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与反射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神经系统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机体能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及稳定。下列与神经系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并给予适宜的刺激,就会有反射发生
C.躯体的运动只受大脑皮层中神经中枢的调控
D.节食减肥可能影响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影响学习与记忆
2 . “渐冻症”又称运动神经元病(MND),因为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从而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故称渐冻人。下图甲是MND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某种结构,a、b、c表示突触的相关结构,①②③④⑤表示过程;光线进入人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下图乙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释放谷氨酸的结构是神经元的______末梢(填“轴突”或“树突”),释放的方式为______,谷氨酸在b处扩散__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兴奋在c处的信号转变是______
(2)据图甲判断,谷氨酸是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判断理由是______
(3)据图甲分析,NMDA的作用可能有______
(4)图乙感受器受到光刺激前后,感受器所在细胞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椭圆虚线中共有______个突触。
(5)图乙中的高级中枢位于______。图中视觉的产生过程______(填“是”或“不是”)反射。
2024-01-2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下列关于神经和体液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
A.直接给予感受器适宜强度的刺激,就会引起反射活动
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C.血浆中K+浓度急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使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
D.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2024-01-1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素问》记载:“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下图为中医皮内针疗法的生理学解释模型之一。

(1)图中A称为____。皮内针刺入穴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感受器产生兴奋直至____产生痛觉的过程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机体的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
(2)皮内针的针刺留于相应穴位后,可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使其释放缓激肽、组织胺和细胞因子等物质。其中____能增强血管通透性,使血管内渗出物质能进一步____
(3)表皮中朗格汉斯细胞具有树枝状突起,能识别、摄取和____抗原,其功能相当于____细胞。
(4)图甲、乙分别为细针和粗针治疗时针刺部位附近神经末梢电位变化。细针治疗没有引起动作电位,因为刺激引起的膜内外电位差____。乙图曲线上升到b点过程中Na+通道打开,大量内流,K+通道____(填“全部关闭”或“全部开放”或“部分开放”)。

(5)以上过程涉及的调节方式有____,皮内针治疗能调节机体免疫力,促进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由此推测,“静以久留”达到的目的可能是____
2024-01-12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4·上海徐汇·二模
5 . 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反射
C.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
2023-12-23更新 | 318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九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达标训练生物试题
9-10高二下·浙江台州·期中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6 .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2023-12-19更新 | 293次组卷 | 17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程桥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7 . 图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沃泰默通过相关实验发现了动物激素——促胰液素
B.图示生理过程中涉及的信号分子有促胰液素、神经递质、胰液
C.传出神经末梢与胰腺相关细胞是通过突触相联系的
D.小肠黏膜细胞在盐酸刺激下产生的促胰液素具有催化功能
8 . 皮肤上的痒觉、痛觉感受器均能将刺激引发的信号通过脊髓背根神经节(DRG)的感觉神经元传入脊髓,经整合、上传,其机制如图1。组胺刺激使小鼠产生痒觉,引起抓挠行为。研究发现,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动物对内外刺激作出规律性反应的结构基础是 ________,机体在 _________产生痒觉或痛觉,该过程 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在皮肤相同部位给予不同类型的刺激会产生不同感觉,原因是皮肤上的 ________不同。
(2)抓挠产生的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痒觉。由图1可知,“抓挠止痒”的原理可能是抓挠时皮肤痛觉感受器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合成和释放的Glu,c释放的神经递质抑制b细胞的兴奋,最终阻止痒觉信号的传递,Glu属于 ________(选填“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
(3)用组胺分别刺激正常小鼠和PTEN基因敲除小鼠的皮肤,结果PTEN基因敲除的小鼠在相同条件的刺激下抓挠次数明显增多,推测PTEN蛋白的作用可能是 _______(选填“增强”“减弱”)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
(4)受到适宜强度的刺激后,兴奋会以 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工作者为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及突触间传递的情况,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图中X=Y。
①若在a、b之间的任意一点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电流计甲的指针将会发生 ________次偏转。
②若利用电流计乙验证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则应分别刺激 ____________两点,观察电流计乙指针的偏转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③刺激b点,观察到电流计甲、乙指针都发生了两次偏转,则说明结构A属于该神经细胞的 _______,同时观察到电流计甲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早于电流计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1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图1是用橡皮锤轻轻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膝跳反射的示意图,图2是突触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叩击引起的膝跳反射属于____________反射。叩击使伸肌受到牵拉,刺激其中的肌梭(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元传到脊髓,使传出神经元A兴奋引起伸肌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还使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产生____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后释放神经递质,进而导致传出神经元B支配的屈肌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从而协调完成膝跳反射活动。
(2)图2中,细胞X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内为___________(填“正”或“负”)电位。当兴奋沿着轴突传导至轴突末梢时,轴突末梢对Ca2+的通透性增大使其大量内流,Ca2+进入突触小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______________与①融合。大多数神经递质是小分子物质,但大多以胞吐作用释放到[②]_____________中。在①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已知细胞外钙离子较多时会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若某测试者血钙含量偏高,在进行膝跳反射实验时,图1中伸肌等相关肌群将表现为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在突触小体未产生动作电位的情况下,用微电极在细胞Y上也会记录到随机产生的、幅度几乎相等的微小电位变化,如图3所示。结合图2分析导致该电位变化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细胞Y内的K+不断持续少量外流造成静息电位的连续波动变化
②未刺激时突触小泡也会随机与突触前膜融合,会释放少量神经递质引起微小电位变化
③发挥作用后的神经递质没有被彻底降解,极微量的神经递质引起微小的电位变化
④因某种原因细胞Y膜上的离子通道透性增大,少量Na+内流引起微小的电位变化

(5)在某些突触中,突触小体产生动作电位后,细胞Y上记录到电位负值增大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如图4所示。已知K+通道和Cl-通道都参与了IPSP的形成,IPSP产生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
2023-11-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神经系统能及时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做出适应性反应,以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研究发现,合理运动有利于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的康复,所以锻炼身体对人体健康的有着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系统参与调节人体生理过程的基本方式是_____,其中一种类型通常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此类型是_____
(2)图1为人体行走过程中相关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其中神经元A、D为兴奋性神经元,B、E为抑制性神经元,a~e表示不同部位的突触。神经元A受到刺激后,短时内神经元E和神经元D的状态分别是_____,进而引起屈肌和伸肌的相应活动。若该图表示左腿的神经环路,当神经元A兴奋并引起屈肌收缩时,右腿的相应神经环路中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元有_____(填图中字母)。

(3)科研人员以心梗后HF大鼠为动物模型,探究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F)在运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脏交感神经功能中的作用。将大鼠分为假手术安静组(Sham)、假手术运动组(Sham+E)、心梗安静组(MI)和心梗运动组(MI+E),Sham+E组和MI+E组进行长期有氧运动,Sham和MI组保持安静状态。实验结束后,测定心肌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交感神经节NETmRNA水平、心肌NET蛋白水平,结果如图2、图3和图4。

①人体一般在处于_____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它与副交感神经一起组成_____,调节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
②HF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脏重塑,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并释放大量NE参与了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脏重塑的病理过程。位于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NET可再摄取释放后的NE。根据图2、图3结果推测,长期有氧运动_____(填“上调并恢复”或“下调并恢复”)了交感神经节NET的表达水平,判断依据是_____。据图4结果推测,长期有氧运动可以_____
③综上分析,NET参与运动对交感神经活性的调控机制是:长期有氧运动通过增强心脏交感神经节NET表达,促进_____,减少并恢复了_____,从而改善了心衰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状态。
2023-11-23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东山高级中学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