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与反射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5 道试题
1 . 哈佛大学马秋富团队、复旦大学王彦青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景向红教授等人曾合作在“Nature”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A   neuroanatomical   basis   for   electroacupuncture   to   drive   the   vagal-adrenal   axis”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表明:电刺激小鼠后肢的足三里(ST36)穴,可抗细菌多糖(LSP)引起的炎症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低强度电针刺ST36,可通过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轴”发挥抗炎作用。迷走神经是从脑干发出的可参与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属于________(填“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
(2)该研究发现,针刺小鼠腹部天枢穴不能发挥抗炎作用。为探究其原因,马秋富团队利用敲除PROKR2感觉神经元的小鼠进行研究,确定PROKR2神经元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的关键神经元。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结果是针刺敲除PROKR2神经元小鼠的ST36________(填“能”或“不能”)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
(3)王彦青教授团队为进一步验证针刺ST36的抗炎机制,获得了在PROKR2神经元中特异性表达光敏蛋白C的小鼠(图1),通过蓝光刺激激活该神经元,检测相关指标。

   

①光敏蛋白C为光敏感离子通道蛋白,蓝光激活后阳离子________(填“内流”或“外流”),PROKR2神经元产生兴奋,肾上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等物质,激活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反应。
②该团队检测NA、炎症因子IL-6的含量(图2),据图可知,针刺ST36发生抗LSP引起的炎症反应的机制是:针刺ST36,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NA的释放,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IL-6的含量。

   

③综上所述,电针刺ST36发生抗LSP引起的炎症反应的结构路径是电针刺S136→_________→脊髓→_________→迷走神经→肾上腺。
(4)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针刺小鼠腹部天枢穴不能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5)有人认为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经络的存在,中医针灸是毫无根据的“玄学”。请结合本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_____________
2 . I、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 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除去蛙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 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说明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内。
(3)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现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使神经麻醉的可卡因棉球放在脊蛙的坐骨神经处,过一会用稀硫酸刺激趾尖,无屈腿反射;这时,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腹部,将出现搔扒反射(即用左右后肢试图蹬掉腹部的滤纸片),再过一段时间,搔扒反射也消失。推测可卡因先麻醉坐骨神经的_____(运动神经/感觉神经)。
II、如图为缩手反射受大脑皮层控制的反射弧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反射弧中的位点,Ⅰ、Ⅱ、Ⅲ表示三个电流表(实验开始时,只连接电流表Ⅰ、Ⅱ),甲、乙表示缩手反射高级和低级神经中枢,据图回答问题:

(4)若要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上是单向传导,可先刺激 A 点,发现电流表Ⅰ、Ⅱ都发生偏转,D 点所在的肌肉收缩;再选择刺激 _______(填“B”、“C”、“D”)点,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3 . 下图表示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则图①表示___________,虚线方框围成的结构位于_____________内。
(2)若在图甲中①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可传至效应器引起反应,则电流表B指针的偏转情况是:发生_____次方向_______的偏转。若在图甲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A、B指针的偏转情况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选填“偏转一次”“偏转两次”“不偏转”)
(3)图乙中,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___________,当钠离子内流时,产生兴奋。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 _______(选填“增多”或“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并收缩表现出肌无力。
(4)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方向是由____________传递到_____________(填写结构名称);若图丙中释放的③可以促进Cl-进入细胞,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_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若在图丙所示的⑤结构中给予某种药物,再刺激图甲中①,发现电流表B指针不偏转,但发现图丙⑤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的反应相同,说明该药物是抑制了________ (用图丙中的标号表示)的功能。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4 . 嗅感觉神经元(ORN)顶部突起形成许多短而细的嗅纤毛埋于鼻道上皮粘液腺所分泌的粘液中,嗅纤毛膜上的嗅觉受体蛋白与相应气味分子特异性结合后产生神经冲动,由ORN底部轴突形成的嗅神经可将该冲动传导至颅腔内的嗅球(嗅觉的初级中枢)。不同气味的化学分子激活不同的ORN,引起嗅神经上产生不同频率的神经冲动,经嗅球整合信号后传入大脑的嗅皮质中枢,从而产生不同的嗅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味分子与嗅纤毛膜上嗅觉受体的特异性结合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
B.茉莉花香唤起耄耋老人的儿时记忆,这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嗅感觉神经元作为传出神经将冲动传出颅腔内的嗅球
D.嗅觉的产生需要借助功能正常、结构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是一种非条件反射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由脑部某处血管突然破裂或堵塞引发脑损伤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脑中风”患者脑组织受损的原因是缺乏氧气与养料供应
B.“脑中风”患者出现感觉功能障碍与下丘脑受损有关
C.“脑中风”患者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非条件反射都完全消失
D.“脑中风”患者都会同时出现言语、感觉和运动障碍等症状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6 . 下图是与膝跳反射有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⑧表示细胞或结构,M、N为两个实验位点)。发生膝跳反射时,屈肌①舒张,伸肌⑥收缩。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框内突触的数量为______。序号______表示传出神经。膝跳反射发生时,兴奋在传出神经上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递。
(2)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元能够分泌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C1-内流、K+外流,从而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的改变,使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发生膝跳反射时,图中表示抑制性神经元的是______(填图中序号)。
(3)若要用微型电流计检测图中M点在膝跳反射过程中的膜电位变化,理论上应将微型电流计的两极连在M点的膜内外,再对______(填序号)进行刺激。
(4)离子的运输可引起膜电位的变化,下图表示膜电位变化曲线。在膝跳反射过程中,A点的膜电位变化曲线为甲曲线,其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F点时膜外电位为______。在膝跳反射过程中,④位置的膜电位变化曲线是下图中的______(填“甲”、“乙”、“丙”或“丁”)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7 . 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膀胱充盈时,牵张感受器兴奋,反射性引起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使尿液排出;当尿液流经尿道,刺激尿道中感受器兴奋,导致逼尿肌进一步收缩,直至尿液排空。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__,效应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级中枢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_______________支配的;_______________兴奋,会使膀胱缩小。
(2)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憋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8 . 下丘脑参与人体的血糖平衡,也能调节人体情绪。下图为人在情绪压力下,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在饭后一小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病因是患者体内存在胰岛B细胞的抗体,这些抗体使胰岛B细胞受损,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_病。胰岛素降低血糖的具体途径: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___,进入肝脏和肌肉细胞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并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情绪压力刺激机体通过兴奋传导使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d,该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其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图中激素d的分泌量增多后,人体储存的糖原的量会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9 . 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一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过程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调节过程①和②中,后天形成的是过程②
B.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
C.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3种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0 .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人或动物受到寒冷刺激,机体会出现应对并适应环境突变而确保生存的保护性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春季突然降温时,寒冷刺激通过神经传入_____形成冷觉,此时及时增添衣物属于_____(填“行为性”或“生理性”)调节方式。研究表明老年人皮肤毛细血管弹性降低,据此推测,寒冷刺激下老年人体温下降较快的原因之一可能是_____
(2)大鼠在受到寒冷刺激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多,最终表现出警觉性提高等保护性反应,以上过程是通过_____调节。
(3)研究表明,肾上腺皮质产生的糖皮质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大鼠对寒冷刺激的耐受能力。为验证糖皮质激素能增强大鼠对寒冷刺激的耐受能力,某兴趣小组用肾上腺皮质摘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选择大鼠为实验材料,以大鼠在水中游泳的平均时间作为对寒冷刺激的耐受能力的监测指标。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若干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大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的处理是_____,B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
第二步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星期,待手术恢复。
第三步将两组大鼠同时投入盛有冰水的面盆中,记录各组大鼠在水中的游泳时间,各鼠开始下沉时立即捞出,并计算平均时间。
第四步捞出大鼠后,立即进行第二次实验:对A组大鼠_____,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重复步骤②③。
第五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若将第一次实验中大鼠游泳的平均时间记为A1、B1,第二次实验中大鼠游泳的平均时间记为A2、B2,预期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B1=B2。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第一中学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