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该生态系统中存在四个营养级。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其同化的能量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丁是生态系统的____,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的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依据图1和图2,写出该生态系统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种原因使生物C灭绝,而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趋于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4)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研究生态保护和开发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2024-01-30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阜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鼠兔是生活青藏高原的一种植食性动物,善于挖洞,可以将深层的土壤转移到表层。鼠兔是小型肉食动物和猛禽的捕食对象。有人认为鼠兔会大量取食植物,导致草场退化,应该予以捕杀;也有人认为鼠兔是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不能随意人工捕杀,研究人员选取了自然生态较好的两个相似地块,做了相应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图。
   
(1)高原鼠兔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为植物传播种子和_____
(2)由图可知,处理后的对照组比实验组植物种类数更多,从种间关系考虑,可能的原因是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鼠兔主要取食毛茛科植物(阳生植物),牦牛主要取食更高大的莎草科植物。据此推测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会随着放牧强度的适当增加而_____,原因是_____
(4)适量的鼠兔对植物的多样性是有利的,所以要用标记重捕法适时监测鼠兔的数量。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兔,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兔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兔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鼠兔的种群密度大约为_____只/公顷。(答案取整数)
3 . 某兴趣小组调查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绘制了相关的食物网,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构成了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群落
B.图中的兔和鼠等动物可以加快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蛇和猫头鹰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两者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
D.若图中的各种群数量保持平衡,则该草原生态系统就可以保持生态平衡
2023-06-02更新 | 149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淡水水域富营养化会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水华不仅影响水环境景观效果,还引起水源污染。为更好修复水体,开发、利用水生植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4组实验:①香菇草单独种植(T1)、②石菖蒲单独种植(T2)、③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T3)、④不栽植植物的水样(CK)。探究了香菇草、石菖蒲对富营养化池塘污水中总氮质量浓度的净化效果以及它们种植前后鲜重的变化量,结果如图a、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香菇草、石菖蒲除了具有抑制水华发生、净化水质作用以外还具有景观美化效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进入池塘后会在香菇草和石菖蒲体内积累、浓缩,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研究小组选择水生植物修复污水而不选择陆生植物修复污水,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2)据图a可知,空白对照组污水中总氮质量浓度也会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据图a、图b可知,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时污水的净化效果比香菇草单独种植时污水的净化效果________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优化富营养化水体造景实验材料,研究小组拟以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香菇草单独种植为对照组,从植物造景的美学性以及植物选择多样性角度设计下一步实验。他们设计的实验组可能是____________
(5)为开发、利用香菇草,研究小组的设计方案是:香菇草和糖渣等加工成饲料→饲料用于喂猪→猪粪用于喂鱼→塘泥作为甘蔗肥料→甘蔗用于制糖。请从物质和能量角度评价该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非葵(一种多年生半灌木植物)入侵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用本地物种对南非葵进行替代控制是一种较好的控制方法。为了筛选目标替代植物,科研人员选择本地物种南酸枣(落叶乔木)、假地豆(小灌木)和狗尾草(禾本植物)进行了相关研究。下表为南非葵单种和混种时的南非葵的株高、生物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方式南非葵单种南非葵与南酸枣混种南非葵与假地豆混种南非葵与狗尾草混种
生物量(g)4260818
株高(cm)82704258
(1)在生态系统中,南非葵属于______(成分),其同化的碳除释放到非生物环境外,去向还有______,碳主要以______形式在南非葵和非生物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2)南非葵与假地豆、狗尾草等的种间关系是______;南非葵入侵,当地群落结构发生改变,这属于群落的______演替;研究中,研究人员选用本地物种对南非葵进行替代控制,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原理。
(3)根据实验结果,优先选择______作为替代植物,依据是______
(4)南非葵可产生某些化学物质渗入土壤,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活性炭能吸收化学物质但对植物的生长无直接影响,为探究活性炭对南非葵与假地豆、狗尾草之间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进一步研究,在不同处理下假地豆和狗尾草的株高如下图。
①南非葵产生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能______
②结果表明,南非葵产生的化学物质对______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6 . 湖泊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湖泊生态系统有两种稳态,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水体富营养化时,浮游植物增加,含氧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B.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藻型湖泊,藻型湖泊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C.构建湖泊草型生态系统是湖泊生态修复的关键,“控源截污”是水体整治最直接的措施
D.湖泊生态系统两种稳态的转换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密切相关
7 . 桑基鱼塘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农民用桑叶养蚕、蚕沙(蚕粪便)养鱼、塘泥肥桑,桑茂蚕肥,三者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东顺德就有一片蕴藏着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智慧的桑基鱼塘,下图为其中的能量流动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给鱼食用,蚕沙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____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鱼属于____________。物质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流动,据图分析,输入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
(2)图中A和B表示____________的能量。某同学认为鱼塘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3)该人工生态系统可实现“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这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8 . 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如图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如图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7.6%。
(4)经检测,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 . 下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人们建立此生态模式依据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_____
(2)蚕同化的能量D=_____(填字母),正常情况下D/C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原因是_____
(3)人工养殖池塘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的元素主要是_____。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_____
(4)在该体系中,桑林也会遭受有害动物的破坏,对有害动物进行防控的技术有多种。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从而降低了害虫种群密度,这种防治方法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功能。
(5)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a-1)。顶位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0.25×103kJ·m-2·a-1,则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_____;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图中的①指的是_____
2022-07-07更新 | 1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
蚜虫的适应策略:蚜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昆虫。春季蚜虫从受精卵开始发育,迁飞到取食宿主上度过夏季,其间行孤雌生殖,经卵胎生产生大量幼蚜;秋季蚜虫迁飞回产卵宿主,行有性生殖,以受精卵越冬。蚜虫周围生活着很多生物,体内还有布氏菌等多种微生物,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蚜虫以植物为食。植物通过筛管将以糖类为主的光合产物不断运至根、茎等器官。组成筛管的筛管细胞之间通过筛板上的筛孔互通。筛管受损会引起筛管汁液中Ca2+浓度升高,导致筛管中P蛋白从结晶态变为非结晶态而堵塞筛孔,以阻止营养物质外泄。蚜虫取食时,将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寻找到筛管,持续吸食筛管汁液,但刺吸的损伤并不引起筛孔堵塞。体外实验表明,筛管P蛋白在Ca2+浓度低时呈现结晶态,Ca2+浓度提高后P蛋白溶解,加入蚜虫唾液后P蛋白重新结晶。蚜虫仅以筛管汁液为食,其体内的布氏菌从蚜虫获取全部营养元素。筛管汁液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所含氮元素极少。这些氮元素绝大部分以氨基酸形式存在,但无法完全满足蚜虫的需求。蚜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来源如下表。

氨基酸

组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甲硫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

缬氨酸

植物提供

\

布氏菌合成

\

注:“-”代表低于蚜虫需求的量,“+”代表高于蚜虫需求的量,“\”代表难以检出。
蚜虫大量吸食筛管汁液,同时排出大量蜜露。蜜露以糖为主要成分,为蚂蚁等多种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
蚜虫利用这些策略应对各种环境压力,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1)蚜虫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从生态系统功能角度分析,图中实线单箭头代表了_______的方向。
(2)蚜虫为布氏菌提供其不能合成的氨基酸,而在蚜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中,布氏菌来源的氨基酸与从植物中获取的氨基酸_______
(3)蚜虫能够持续吸食植物筛管汁液,而不引起筛孔堵塞,可能是因为蚜虫唾液中有_______的物质。
(4)从文中可知,蚜虫获取足量的氮元素并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对策是_______
(5)从物质与能量以及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蚜虫在冬季所采取的生殖方式对于种群延续和进化的意义_______
2022-09-08更新 | 6267次组卷 | 14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