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射与反射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3 道试题
1 .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D.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2024-05-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生物试卷
2 . 吸烟、不健康的饮食、肥胖、缺乏适量运动等都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脑卒中患者往往突然出现脸部、手臂及腿部麻木等症状,随后身体一侧上下肢都不能运动,个别脑卒中患者即使出院后也会出现尿失禁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脑卒中患者出现尿失禁,说明脊髓中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不能控制排尿反射
B.脑卒中患者能正常完成膝跳反射,说明脊髓中控制膝跳的低级中枢没有出现障碍
C.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均是反射弧,并且参与膝跳反射的神经元种类较少
D.身体一侧上下肢不能运动,可能是大脑第一运动区某部位出现了障碍
2024-05-2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生物试题(五)
3 . 当眼睛遇到强光时,缩瞳神经兴奋,减少入射光量以保护眼底;当外界光线较弱时,扩瞳神经兴奋,增大入射光量以便看清物像,此反射称为瞳孔反射,神经中枢在脑干。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使交感神经兴奋,间接影响瞳孔大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完成瞳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B.对外界光线的强弱感觉产生于脑干,继而控制瞳孔大小
C.直接决定瞳孔大小的括约肌细胞表面可能没有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
D.缩瞳神经、扩瞳神经分别属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均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2024-05-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生物试题(四)
4 .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神经递质可以共存于同一个神经元内,这种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猫唾液腺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副交感神经的突触小体中含有两种神经递质,下图为该神经共存递质释放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血管活性肠肽增加唾液腺的血液供应属于反馈调节
B.唾液腺是该唾液分泌反射中的效应器
C.与低频刺激相比,唾液腺在高频刺激下分泌的唾液少
D.低频刺激会引起突触前膜电位和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高血压与血管内皮的收缩和舒张反射活动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向血管内皮灌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会触发血管内皮细胞Ca2+内流,进而促进超极化因子(EDHF)释放。EDHF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使其细胞膜的K+通道开放,K+外流导致平滑肌舒张,从而起到降血压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血管舒张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血管平滑肌
B.反射弧中ACh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确保了信号传递的单向性
C.EDHF可为平滑肌细胞膜上K+通道的开放提供能量
D.开发类似EDHF的药物有助于高血压的治疗
2024-05-1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 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生物学 A卷+答案
6 . 视杆系统是人视网膜中的一种重要的感光系统,对光的敏感度高,主要由3种神经元细胞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在明亮处视杆细胞中的视色素感受光刺激并在光下分解,从而诱发视杆细胞兴奋,由双极细胞传递到神经节细胞,通过总和作用使神经节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成为视觉信号。视色素在暗处又重新合成,有助于适应光线暗的环境,其合成和分解反应是可逆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强光刺激产生视觉信号后起身拉上窗帘属于条件反射
B.通过视杆细胞,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转化为化学信号
C.视色素的合成需维生素A,长期摄入维生素A不足会引起夜盲症
D.环境中极微弱的亮光也能引起单个视杆细胞兴奋,并产生视觉信号
2024-05-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三)生物试卷
7 . 夏末秋初,正是野生菌的采收季节,但不慎食用某些有毒的野生菌会引起中毒,出现恶心、呕吐、昏迷、腹泻、精神异常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神经系统或肝脏损伤。关于食用有毒野生菌导致患者生理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中毒患者出现呕吐、腹泻时,人体大量失去钠盐,此时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减少
B.中毒患者出现呕吐这一复杂的反射过程中,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C.肝脏毒素类真菌毒素,导致肝细胞受损,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中毒患者出现幻视、幻听等症状的原因可能是野生菌含有神经毒素,侵入了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8 . 用火柴棍等钝物由脚后跟向前轻划过新生儿足底外侧边缘时,其大脚趾会缓缓上翘,其余脚趾则呈扇形张开,此即巴宾斯基反射,此反射最早在4-6个月的新生儿身上看到,约在6-18个月逐渐消失,但在睡眠中仍可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下部有控制脚趾运动的代表区
B.巴宾斯基反射中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从感受器传至效应器
C.成人在清醒时发生巴宾斯基反射,可能是大脑皮层对脊髓的调控异常
D.新生儿检测时用钝物轻划足底属于条件刺激
9 . “脊休克”是指动物的脊髓遭受严重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并暂时丧失反射功能。研究人员损伤某动物的胸椎构建“脊休克”模型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控制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受脑中高级中枢的调控
B.“脊休克”模型动物,不能完成排尿、排便等所有脊髓控制的反射
C.针刺“脊休克”模型动物的足部,将无痛感产生
D.切断实验动物脊髓与脑的联系可单独研究脊髓的功能
10 . 感受器是反射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由2个神经细胞构成
B.剧烈运动后会产生口渴的感觉,该过程属于反射
C.下丘脑的温度感受器能帮助人体感知环境中温度的变化
D.缩手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2024-04-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