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9 道试题
1 . 外源性抗原是指抗原呈递细胞从细胞外部摄取的抗原,此类抗原在被处理后,通过MHCⅡ类分子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识别。内源性抗原指在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内源性抗原通过MHCⅠ类分子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肿瘤抗原属于内源性抗原,大多数细菌抗原属于外源性抗原
B.B细胞可以直接识别抗原,也可以产生MHCⅡ分子呈递抗原
C.降低癌细胞中MHC Ⅰ分子基因的表达是治疗癌症的有效途径
D.免疫防御功能的实现需要MHC Ⅰ和MHCⅡ分子共同参与
2 .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常需要一定的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PCR反应缓冲液中一般添加Ca2+激活DNA聚合酶
②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
③B细胞的活化需要病原体和细胞因子两个信号的刺激
④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是启动外植体脱分化的关键激素
⑤可用电刺激、聚乙二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激活重构胚
⑥诱导物与诱导型启动子结合可激活或抑制目的基因表达
A.①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⑤⑥
2024-05-2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生物
3 . 研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TB)感染肺部的巨噬细胞后,会导致线粒体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组分(ROS),然后通过激活BAX蛋白复合物,从而使内质网内的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RyR)流入线粒体,进而诱导线粒体自噬,启动巨噬细胞裂解,释放出来的TB感染更多的宿主细胞,引起肺结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质网内钙离子的运输体现了其交通枢纽的作用
B.图中巨噬细胞进行线粒体自噬是为了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C.提高溶酶体内水解酶活性,使BAX水解,可以抑制肺结核的发生
D.免疫系统可能会攻击感染TB的巨噬细胞并导致其坏死
2024-05-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4 .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信息传递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有关信息传递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发挥作用需要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B.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释放出的抗原都要与抗体结合后才被清除
C.神经递质由囊泡包裹着穿过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发挥作用
D.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既可参与细胞免疫也可参与体液免疫
2024-05-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5 . 据悉多基因编辑猪皮移植手术已获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防止免疫排斥反应,应该把患者的抗体基因进行删除
B.皮肤在人体的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C.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既有细胞免疫也有体液免疫
D.更多的人加入到自愿捐献器官行列中,有助于缓解供体器官的短缺
2024-05-2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北辰区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6 . 采食减少是动物被感染后的适应性行为,可促进脂肪分解产生β-羟基丁酸(BHB),从而为机体供能。实验人员测定了BHB对体外培养的CD4+T细胞(一种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及其分泌干扰素-γ的水平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处理CD4+T细胞相对含量干扰素-γ的相对含量
对照组100100
实验组培养液中添加BHB300400
A.对照组的处理是培养液中不添加BHB
B.BHB具有促进CD4+T细胞增殖的作用
C.添加BHB后,CD4+T细胞分泌干扰素-γ的能力更强
D.感染病毒后大量增加饮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7 . 戊型肝炎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该病毒衣壳蛋白pORF2是主要的抗原。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大肠杆菌生产出该病毒的pORF2以制备戊型肝炎疫苗。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大肠杆菌生产的pORF2制成的疫苗在人体内不会诱导细胞免疫的原因是______
(2)利用大肠杆菌生产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的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______,获得该目的基因的方法是______
(3)在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插入在大肠杆菌质粒的______之间。为鉴定大肠杆菌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筛选出来,通常以______基因作为标记基因。
(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时常用______处理,使大肠杆菌细胞处于一种______的生理状态。
2024-05-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8 . 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传统的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不尽如人意。目前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是如何使人体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癌细胞或抑制其进一步发展。研究发现,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PD-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一旦结合,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发生________________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2)在免疫正常的机体内,________________细胞会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某些分子,并在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加速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细胞,最终杀死肿瘤细胞。
(3)研究表明,肿瘤细胞表面过量表达的PD-L1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会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帮助肿瘤细胞开启免疫逃逸。
(4)科研人员获取了小鼠的PD-L1抗体基因,将其导入A病毒基因组,构建成重组溶瘤病毒,并利用重组溶瘤病毒进行以下实验:选择免疫系统健全的小鼠,皮下注射癌细胞,建立癌移植模型。将模型分为两组,分别注射等量PBS缓冲液和PBS配制的重组溶瘤病毒,检测肿瘤体积变化,结果如图:

①通过图中实验结果可知重组溶瘤病毒可以___________
②据结果推测,实验组的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阻断免疫抑制通路,增强了免疫系统对肿瘤的作用。
2024-05-2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9 . 分子标志物是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细胞内部或间质中异常表达的基因或蛋白质组分,如EGFR、p53、HER2和FGFR2等基因在胃癌细胞中普遍存在过度表达和被激活,对上述基因的靶向药物治疗也逐步进入临床试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EGFR、p53基因均发生突变,可能会加快胃细胞的癌变
B.抑制胃细胞HER2基因表达可使胃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
C.胃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D.胃癌细胞抗原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体现了免疫监视功能
2024-05-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三模生物试题
10 . 树突状细胞的CD80分子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CD28分子相互识别完成抗原呈递。与CD28分子相比,癌细胞膜上的PD-L1与树突状细胞的CD80分子结合的亲和力更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D80分子与CD28分子相互识别可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
B.PD-L1竞争性抑制了树突状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信息传递
C.能与PD-L1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可以作为治疗癌症的药物
D.癌症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低下或失调有关
2024-05-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