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B.抗体可以进入细胞内消灭寄生在其中的麻风杆菌
C.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
D.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基因和RNA均存在差异性
2024-03-0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七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如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ASFV侵染后,猪的免疫系统能消灭一定数量的病毒,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功能。在免疫应答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________能促进B细胞的________过程。
(2)当ASFV侵入猪细胞后,需要________发挥作用才能使病毒失去藏身之所,该过程属于______免疫,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的病毒则需相应的_________与之结合,将其清除,该过程属于_____免疫。
(3)要阻止非洲猪瘟的进一步蔓延,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最好的手段是研制出有效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①疫苗的作用______
②某研究机构已初步研制出非洲猪瘟疫苗,为判断该疫苗的有效性,他们将未接触过ASFV的生长状况相同的生猪随机均分为两组,并编号为甲和乙,进行了如下实验:
项目甲组乙组
注射是否发病注射是否发病
第一次实验1mL非洲猪瘟疫苗制剂a
第二次实验1mL含ASFV制剂lmL含ASFV制剂
a处的内容是______。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4-03-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3 . 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与细胞丙相比,细胞乙的溶酶体更发达
D.细胞丙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2024-03-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4 . 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B.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C.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当同一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2024-03-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炎症风暴是指机体在感染病原体等的情况下,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引起体液中多种炎症因子迅速大量产生,造成对机体自身损害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免疫系统释放的炎症因子未能将病原体清除时,机体会持续大量地释放更多的炎症因子,这个过程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馈调节。
(2)研究发现合理地使用免疫抑制剂能缓解炎症风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IgM和IgG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两种抗体。人体感染某种病毒3~5天后,可在血清中检测到1gM,量少且存在时间短;10天后可检测到IgG,量多且存在时间长。检测IgM和IgG常作为诊断是否被感染的指标。对某病毒感染者的四位密切接触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如表:

密切接触者

IgM

IgG

-

-

+

+

-

+

+

-

注:“-”表示阴性,未检出相应抗体;“+”表示阳性,检出相应抗体。
从检测结果推测,乙、丙、丁已被感染,最先被感染人的最可能是__________。不能判断甲是否被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故需要通过核酸检测来进一步诊断。
(4)IAS是一种罕见的低血糖症,其致病机理是机体能产生胰岛素抗体,该抗体在胰岛素分泌旺盛时,能和胰岛素结合,抑制胰岛素的作用;在胰岛素分泌减少时,亲和力降低,抗体和胰岛素分离,胰岛素又能正常起作用。IAS患者在饭后半小时的血糖浓度_____________(填“低于”“高于”或“等于”)正常人,饭后4小时,其体内的血糖浓度则会迅速_________(填“升高”、“下降”)。
(5)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6 . 科学家研究发现,给膀胱癌患者注射结核杆菌制剂,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并清除膀胱癌细胞。如图显示了免疫系统被激活清除癌细胞的部分过程,甲、乙、丙、丁表示细胞,A、B、C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免疫过程中包括_____(“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甲细胞表示_____,丙细胞表示_____,物质B表示_____
(2)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后传递给其他淋巴细胞,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这些细胞统称为_____。结合题图分析注射结核杆菌制剂激活免疫系统清除膀胱癌细胞可能的原因是_____
(3)健康人体通过接种结核杆菌制剂预防肺结核,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结核杆菌制剂相当于_____,人体接种注射结核杆菌制剂后,当结核杆菌再次侵入人体细胞,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发生二次免疫,二次免疫的特点是_____
(4)上述治疗膀胱癌的方法称为免疫激活疗法,治疗癌症的方法还有放疗(用放射线杀伤癌细胞)、化疗(用药物杀伤癌细胞),相比放疗、化疗,免疫激活疗法的优点是(       
A.可抑制器官移植排异反应B.对人体的副作用更大
C.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更强D.适合所有癌症的治疗
7 .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脊髓和胸腺属于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
B.树突状细胞的细胞膜具有很多突起结构与其能够高效识别病原体的功能密切相关
C.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8 . 母乳中的蛋白质种类非常丰富,其中包括α-乳清蛋白、β-酪蛋白、多种抗体和多种酶等。母乳中含有的抗体主要是IgG和lgA,这些抗体都是由4条肽链构成的。回答下列问题:
(1)IgG和lgA在人体中有_________功能,可以帮助人体抵御病菌和病毒等抗原的侵害。
(2)某兴趣小组为了鉴定母乳中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他们的操作是:向2ml新鲜羊奶中先滴加4滴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再滴加1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并观察。
①不考虑对照组,指出该实验在添加试剂的操作上的错误:_________
②改正后,待测样液会呈现紫色,由此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抗体是蛋白质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
(3)若IgG含有m个氨基酸残基(已参与脱水缩合反应的氨基酸),则IgG中含有的肽键数为________个,形成这些肽键时脱去__________个水分子。
(4)母亲的乳腺上皮细胞从细胞间隙液中摄取抗体并分泌到乳汁中,所进行的跨膜运输方式有_________
2024-02-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2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9 . 在检测流感病毒时,发现甲、乙两种病毒,甲是已存在多年的流感病毒,乙是一种新发现的流感病毒,进一步检测发现,甲、乙病毒具有针对人体部分相同的抗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接种针对甲、乙病毒的疫苗可立即实现有效防护
B.新发现的乙病毒会引起当年流感大范围流行
C.甲、乙病毒侵人人体后,会诱导机体产生部分相同的抗体
D.注射甲病毒的疫苗可用于治疗乙病毒入侵引起的流感
2024-02-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人体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够通过增殖和分化,不断产生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如红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树突状细胞因其表面具有树枝状突起而得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淋巴细胞产生
B.树突状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时,都有贴壁生长与接触抑制现象
D.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识别、杀死、吞噬靶细胞,完成细胞免疫
2024-02-2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统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