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0 道试题
1 .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病因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目前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措施。HPV疫苗一般需要接种3次,间隔2~3个月左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PV疫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接种后可增强机体对HPV的清除能力
B.机体再次接种HPV疫苗,体内B细胞受到刺激会直接产生大量抗体
C.HPV可用大肠杆菌培养,大量增殖后经一系列处理后可制备HPV疫苗
D.注射HPV疫苗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2 . 近期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了尿液颗粒物清除的新机制,围绕肾髓质小管的巨噬细胞能够自发形成突起,穿透上皮细胞对尿液内容物进行“取样”,甚至自身迁移至管腔、携带颗粒物随尿液排出体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巨噬细胞对尿液内容物进行“取样”依赖膜的流动性
B.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肾小管中的颗粒物
C.巨噬细胞消化颗粒物需要溶酶体参与
D.巨噬细胞随尿液排出体外后由中性粒细胞分化进行补充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冲刺卷生物(二)试卷
3 . PI3K信号影响细胞增殖,异常活化使肿瘤细胞无法展示抗原,失去吸引免疫细胞的能力。研究表明PI3K抑制剂可提高抗原呈递水平,降低肿瘤细胞逃逸几率,尤其在干扰素IFNγ存在时效果更显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干扰素IFNγ是一种主要由白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B.没有逃逸的肿瘤细胞主要被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和裂解
C.PI3K抑制剂可促进肿瘤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D.在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中PI3K主要参与调节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的增殖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卷
4 . 科研工作者构建了含有人干扰素基因的表达载体,然后将其导入大肠杆菌,再通过发酵工程就能大量生产人重组干扰素,生产的人重组干扰素可用于慢性肝炎及肿瘤的临床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人干扰素基因插入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
B.大肠杆菌常用作受体细胞的主要原因是其易接受外源DNA
C.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先用Na+处理
D.人重组干扰素作为抗体用于慢性肝炎及肿瘤的临床治疗
2024-06-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邢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机体过度的炎性反应会引发脓毒症。为研究黄芪多糖(APS)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机制,科研人员选取90只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操作如下表所示,LPS为脂多糖,可诱发小鼠发生炎性反应而患脓毒症。腹腔注射LPS12h后,取小鼠外周血测定炎症因子浓度和T淋巴细胞亚群中Th1、Th2的水平,部分实验结果见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操作

白细胞介素-2(IL-2,抑炎因子)(ng/L)

白细胞介素-4(IL-4,促炎因子)(ng/L)

Th1(%)

Th2(%)

Th1/Th2

假手术组

连续7d腹腔注射适量生理盐水

88.93

45.80

21.43

2.17

9.87

模型组

连续6d腹腔注射适量生理盐水,第7d注射10mg/kg的LPS

16.09

208.66

11.52

5.86

1.96

APS低剂量组

连续6d腹腔注射等体积100mg/kg的APS,第7天注射10mg/kg的LPS

40.04

155.22

15.33

4.63

3.31

APS中剂量组

连续6d腹腔注射等体积200mg/kg的APS,第7天注射10mg/kg的LPS

57.27

110.35

16.88

3.80

4.45

APS高剂量组

连续6d腹腔注射等体积400mg/kg的APS,第7天注射10mg/kg的LPS

74.61

83.39

19.25

3.07

6.27

A.人体的免疫系统由T细胞等免疫细胞和白细胞介素等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水平和白细胞介素均增加
C.APS处理后的小鼠与假手术组相比,促炎因子含量增加,抑炎因子含量也增加
D.APS处理可调节小鼠Th1/Th2的水平,同时还可以抑制脓毒症小鼠体内的炎症水平
6 . 免疫逃逸指胞内病原体可隐匿于胞内呈休眠状态,逃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攻击长期存活,形成持续性感染。肿瘤细胞在体内生长、转移及复发的过程中,必须不断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也是免疫逃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肿瘤细胞表面的磷脂和蛋白脂可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的识别作用
B.将经过改造提升了识别作用的T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可治疗某些肿瘤
C.推测肿瘤细胞表面大量表达某种产物,可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
D.肿瘤细胞分泌某种免疫抑制因子,可减弱免疫细胞的作用
7 . 细胞死亡后产生的残余物,可被周围细胞形成的囊泡带入细胞内的“消化车间”进行降解。下列最适合作为“周围细胞”的是(       
A.肺泡细胞B.红细胞C.巨噬细胞D.细菌细胞
8 . 古人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过程是:“打开天花患者的小脓包,用棉花吸沾一点脓液,并使之干燥……然后放入健康人的鼻子里。”随后被接种者会轻度感染天花,不久痊愈。下列对其中机理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人体第二道防线中的杀菌物质会把脓液干燥物当作抗原
B.在接受脓液干燥物刺激后,被接种者的辅助性T细胞会释放细胞因子
C.在轻度感染时,被接种者的细胞毒性T细胞会裂解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D.脓液干燥物相当于疫苗,可激发被接种者的记忆细胞产生二次免疫
2024-06-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生物B卷试题
9 . 鼻咽癌是一种高发于中国的恶性肿瘤,可用“CP化疗法”进行治疗。其机理是通过提高肿瘤细胞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表达量,从而提高患者自身免疫能力。化疗后的患者其体内各类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升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相同
B.机体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的过程属于免疫防御功能
C.“GP化疗法”清除肿瘤细胞的过程只涉及体液免疫
D.该法治疗过程中某种B淋巴细胞的核糖体活动显著增强
10 . 光动力疗法(PDT)对肿瘤的免疫疗效受到肿瘤浸润的T细胞(CTLs)功能和状态的影响。我国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金属蛋白酶(MMP-2)响应的促渗透纳米粒,其包载MMP-2酶敏促渗肽iRGD和胆固醇酯化酶抑制剂阿伐麦布。在肿瘤高表达的MMP-2作用下,促渗肽iRGD从纳米粒中响应释放,促进阿伐麦布在瘤内的深部渗透;阿伐麦布被释放后可以同时抑制肿瘤浸润性CD8+T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胆固醇代谢,恢复T细胞的功能,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使肿瘤细胞处于有效的免疫监视,协同PDT激活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肿瘤细胞的胆固醇代谢旺盛会使CD8+T细胞降低免疫杀伤功能
B.促渗透纳米粒可以进入肿瘤内利用携带的药物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C.机体内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而来
D.PDT激活的免疫应答是全面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2024-06-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北辰区第四十七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