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多选)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
B.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C.血浆pH只受细胞代谢的影响,与外界环境无关
D.马拉松比赛过程中,人体内的血浆pH会略有降低
2022-04-01更新 | 36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2 .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A、B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Ⅱ是消化系统,食物中的大分子在Ⅰ中被水解成小分子并被吸收到内环境中
B.Ⅲ是呼吸系统,O2和CO2通过Ⅱ在空气与内环境间进行交换
C.Ⅳ是泌尿系统,细胞的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该系统排出体外
D.Ⅴ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该器官的分泌物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
3 . 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叙述错误的是(       
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
1425.02.51.5103.36.016.0
1474.01.251.0114.07.51.0
101402.510.352547
A.①属于内环境,其中含有多种激素和消化酶
B.②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可能会导致③增多
D.④是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 .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媒介”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
B.该“媒介”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该“媒介”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该“媒介”pH的相对稳定与等离子有关
2023-04-23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章 内环境与稳态基础夯实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 . 图中甲为红细胞,A、B、C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 A代表组织液,可为甲提供氧气和养料
B.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 B中液体的量增多
C.A、B、C的 pH稳态与内环境中的某些离子有关
D.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6 . 下图所示为人体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不同的体液,A和B表示两种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液、①和②等构成了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若组织细胞是肝细胞,则物质B可以是葡萄糖、、甘油或肝糖原
C.②中液体增多时会引起组织水肿,液体增多的原因一定是淋巴管堵塞
D.若图中组织细胞是物质A的靶细胞,则物质A可以定向运输至该细胞
8 .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D.若该组织为胰岛,则进食后短时间内左侧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低于右侧
9 . 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可实现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和d
B.体力劳动后手掌磨出的水疱中主要成分是c
C.d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至少需要穿过3层膜
D.d与b、c在成分及含量上最大的区别是蛋白质含量较高
10 . 如图为人体的内环境组成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相关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肌肉注射的新冠疫苗成分首先会进入①,再被运输到各处组织
B.若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则会使③的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水肿
C.正常情况下,③渗入转化成①的量远大于渗入转化成②的量
D.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仅是由①②③构成的液体环境
2023-08-14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