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树突状细胞的CD80分子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CD28分子相互识别完成抗原呈递。与CD28分子相比,癌细胞膜上的PD-L1与树突状细胞的CD80分子结合的亲和力更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D80分子与CD28分子相互识别可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
B.PD-L1竞争性抑制了树突状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信息传递
C.能与PD-L1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可以作为治疗癌症的药物
D.癌症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低下或失调有关
2024-05-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2 . 树突状细胞(DC)免疫细胞疗法是目前最先进的抗肿瘤疗法之一,其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使之负载上特异性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能激发自身的免疫系统,帮助机体恢复抗肿瘤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DC是树突状的淋巴细胞,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B.回输给患者的是自体免疫细胞,可减轻排斥反应
C.回输的DC诱导产生的细胞毒性T细胞专一性作用于肿瘤细胞
D.DC数量下降会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下降
2024-02-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人体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够通过增殖和分化,不断产生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如红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树突状细胞因其表面具有树枝状突起而得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淋巴细胞产生
B.树突状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时,都有贴壁生长与接触抑制现象
D.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识别、杀死、吞噬靶细胞,完成细胞免疫
2024-02-2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统测生物试题
4 . 如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免疫过程。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_______道防线,属于________性免疫。
(2)图甲中c是______细胞,a细胞摄取病原体的方式是_______,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
(3)与e细胞分泌抗体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抗原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5)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免疫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用图甲中数字序号表示)。
(6)图乙中g是_______细胞,与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凋亡裂解。
2024-02-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高铁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上的某物质结构相似,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相关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B.能与链球菌表面抗原结合的抗体也能与肾小球基底膜上的某物质结合
C.人体感染链球菌后出现相应症状是因为患者的免疫监控功能过弱
D.该病的致病机理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均相似
6 . 自然杀伤(NK)细胞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其分化、发育依赖于骨髓及胸腺,主要分布于骨髓、外周血、肝、脾、肺和淋巴结。NK 细胞能够非特异性地识别靶细胞,并通过释放颗粒酶和穿孔素等溶细胞蛋白迅速杀死靶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K细胞的起源与成熟场所均与B细胞相同
B.NK细胞识别靶细胞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NK细胞识别并杀死靶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NK细胞释放的颗粒酶和穿孔素属于抗体类的免疫活性物质
7 . PD-1蛋白是存在于许多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分子,是免疫中的一种“分子刹车”,人体正常组织细胞膜上的PD-L1与PD-1结合会促进被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凋亡,是免疫系统的正常平衡机制,但当癌细胞产生的PD-L1与PD-1结合时,能迫使被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过早进入凋亡阶段,从而终止正在进行的免疫反应,通过这种方式癌细胞可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可作为APC细胞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B.使用PD-1抗体或PD-L1抗体,可以阻断PD-1与癌细胞表面的PD-L1的结合,从而使被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有效对付癌细胞
C.PD-1和PD-L1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正常细胞膜上的PD-L1与PD-1结合可以防止因免疫细胞过度激活而引发自身免疫病
2023-12-0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卡介苗是对毒性强烈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培养获得的减毒活疫苗,发现其对所有的试验动物都没有致病力,该疫苗的保护作用一般可以持续10~15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接种过卡介苗的人,再次接触结核分枝杆菌时会发生二次免疫
B.接种卡介苗后记忆细胞可以在10~15年内保持对抗体的记忆
C.卡介苗对接种者一般无致病力,但不建议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接种
D.对某些疾病来讲,注射疫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
9 . 某些人对柳树花粉过敏,他们接触柳树花粉后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红肿等现象。柳树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PC和细胞1处理柳树花粉是激活细胞2的两个信号途径
B.细胞3不具备识别、处理柳树花粉的能力
C.M是柳树花粉,其能与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D.避免再次接触柳树花粉等过敏原,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
10 .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范围广,严重时可致死。流感病毒表面具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等多种蛋白质。回答以下问题:
(1)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可作为____被免疫系统识别,并被____细胞摄取处理,启动体液免疫。在特异性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它除了能够传递信息激活B细胞,还能____
(2)研究表明流感病毒的NA可以诱导机体发生体液免疫产生相应抗体,为探究NA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能否有效预防流感病毒,研究者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NA溶液、流感病毒、易感细胞(容易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没有感染过流感病毒且体重、大小和生理状态相似的小鼠60只。
实验方法:把小鼠分为两组,每组30只。两组均接种____。接种后,其中一组培养21天,另一组培养63天,培养后从小鼠体内提取抗体。把两组小鼠产生的抗体与对照抗体分为三组进行实验,选用的对照抗体不能与____特异性结合。请把以下主要的实验步骤进行合理排序:③→____________
①将甲组抗体(由培养21天的小鼠产生)、乙组抗体(由培养63天的小鼠产生)和丙组抗体(对照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②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③培养易感细胞
④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的细胞培养瓶
结果分析:若NA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能有效预防流感病毒,且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由培养21天的小鼠产生的,则支持此结论的实验结果是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