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血压及其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正常人的血压升高时,会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压力感受器,使窦神经、迷走神经活动加强,进而使心率减慢、血管舒张。从而降低血压。血管内皮细胞(EC)位于血浆与血管组织之间,具有维持血管张力、调节血压等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位于______。失重环境下机体可通过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调节血压,该过程中的效应器为______
(2)如图所示,乙酰胆碱(ACh)与EC细胞膜上的______结合后,一方面使______,另一方面通过合成IP₃(三磷酸肌酸)促进_______(填细胞器)中的Ca2+进入EC的细胞质基质中,引起胞内Ca2+浓度升高,进而激活NO合酶。NO合酶催化生成的NO可作为一种_____,最终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血压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3)由______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也被称为血管升压素,其能通过促进_____,使血容量增加,有利于升高血压。
(4)研究发现,雌激素能促进EC释放NO。更年期是妇女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根据上述信息推测,更年期后,妇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会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024-05-2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部分示范性高中三模生物试题
2 . 人体血压受肾脏分泌的肾素调节。肾动脉压降低或肾小管液中Na+浓度下降都会促进肾素释放增加,肾素作用于血液中血管紧张素原,使其进一步转化为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能够促进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分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对血浆Na+浓度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B.肾素瘤导致的肾素分泌增多会引起血浆Na+水平偏低和血压降低
C.检测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有助于诊断病因
D.血管紧张素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都可以作为高血压药物开发的靶点
3 . 心房钠尿肽(ANP)是由心房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肽类激素,具有降低血压功能,它也能使集合管细胞膜上钠通道关闭,减少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还能够抑制醛固酮(固醇类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NP分泌较多会使血管处于舒张状态,副交感神经的活动此时可能占优势
B.ANP发挥作用后即失活,体内会源源不断地合成以维持动态平衡
C.心房壁细胞释放的ANP增加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D.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引起血压升高,会导致ANP释放量增多
2024-04-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三新教研联合体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
4 . 内脏神经系统是许多药物治疗疾病的重要靶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副交感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可以抑制副交感神经使瞳孔扩大,达到散瞳的目的
B.交感神经兴奋药物沙丁胺醇可以刺激交感神经使支气管收缩,从而治疗哮喘
C.交感神经抑制药物美托洛尔可以刺激交感神经使心跳速率减慢
D.交感神经兴奋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刺激交感神经使血压升高
2024-02-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当人体血压因某种原因大幅下降时,血管中压力感受器可感受到血压下降,并通过反射控制下丘脑视上核的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以促进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从而升高血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下丘脑视上核的神经细胞
B.人体升高血压的调节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当血压下降时,肾脏产生的尿量相应增加
D.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有抗利尿激素的受体
2024-01-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区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当一个人大量出汗后血浆渗透压上升、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时,机体的调节机制会启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机制启动时血液中醛固酮的浓度下降,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B.调节机制启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使得血管收缩,血压回升
C.调节机制启动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上升,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血量增加
D.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2023-12-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优质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侧压力。肾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肾脏实质性病变是引起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下图为肾性高血压发生的部分机制示意图,其中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而生成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Na⁺重吸收,同时排出K⁺。

1.下列关于肾性高血压发生的部分机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肾脏病变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进而使得球旁细胞分泌肾素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B.肾素可催化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发挥作用后肾素会被降解
C.据图可推知促进外周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神经递质和血管紧张素Ⅱ
D.肾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Na⁺含量低于正常值,K⁺含量高于正常值
2.高血压是中风、心梗、心衰竭及外周动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下列药物中不能用来治疗肾性高血压的是(  )
A.依普利酮(醛固酮受体阻滞剂)
B.盐酸肾上腺素(促进血管收缩)
C.坎地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抗剂)
D.盐酸贝钠普利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2023-12-16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
8 . 天冷时,穿高领衣服容易得“衣领综合征”。这种病症大多是由于衣领过高、过硬或领扣、领带扎得过紧,压迫颈动脉窦,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脑部突然缺血,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甚至昏厥、跌倒。如图表示人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的一种反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窦神经受损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仍可产生兴奋
B.动脉血压的波动可通过神经调节恢复正常
C.“衣领综合征”是反射启动后引起血压升高所致
D.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的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作用
2023-12-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升基工程”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
9 . 下列有脑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部与脊髓相连
B.属于脑的组成部分
C.调节躯体运动,控制躯体的协调与平衡
D.能调节心跳、呼吸和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
10 . 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据图回答问题:
   
(1)单纯的排尿反射是一种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排尿反射的效应器包括_________
(2)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人的尿量和排尿时机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排尿有时会出现异常现象。如受到惊吓后尿失禁,原因是_________。此时人的血压也会_________。此后___________(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使血压恢复正常。正常情况下,成人可以控制排尿,但幼儿易发生遗尿现象,原因是_________
2023-10-2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