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通过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构建良好的水环境,开展有计划放养经济海产品的海域称为海洋牧场。某海洋牧场主体养殖海带和牡蛎,为进一步优化布局,提高经济效益,运行一段时间后,对该牧场和对照区域进行了相关生态学调查,数据如下表:

区域

对照区

海带养殖区

(人工鱼礁)

牡蛎养殖区

(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区

(未养殖)

物种丰富度(kind/m3

20.35

20.95

12.11

47.54

无机氮含量(mg/L)

0.67

0.58

0.81

0.57

活性磷酸盐含量(mg/L)

0.83

0.72

0.83

0.73

回答下列问题:
(1)海带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与陆地相比海洋的初级生产量较________。人工鱼礁投放海底后,可为海带、牡蛎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栖息场所,提高了这些经济海产品种群的________
(2)在同一片海域中,表中四个区域出现环境差异,从而引起海洋生物呈现镶嵌分布,这体现出海洋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人工鱼礁区(未养殖)与其他三个海域相比,该海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________,据表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3)据上表四个区域表层海水无机氮与活性磷含量的调查结果可知,________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A.牡蛎的残饵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N、P     B.牡蛎的粪便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N、P     C.藻类等被大量取食,N、P吸收减少   D.雨水冲刷使大量的陆地土壤N、P进入海水)
2024-02-03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某生态学家对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捕食关系,下表为“水藻类、植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一年间的能量变化(单位:百万千焦/年)。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种群水藻植食鱼杂食鱼
同化的总能量7.5
呼吸消耗72.58.04.4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7.0
分解者利用8.01.0微量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20.0
未利用46.53.53.0

一年间的能量变化(单位:百万千焦/年)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图中所示成分以外还应该含有__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杂食性鱼类与植食性鱼类的种间关系是_____;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
(3)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图中食物能量数值是A._____C._____
(4)若含大量无机盐和有机物的生活污水流入该水域,导致水藻类生物数量“爆发式”增长,则鱼类的数量变化是_____(“增加”或“减少),原因是_____
(5)由图中食物网构成的生态系统,因营养结构简单,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
2021-04-0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3 . 黄顶菊是繁殖能力极强的生态入侵植物,可造成本地植物减产,严重威胁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1)黄顶菊入侵地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黄顶菊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在同一实验基地的相同土壤条件下进行种植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处理

土壤全磷g/kg

土壤磷酸酶活性mg/(g·h)(该酶可参与有机磷降解)

A

空白组

0.85

0.23

B

本地植物

0.75

0.32

C

轻度入侵

0.73

0.39

D

重度入侵

0.64

0.54

①上述实验中A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研究者用上述种植实验代替野外实地检测,目的是排除___________等无关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②据表可知黄顶菊入侵后,土壤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该变化可使黄顶菊在与本地植物的___________中占据明显优势。
(3)土壤磷酸酶主要来自于微生物。研究人员推测:黄顶菊入侵后可能使得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他们利用上述实验中A、D两组的土壤盆栽本地植物旱稻,实验处理及结果见图。从图中找出支持此推测的证据__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黄顶菊能分泌某种化学物质,使其根系周围大量聚集可分泌高效磷酸酶的耐寒短杆菌。综合上述研究,请将下列选项排序以解释入侵植物导致本地植物减产的原因。
A.土壤磷酸酶等酶活性改变                           B.入侵植物分泌化学物质
C.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                           D.土壤营养成分发生变化
外来植物入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侵植物在竞争中占优势→本地植物减产。
4 . 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很多城市利用人工湿地,构建了藻菌共生污水净化系统,对生活和工业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下图表示藻菌共生污水净化系统进行废水处理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些植物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显著提高了_________
(2)氧化塘后部种植的莲等挺水植物,一方面可以拦截水中的浮游生物,另一方面通过__________,减少了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经过氧化塘处理后,其后部溶解氧的含量比前部溶解氧的含量_____________(填“多”或“少”)。
(3)若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沼虾仅以浮游藻类为食。科研人员对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浮游藻类同化的能量沼虾摄入藻类的能量沼虾粪便中的能量沼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沼虾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150 KJ/(cm2·a)48 KJ/(cm2·a)25.5 KJ/(cm2·a)

21 KJ/(cm2·a)

据表分析,沼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KJ/(cm2·a),从藻类到沼虾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实地调查后发现该群落正在发生次生演替,你认为他们的判断依据可能是__________
(5)虽然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能仅仅依靠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还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理由是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茭白田套养小龙虾(即克氏原螯虾)是青浦练塘一种全新的生态种养模式,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1)茭白叶上有昆虫栖息,根系处有小龙虾和水生生物生活,这种分布体现的群落结构主要为____
小龙虾以田间的杂草、昆虫、水藻、福寿螺等为主要食物,其粪便可为茭白生长提供有机肥料。小龙虾在觅食的同时还可为茭白田松土、搅活水体,更好地促进茭白的生长。
(2)假设小龙虾的食物由30%植物(杂草及水藻)、30%螺和40%昆虫组成,其中昆虫和螺主要以茭白为食,若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5%-20%,则小龙虾增加6kJ的能量,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茭白的能量为____kJ。
(3)小龙虾苗投放到茭白田后,其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当种群数量处于K2时,小龙虾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b点后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投放了饵料
C.在捕捞时应控制小龙虾种群数量保持在K2/2左右
D.小龙虾和福寿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4)长绿飞虱是影响茭白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采食茭白绿色的叶片,据此分析此信息属于____。(编号选填)
①物理信息   ②化学信息   ③行为信息
(5)为减轻长绿飞虱对茭白的危害,常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W诱杀长绿飞虱雄性个体以控制其种群数量,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该防治方法的原理是____
兴趣小组探究了茭白田套养小龙虾对茭白产量、茭白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水中不同动物种类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

处理

茭白产量(kg/hm2

土壤有机质含量(%)

浮游动物种类

底栖动物种类

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

4080

2.92

33

7

茭白单作模式

3400

2.76

30

6


(6)结合表2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
A.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提高了茭白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B.“有机质→底栖动物→小龙虾”能够实现完整的碳循环
C.采用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其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D.底栖动物减少、水藻与杂草数量增多,小龙虾的数量可能增多

(7)茭白-小龙虾共作模式不仅实现了茭白、虾共赢,还能调节当地气候、维持土壤肥力,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为____。(编号选填)
①直接价值   ②间接价值   ③潜在价值
(8)将荒地变农田,洼地变虾塘,下列各群落演替与该演替类型不同的是____。
A.草原放牧后的演替
B.海底火山喷发后的演替
C.森林砍伐后的演替
D.村庄荒废后的演替
6 . 回答下列问题
I.某生态系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植物---丙种植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O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Ⅱ.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个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种群
能量3.5612.8010.300.48226.50

(1)该生物系统中除表中所示生物外,还应含有的成分有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____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种群丁的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
2017-02-23更新 | 2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7 .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狐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 物     
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
(1)表中未体现的生态系统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2)能量从植物传递到田鼠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如果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以形成________________
(3)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用于生产者___________
(4)世界上每年有大面积农田、草原和森林遭受虫害、鼠害,目前防治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__________________ 等。
8 . 农田多样性种植(套作、邻作等)可以有效防止虫害。研究发现,烟粉虱生活在番茄叶面,以吸取叶内汁液为食,引起叶片营养不良,从而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黄瓜邻作(黄瓜吸引烟粉虱天敌)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
种植模式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若虫数量(头/叶)
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
番茄单作24.75.40.630.5
番茄黄瓜邻作2.10.30.51.2

回答下列问题:
(1)烟粉虱和番茄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烟粉虱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据表分析,烟粉虱种群分布的空间特征是________。由番茄单作转为番茄黄瓜邻作,黄瓜吸引烟粉虱天敌捕食,显著降低烟粉虱虫害,从种群数量特征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答两点)。
(3)番茄黄瓜邻作可以使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原因是________。多样性种植防治虫害属于________防治,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功能。
2022-01-27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某国际机场建设在长江河口的潮滩之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长江河口的湿地生态环境。为了补偿湿地被占用而失去的生态功能,科研人员在附近滩涂实施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生态工程,以期达到“种青引鸟”的目的。6年后,互花米草生长面积明显增加。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垂直深度下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结果如图甲。根据调查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角度分析,底栖动物属于______,各种生物在滩涂近岸浅水区和离岸深水区分布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
(2)该湿地中三类生物之间的关系如图乙,其中鸟与植食昆虫的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是____
(3)对该湿地植被类型、分布区域及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见下表。

主要植物类型

主要分布区域

昆虫种类数

昆虫密度

硅藻

低潮区(2.0m以下)

海三棱藨草

中潮区(1.8~2.8m)

47

4只/m2

互花米草

中高潮区(1.0~3.0m)

30

2.3只/ m2

芦苇

高潮区(2.6m以上)

65

14.7只/ m2


据表分析,互花米草的引入,对该湿地中______(植物)影响最大,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0-02-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获得联合国环境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河北省纬度最高、气温最低、降水并不丰沛的坝上高原,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
(1)塞罕坝是半湿润半干旱区,植树造林困难相当大,塞罕坝人研究确定了华北落叶松等是适合该地区的主要树种,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华北落叶松是我国华北地区人工用材林的主要树种,但是只种植华北落叶松的人工纯林易爆发严重的病虫害,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针对上述状况,塞罕坝人对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进行间伐(有选择地砍伐部分成树)和混交改造,最终形成了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华北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林,这样改造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
(2)图1表示华北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林的能量金字塔示意图,表为该生态系统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丁代表分解者,A~D代表相应的能量值。
                  
同化固定的能量A1B1C1D1
呼吸消耗的能量A2B2C2D2
A1-A2B1-B2C1-C2D1-D2

据图分析,A1-A2表示________,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来看,若该混交林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是增加的,则表中数值需要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在我国像塞罕坝这样的“绿色奇迹”不断涌现,惊艳世界,这些大面积人工林的成长显示出巨大的固碳潜力。人工林主要通过___________(生理过程)固碳,固碳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
(4)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不仅资源丰富,景观还独具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它也是北京和浑善达克之间的绿色长廊,更是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的屏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2022-02-21更新 | 3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