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7 道试题
1 .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19年,研究者对某地2007~2015年出生儿童的VarV接种率及水痘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

(1)感染初期患者皮肤表面形成透明的水疱,其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________
(2)呼吸道黏膜受损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痘临床诊断时,须注意与荨麻疹相区分。与水痘的发病机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荨麻疹属于机体的_____________反应,抗体和抗原的结合会引起相应细胞释放组胺,进而引起毛细血管____________,平滑肌_____________等现象。
(4)图中统计结果显示,随VarV接种率的提高,水痘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接种VarV后,B淋巴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疫苗进入机体后,会被免疫细胞识别,而其他细胞的膜表面没有能与抗原结合的受体,体现了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又被称为“青春痘”,雄性激素与皮脂腺细胞内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引起脂质分泌。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脂质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由于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因此痤疮通常会伴随炎症的发生,这是机体感染胞内寄生菌痤疮棒状杆菌的信号,往往需外用药加抗生素联合治疗。
(1)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繁殖时所需的能量只能来自________(反应场所)。
(2)雄性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皮脂腺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雄性激素的分泌受___________轴的调节,该过程中存在_____调节,这种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___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3)人体在感染痤棒状杆菌后,免疫系统将执行免疫防御功能:机体会启动_____免疫产生抗痤疮栋状杆菌的抗体,在这个过程中B细胞需要被两个信号激活,第一个信号是病原体(痤疮棒状杆菌)和___________,第二个信号是___________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____细胞结合。同时,机体也会启动细胞免疫,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除了使用外用药和抗生素联合杀菌,医生还建议痤疮患者务必戒掉抠“痘”的坏习惯,否则会导致皮肤溃烂。皮肤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构成的第二道防线具有的共同特点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024-05-2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凤城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3 . 如图表示某个人体中的部分免疫过程的示意图。

(1)B细胞活化除需要细胞因子作用外,还需要:①病原体直接接触B细胞,②_________
(2)a、b、c、d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__
(3)淋巴细胞依靠其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抗原,每个淋巴细胞只带有一种特异性抗原受体。那么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是先天存在的,还是由抗原的“教导”产生的呢?请用下面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小白鼠,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未标记的抗原X,抗原Y等。(注:高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能够杀死全部带有互补受体的淋巴细胞)
实验步骤:
①给小白鼠注射_________,小白鼠对此种抗原不发生免疫反应。
②一段时间后,给小白鼠注射__________,观察小白鼠是否对此种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③再过一段时间,给小白鼠注射抗原Y,观察小白鼠是否对此种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预期结果与结论:
_________,则说明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是先天存在的;若__________,则说明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是由抗原的“教导”产生的。
2024-05-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4 .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到医院就诊的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有所增多。该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患病儿童的症状主要有反复发烧、咳嗽等。该病的治疗效果一方面与儿童个人的体质和自身免疫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是否正确和规范用药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时,首先突破由____组成的第一道防线进入人体。当突破前两道防线,肺炎支原体会激活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出大量的____,并由该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用于清除肺炎支原体。其他免疫细胞如________等也会参与清除过程,共同实现免疫系统的____功能。
(2)某医院对1358名具有咳嗽症状的不同年龄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见表,请据表回答:

年龄段(岁)

检测人数(人)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人数(人)

<1

263

26

1-3

437

170

3-6

398

167

>6

260

72

注: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代表曾被肺炎支原体感染。
请根据表格数据,以柱状图的形式画出各年龄段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图____

分析所画柱状图,比较各年龄段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提出一个科学问题:____
(3)针对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目前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注射阿奇霉素等抗生素为主。阿奇霉素有着作用显著、安全性高的特点,但单独应用常难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因此临床治疗一般采用联合用药的策略。连花清瘟颗粒具有宣泄肺热、清瘟解毒的作用。请设计实验探究连花清瘟颗粒联合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写出实验思路(现有适宜浓度的阿奇霉素注射液、连花清瘟颗粒提供,治疗患儿均已征得患儿及家属同意并签订相关协议)。
①将某医院收治的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儿____
②给A组患儿注射适量适宜浓度的阿奇霉素注射液,____
③持续治疗一段时间,观察记录、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烧和咳嗽等症状____
2024-04-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型流感病毒(IAV)是一种春冬季流行的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为寻找防控IAV的新思路,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生酮饮食(简称KD,高脂肪低糖类饮食结构)对抵御IAV感染的效果。研究人员用不同的饲料喂养小鼠,7天后再用一定浓度的IAV感染小鼠。统计小鼠的生存率,以及细胞毒性T细胞和γT细胞(一种新型T细胞)的相对数量,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请回答问题:

(1)环境中的病毒大部分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阻挡,少部分进入体液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处理、呈递给_________,并进一步激活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激活_________细胞,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除免疫防御功能外,免疫系统还具有______功能。
(2)图1结果显示,IAV感染三天后,实验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________;研究人员依据图2结果推测,______在KD饮食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能力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3)研究发现,A基因是决定γT细胞分化成功的关键基因,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继续进行实验。
①请补充下表中a、b处的内容,两组实验均用一定浓度的IAV感染小鼠,完善实验方案。
组别小鼠种类饮食方案检测指标
1A基因敲除小鼠b____小鼠γT细胞数量
2a_________同上同上
②实验的检测结果为_________,证明上述推测正确。
2024-04-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下图表示人体免疫调节中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中②细胞的名称为____,⑦细胞的名称为____。⑦细胞可由____细胞和____细胞分化而来(填细胞名称),主要参与____免疫。
(2)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____细胞就会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填细胞名称)。二次免疫中,免疫反应更____(强/弱),产生的抗体数____。(更多/更少)
(3)若该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疾病中的____
(4)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细胞;该细胞能分泌____;HIV患者更容易患恶性肿瘤,是因为其免疫系统的____功能减弱导致的。
(5)若该抗原为某种植物的花粉,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花粉时会引起哮喘,这属于免疫失调疾病中的____
2024-04-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石屏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7 . 图1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图,图2为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1

图2

(1)人体有三道防线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实现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基本功能。
(2)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为____________免疫,细胞D为___________细胞,由细胞D分泌的物质Ⅱ为____________
(3)图甲中细胞B为__________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迁移到____________中成熟。由细胞B产生的物质I为____________
(4)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还可诱导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
(5)IgM和IgG是受抗原刺激后机体产生的两种抗体,血清中的IgM和IgG常作为诊断是否感染的指标。图3表示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时机体产生抗体的一般特征。

据图分析,初次免疫主要产生____________抗体,二次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
(6)研究表明,某种冠状病毒还可以感染蝙蝠、骆驼等多种哺乳动物及鸟类,为避免病原体通过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你认为可行的策略有哪些?___________
2024-04-16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8 . 如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图2表示细胞免疫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填字母)。
(2)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图1中的细胞____(填字母)。此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识别抗原后产生____(填专用名词),这种物质作用于____细胞(填名称),可促使其增殖分化。
(3)图2中的细胞不但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且此类细胞还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____的细胞,这些细胞死亡的方式属于细胞凋亡。
2024-04-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北江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效应淋巴细胞的活化形成需要两种信号同时存在,即双信号模型,信号之一由特定抗原与B细胞接触而成为激活的第一信号。信号之二是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摄取处理特异性抗原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结合,作为激活的第二信号(如图)回答问题:
   
(1)在人体内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状细胞外,还有____________等。
(2)图中抗原信息的呈递,其实是利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结构)实现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功能。
(3)癌细胞所引发的特异性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免疫,该免疫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___机体识别和清除癌细胞的过程体现的免疫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4)人的角膜、妊娠的子宫等,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而不产生排异反应,此现象被称为“免疫敖免”。如图是眼睛中房水对树突状细胞的作用研究结果,则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你认为生产房水中的抑制物,可应用于_____________(填“预防接种”“器官移植”或“消炎抗菌”)。
   
(5)预防接种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有些疫苗需两次或多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要多次接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024-04-0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 人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已知的亚型有100多种,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图1是HPV入侵机体后,机体作出的部分免疫应答示意图。

(1)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作__________。图1中甲是__________细胞,其功能是__________
(2)图1所示过程称为细胞免疫,不能清除HPV。若要完全清除HPV,还需要体液免疫参与,过程如图2。

图2中C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的两个信号,一个信号来自抗原的直接刺激,另外一个信号来自__________细胞表面特定分子的变化。该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除了作为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外还有_______________。图2中不能识别HPV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3)HPV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疫苗通常是由__________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患子宫颈癌后,免疫系统清除肿瘤细胞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
2024-04-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