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高等动物的饥饿感和饱腹感分别受到胃饥饿素和瘦素调控。近期科研人员发现发生细菌感染的伤口在愈合时也受到这两种激素调控,调控机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伤口处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属于第_____道防线。
(2)胃饥饿素和瘦素的功能存在_____关系,可通过抽血检测这两种激素的含量,其依据是_____
(3)正常小鼠体内,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而胃饥饿素对该过程有抑制作用。为探究该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脂肪细胞还是通过抑制血管上皮细胞来实现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培养血管上皮细胞,均分为两组,编号A、B,A组添加瘦素,B组添加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血管上皮细胞的数量。
②培养脂肪细胞,均分为两组,编号C、D,C组添加胃饥饿素,D组添加等量的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
2 . 用高强度的X射线照射小鼠,制备出免疫完全缺陷的模型鼠。将正常小鼠体内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群分别输入模型鼠体内,然后用胸腺依赖性抗原(指需T细胞参与,才能刺激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如绵羊红细胞)致敏该小鼠,两周后观察抗体产生情况,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1234
注射的细胞胸腺细胞骨髓细胞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
给模型鼠注射绵羊红细胞
抗体产生情况--+++
注:“-”表示不产生抗体,“+”表示产生抗体。
A.注射的绵羊红细胞应与模型鼠的组织兼容性抗原几乎相同
B.第3组模型鼠能检测到一定量的抗体,只是比第四组量少
C.绵羊红细胞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
D.若给模型鼠输入脾脏细胞,注射绵羊红细胞后能产生抗体
3 . 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十分严峻,新型冠状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不断适应宿主而产生突变,出现了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目前科学家已经在人体的呼吸道、粪便、泪液等样本中分离出病毒毒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可感染人体多种组织器官
B.该病毒不能在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中培养
C.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抵抗新型冠状病毒
D.新突变体的产生会导致疫苗效果完全失效
4 . “三分法”是一种常见的概念划分方法,可用如图所示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A表示免疫系统的构成,骨髓属于B,吞噬细胞属于C,溶菌酶属于D
B.若A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B是基因突变,C是自然选择,D是生殖隔离
C.若A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B是保护基因,C是保护物种,D是保护生态系统
D.若A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则B表示被动运输,C表示主动运输,D表示胞吞胞吐作用
2019-08-11更新 | 332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抽测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中的概念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A.1 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 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B.1 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4 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C.1 表示原核生物,2~4 分别表示大肠杆菌、乳酸菌、发菜
D.1 表示免疫系统,2~4 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