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如图1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如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7.6%。
(5)经检测,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6-10更新 | 8103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2019-01-30更新 | 6382次组卷 | 4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3 . 某松林生态系统的能量[单位为kJ/(m2.a)]流动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一段时间后该区域发生火灾,灾后某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1)图1所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kJ/(m2.a),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B粪便的能量属于能量值为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kJ/(m2.a)中的一部分。
(2)图2中决定AB段数量变化的种群数量特征主要是______,工作人员及时采取了______保护措施,为图示生物提供了生存机会。
(3)有人发现火灾前该松林出现了新型松毛虫,认为引入灰喜鹊防治松毛虫不属于物种入侵,合理解释是______。火灾后该区域出现次生演替现象,这属于______水平的特征。
2022-05-12更新 | 7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4 . 下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c、d、e
B.若c的食物中d占1/3,假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要使c体重增加3kg,需要a的量为120 kg
C.若通过人为管理增加某生物数量,则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能够保证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的关键成分是b、e
2019-03-03更新 | 3712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新泰一中老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采矿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矿区的修复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缓解土地紧缺等都有积极的意义。下图为矿区生态系统退化,恢复与重建机理的逻辑框架图。

请回答:
(1)对废弃矿区的修复,属于______________(填生态工程的类型)。从碳循环途径来看,废弃矿区的修复有利于增加______________速度。
(2)图中的①、②过程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有限度的,①过程中某些物种的消失加快了②过程中另一些物种的消失,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_
(3)⑤与⑥过程对照说明______________
(4)①与⑥对照,说明人工干预会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与选择灌木作为先锋植被相比,选择草本植物作为先锋植被,在修复期间节肢动物的物种更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22-04-16更新 | 725次组卷 | 6卷引用:生物-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山东专用)(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6 . 入侵植物可通过3种途径影响食物网:一是入侵植物能够直接被土著草食者取食,通过上行效应按照原有的路径进入土著食物网;二是入侵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引入新的消费者或者转变流通路径形成新的食物网结构;三是入侵植物通过非营养作用造成食物网中各级消费者的种群密度和行为活动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著生物群落和食物网结构。图中灰色部分表示植物入侵前土著食物网的物种组成,空心部分表示植物入侵后食物网的物种组成。

(1)三种途径中表示入侵植物不能被土著草食者摄食,而是通过引入新的草食者形成新的食物网结构的是途径____
(2)途径Ⅰ中C和N的种间关系为____,途径Ⅲ中C同化量的去向有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和________
(3)如果食物网中广食性消费者较____(填“多”或“少”),则入侵植物主要以途径Ⅰ影响食物网。
(4)以下案例是通过途径Ⅲ影响食物网的有____(多选)。
a、裂稃燕麦入侵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半干旱草原后产生的碎屑能够增加土壤的湿度,从而促进土著植物的生长,导致食物网结构发生改变
b、林下入侵植物葱芥能够通过根系向土壤中分泌芥子油苷,抑制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互利共生)的生长,从而影响土著植物的生长繁殖,改变森林群落组成
c、穗状狐尾藻入侵河口湿地后,为一些无脊椎动物和幼鱼提供了庇护场所,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水生食物网结构
d、其地入侵植物含羞草可被当地多种植食性昆虫取食
(5)某植物入侵某地区后,生长迅速,导致当地动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有_____。如果要控制该植物的种群密度,除了人工除去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写出一点即可)。
7 . 长荡湖位于太湖上游,是太湖流域保护与生态修复的重要屏障。科研人员用菹草、苦草两种沉水植物在长荡湖不同处理区域进行实验,并测量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含量等指标,实验结果如图1、图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A.由图1可知,种植菹草和苦草均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
B.不同处理区域水样中叶绿素a含量的多少可以代表沉水植物的多少
C.由图2可知,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可抑制“水华”的暴发
D.种植适合本地生长且具有修复能力的沉水植物可有效修复湖泊生态系统
8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②所有生态系统必须有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才能维持其稳定
③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不断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④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⑤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⑥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
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2018-11-30更新 | 4014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博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鲢鱼和鳙鱼属于________。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的________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鳙的________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上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__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________,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上述措施主要遵循了________原理,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人们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请提出一条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