-08-23更新 | 38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1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在某些地区的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的秸秆、枝条和落叶等,乱堆乱放占用土地,有时这些废弃的秸秆、枝条和落叶会被直接焚烧而污染环境。为解决此问题,当地政府建设了“生态桥”工程,将废弃的秸秆、枝条和落叶等加工成有机肥后施加到农田土壤中,减轻污染的同时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会发生改变
B.“生态桥”工程的实施,可能会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C.农田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其自我调节能力高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
D.直接焚烧农作物秸秆可以加快物质循环和节省空间,可以提倡和推广
9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图是某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简图,相关数值用有机物干物质量表示(单位。km-2a-1)。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湿地中由浅水区至深水区生长着不同的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
(2)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湿地中浮游动物可以作为_____
(3)湿地生态系统中存在两类食物链,一种是以死亡生物或有机碎屑为起点的腐生食物链,还有一种是通过生物间_____关系形成的食物链,二者同时存在,各有侧重。植物直接流入浮游动物的能量仅占浮游动物总能量的_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这说明_____食物链在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起更重要作用。
(4)若该湿地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鱼虾总投放量不变,增加食鱼性鱼类的投放比例,则小型鱼虾类的产量将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小型鱼虾的能量只有1.2%传递给食鱼性鱼类,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据图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由此可知,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否则容易导致湿地稳定性下降。
2022-02-26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获得联合国环境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河北省纬度最高、气温最低、降水并不丰沛的坝上高原,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
(1)塞罕坝是半湿润半干旱区,植树造林困难相当大,塞罕坝人研究确定了华北落叶松等是适合该地区的主要树种,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华北落叶松是我国华北地区人工用材林的主要树种,但是只种植华北落叶松的人工纯林易爆发严重的病虫害,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针对上述状况,塞罕坝人对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进行间伐(有选择地砍伐部分成树)和混交改造,最终形成了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华北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林,这样改造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
(2)图1表示华北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林的能量金字塔示意图,表为该生态系统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丁代表分解者,A~D代表相应的能量值。
                  
同化固定的能量A1B1C1D1
呼吸消耗的能量A2B2C2D2
A1-A2B1-B2C1-C2D1-D2

据图分析,A1-A2表示________,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来看,若该混交林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是增加的,则表中数值需要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在我国像塞罕坝这样的“绿色奇迹”不断涌现,惊艳世界,这些大面积人工林的成长显示出巨大的固碳潜力。人工林主要通过___________(生理过程)固碳,固碳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
(4)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不仅资源丰富,景观还独具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它也是北京和浑善达克之间的绿色长廊,更是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的屏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2022-02-21更新 | 3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