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与反射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1 . 人体体表痛和内脏痛的形成存在共用神经元时,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的来源,但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信息,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参与牵涉痛的神经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为传出神经,c为支配内脏的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
B.牵涉痛的产生共用了神经纤维b,痛觉的形成部位是脊髓
C.牵涉痛的形成过程中,皮肤被误作“感受器”,神经元a并没有产生兴奋
D.牵涉痛属于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
2022-01-15更新 | 2617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二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如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在b、c两点之间连接有一个电流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a点,电流计的指针可发生2次偏转
B.在c点的神经纤维上给一个适宜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1次
C.②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D.在a点处切断神经纤维,适宜刺激Ⅰ、Ⅱ时,均不发生信号转换
2021-04-14更新 | 2101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舌头味蕾和鼻黏膜上分布着一些神经末梢,它们都能接受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信号,并在大脑皮层相同位置一起产生一个组合效应,从而形成相应的味觉和嗅觉(如图所示)。现普遍认为,一些肺炎患者的嗅觉障碍主要与肺炎病毒破坏嗅觉上皮细胞和损害嗅觉中枢功能有关。结合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分子与舌头味蕾中相应受体结合最终产生甜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B.当人的鼻腔通道堵塞时,其嗅觉敏感性通常会降低
C.神经冲动沿噢神经向上传导时会引起兴奋区域的 Na⁺内流
D.肺炎病毒损害嗅觉中枢功能的同时也会引发味觉障碍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用脊蛙(去脑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实验,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部分不可能是(  )
A.感受器和效应器B.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C.感受器和传入神经D.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图中1、2、3、4四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
B.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C.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D.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6 . 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如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有关信号产生及传递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
B.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C.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包括了完整的反射弧
D.信号传递过程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2023-07-23更新 | 418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二十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牵涉痛是指由某些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的现象。例如心肌缺血时,除心前区疼痛外还常感到左肩和左上臂疼痛,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来自内脏还是体表(如下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和③、②和③之间都能通过递质传递信息
B.图中①②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结构
C.脊髓可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痛觉
D.特定部位的疼痛可以提示某些内脏疾病的发生
2021-01-24更新 | 1114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010·江苏·一模
名校
8 . 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
A.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C.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存在神经-体液调节
2021-08-07更新 | 78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9 . 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会刺激膀胱内的牵张感受器,导致膀胱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神经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产生尿意后,(环境适宜时)大脑传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神经冲动传导和传递途径为f→d→c→a→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
B.若某患者神经系统d处受损,则其既能产生尿意也能完成排尿反射
C.某小孩对妈妈说“我想小便”,参与该过程的中枢包括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以及言语区的S区
D.逼尿肌收缩会导致膀胱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0 . 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股四头肌的肌梭,受刺激的神经末梢会发生神经冲动,从而导致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完成膝跳反射,该反射的反射弧如图所示。该反射发生的过程中需要中间神经元的参与,依据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中间神经元可分为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注:“+”表示兴奋,“﹣”表示抑制。
A.刺激A点与刺激肌梭都会产生膝跳反射
B.做过膝跳反射测试的同学,可通过大脑皮层抑制反射的发生
C.刺激A引起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下一神经元的膜电位不变
D.分别刺激A点和B点,通过观察伸肌的反应证明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