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与反射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ipRGC在光的刺激下可作用于小鼠脑中PVN(下丘脑室旁核)神经通路系统,PVN神经通路系统与垂体分泌、血糖平衡、体温调节、脂肪代谢等调节有关。研究发现,蓝光刺激使空腹小鼠在食用葡萄糖后的血糖浓度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小鼠,ipRGC对蓝光敏感。图1表示PVN神经通路系统与脂肪细胞的代谢相关示意图(“+”表示促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N神经为______________(从“传入”“传出”中选填)神经,ipRGC对蓝光敏感,“敏感”是指ipRGC能将光刺激转变为_____________信号。
(2)ipRGC在光刺激下,将信号传至PVN使之产生兴奋,该过程中发生的生理活动有_____。
A.膜对Na+通透性改变
B.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失活
C.所有区域的膜电位同时转变为外负内正
D.膜的流动性停止

(3)图1中作用于棕色脂肪组织的神经递质类型为____________递质,使棕色脂肪细胞耗氧量____________
(4)检测发现,蓝光照射并不会影响小鼠体内糖原、脂肪含量以及与血糖平衡有关的激素含量,但会减弱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热,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调节。蓝光引发血糖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小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5)通常采用特异性敲除某基因来研究脂肪细胞中基因与肥胖的关系。神经肽Y(NPY)是已知最有效的促进基础食欲的肽类信号分子,其作用受体有NPY4R等,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使小鼠表达NPY4R的Npy4r基因静默,该小鼠标记为Y4-KO,正常小鼠标记为Adp-Y4。研究者从12周龄开始给两组小鼠喂食高脂食物,连续喂食17周,测得两组小鼠体重变化规律如图2、图3所示。在高脂饮食12周后,空腹注射10%葡萄糖溶液,并检测注射葡萄糖后15、30、45,60,90,120min血糖值,以了解小鼠对葡萄糖的耐受性,结果如图4所示。

①图2、图3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
②图4结果表明Y4-KO较Adp-Y4小鼠对高血糖的调节能力____________
(6)研究又发现,NPY4R在棕色脂肪细胞与性腺脂肪细胞中较为富集。下列叙述合理的有____。
A.Npy4r全身敲除可降低体重与脂肪含量,可能影响生殖功能
B.Npy4r在棕色脂肪细胞和性腺脂肪细胞都有较高表达
C.NPY4R可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脂肪积累
D.NPY4R具有调节血糖浓度和调节代谢的功能
2 . 神经细胞通过其表面受体感受细菌毒素刺激,引起痛觉产生。为抑制细菌毒素诱导的痛觉,将特定药物装载到纳米笼中,与膜一同构成药物颗粒,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毒素引起痛觉过程中的效应器为大脑皮层
B.药物颗粒可减少细菌毒素与神经细胞膜受体结合而缓解疼痛
C.细胞通过胞吞方式摄取纳米药物颗粒后,细胞内会出现微核
D.提取的细胞膜可包裹纳米笼,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有关
3 . 下图是胰岛素分泌及调节血糖的部分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血糖升高时,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A)促进______分泌胰岛素,上述过程属于______反射,A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
(2)根据图示,胰岛B细胞膜上K+通道关闭是由于细胞中______(物质)增多,引起K+通道蛋白磷酸化增多的结果。K+通道关闭会引起该部位细胞膜内的负电位______,膜去极化,进而促进Ca2+内流,促进______,胰岛素分泌出细胞。
(3)GLUT4是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膜上最主要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据图可知,胰岛素在与蛋白N结合后经胞内信号传导,可促进______(填字母)与细胞膜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_____的吸收能力,骨骼肌细胞吸收的大量葡萄糖,最终转化为______而贮存。
(4)科研人员将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每天提供普通饮食,B组每天提供高脂饮食。八周后,测定两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含量和空腹胰岛素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A组B组
空腹血糖含量(mmol/L)4.66.2
空腹胰岛素含量(mIU/L)7.516.5
据表回答问题: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该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答出1点即可)。
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高脂饮食可能诱发胰岛素受体受损,从而引起血糖含量升高,判断依据是______
2024-02-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4 . 图甲为膝跳反射模式图,①~⑥表示细胞或结构,图乙表示该反射过程中某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④⑤是该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兴奋在反射弧中双向传导
B.神经递质只有在进入下一神经元内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C.图乙中f点细胞内电位为-70mV,处于静息状态,此时仍有离子出入细胞
D.导致图乙cd 段变化的原因是 Na⁺大量内流,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2024-02-23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渐冻症”又称运动神经元病(MND),因为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从而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故称渐冻人。下图甲是MND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某种结构,a、b、c表示突触的相关结构,①②③④⑤表示过程;光线进入人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下图乙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释放谷氨酸的结构是神经元的______末梢(填“轴突”或“树突”),释放的方式为______,谷氨酸在b处扩散__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兴奋在c处的信号转变是______
(2)据图甲判断,谷氨酸是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判断理由是______
(3)据图甲分析,NMDA的作用可能有______
(4)图乙感受器受到光刺激前后,感受器所在细胞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椭圆虚线中共有______个突触。
(5)图乙中的高级中枢位于______。图中视觉的产生过程______(填“是”或“不是”)反射。
2024-01-2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素问》记载:“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下图为中医皮内针疗法的生理学解释模型之一。

(1)图中A称为____。皮内针刺入穴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感受器产生兴奋直至____产生痛觉的过程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机体的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
(2)皮内针的针刺留于相应穴位后,可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使其释放缓激肽、组织胺和细胞因子等物质。其中____能增强血管通透性,使血管内渗出物质能进一步____
(3)表皮中朗格汉斯细胞具有树枝状突起,能识别、摄取和____抗原,其功能相当于____细胞。
(4)图甲、乙分别为细针和粗针治疗时针刺部位附近神经末梢电位变化。细针治疗没有引起动作电位,因为刺激引起的膜内外电位差____。乙图曲线上升到b点过程中Na+通道打开,大量内流,K+通道____(填“全部关闭”或“全部开放”或“部分开放”)。

(5)以上过程涉及的调节方式有____,皮内针治疗能调节机体免疫力,促进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由此推测,“静以久留”达到的目的可能是____
2024-01-12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014·上海徐汇·二模
7 . 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反射
C.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
2023-12-23更新 | 318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九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达标训练生物试题
8 . 图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沃泰默通过相关实验发现了动物激素——促胰液素
B.图示生理过程中涉及的信号分子有促胰液素、神经递质、胰液
C.传出神经末梢与胰腺相关细胞是通过突触相联系的
D.小肠黏膜细胞在盐酸刺激下产生的促胰液素具有催化功能
9 . 图1是用橡皮锤轻轻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膝跳反射的示意图,图2是突触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叩击引起的膝跳反射属于____________反射。叩击使伸肌受到牵拉,刺激其中的肌梭(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元传到脊髓,使传出神经元A兴奋引起伸肌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还使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产生____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后释放神经递质,进而导致传出神经元B支配的屈肌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从而协调完成膝跳反射活动。
(2)图2中,细胞X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内为___________(填“正”或“负”)电位。当兴奋沿着轴突传导至轴突末梢时,轴突末梢对Ca2+的通透性增大使其大量内流,Ca2+进入突触小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______________与①融合。大多数神经递质是小分子物质,但大多以胞吐作用释放到[②]_____________中。在①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已知细胞外钙离子较多时会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若某测试者血钙含量偏高,在进行膝跳反射实验时,图1中伸肌等相关肌群将表现为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在突触小体未产生动作电位的情况下,用微电极在细胞Y上也会记录到随机产生的、幅度几乎相等的微小电位变化,如图3所示。结合图2分析导致该电位变化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细胞Y内的K+不断持续少量外流造成静息电位的连续波动变化
②未刺激时突触小泡也会随机与突触前膜融合,会释放少量神经递质引起微小电位变化
③发挥作用后的神经递质没有被彻底降解,极微量的神经递质引起微小的电位变化
④因某种原因细胞Y膜上的离子通道透性增大,少量Na+内流引起微小的电位变化

(5)在某些突触中,突触小体产生动作电位后,细胞Y上记录到电位负值增大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如图4所示。已知K+通道和Cl-通道都参与了IPSP的形成,IPSP产生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
2023-11-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C点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为2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1中各突触的生理性质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延长
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入较高浓度NaCl溶液中重复实验,图2中B点将会上移
C.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2023-10-26更新 | 71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三次模拟(6月) 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