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2 道试题
1 . 研究人员以有无胸腔积液作为指标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数据(CD4+T细胞是一种辅助性T细胞,CD8+T细胞是一种细胞毒性T细胞),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指标无胸腔积液有胸腔积液
年龄(月)26.2444.22
发热天数(d)5.2911.64
淋巴细胞(×109/L)7.091.8
CD4+T细胞(×109/L)270.8867.14
CD8+T细胞(×109/L)173.2241.45
A.患儿在某一天上午体温基本维持在38.5℃,这段时间内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CD4+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够加速CD8+T细胞活化
C.CD8+T细胞通过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直接杀死病毒
D.据表中数据推测,有胸腔积液组患儿发热天数长,可能与细胞免疫被抑制有关
2024-06-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八模生物试卷
2 . 如图为人体内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机制的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⑤⑥⑦⑧⑨⑩代表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④细胞既参与了体液免疫又参与了细胞免疫
B.细胞⑥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分泌能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物质②
C.细胞⑧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D.无论机体再次接触何种抗原,细胞⑦、细胞⑨都能迅速增殖和分化
2024-06-0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生物试题
3 . 某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外壳上有多种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的受体结合后病毒侵入细胞,在宿主细胞内病毒RNA通过复制产生子代遗传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毒的增殖需要宿主细胞核糖体的参与
B.该病毒的增殖过程需要宿主提供DNA模板
C.该病毒侵入后,机体依赖体液免疫即可将其清除
D.刺突蛋白与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024-06-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4 . 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若细胞1为内分泌细胞,其分泌的物质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C.图中细胞3、细胞2和靶细胞共同参与的调节过程可以是体温调节
D.若血液中血糖含量约为3.3mmol/L时,则靶细胞主要是胰岛A细胞
E.若细胞4能裂解靶细胞,则它是由细胞毒性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裂、分化而来
2024-06-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5 . 人体肠道中生活着1000多种微生物,它们参与食物分解,还可通过激素、免疫和神经调节通路——“肠道—脑轴”对人体产生影响。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调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病有关。下图是部分肠道细菌通过代谢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图中ⅡL-22 表示一种淋巴因子,AST-120 是一种活性炭,“——”表示抑制。依据上述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和学习能力下降,由此推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_________受损。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神经元中β-淀粉样蛋白“漏出”导致周围神经细胞膜、线粒体膜受损,使神经元数量及神经元之间的_________(填结构)明显减少。
(2)人体肠道中的肠道菌群与人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据题可知,肠道菌群不仅影响人体激素、免疫和神经调节通路,而且肠道菌群失调还会引起人体某些疾病,这对你健康生活的启示是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色氨酸属于人体的     ① (填“必需氨基酸”或“非必需氨基酸”);IPA 可作为抗氧化剂,色氨酸在产孢梭菌的作用下产生IPA,IPA 进入脑部可延缓神经细胞的衰老,其可能的机制是      ② ;乳杆菌的作用有利于提高IL-22的含量,该物质主要由 ③     产生;硫酸吲哚酚含量升高会引起血管疾病,口服AST-120有一定疗效,治疗机制是
2024-05-3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6 . 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微小攻击者”的世界上,人体的免疫系统时刻进行着顽强的抵抗,当机体的“抵抗力”不足时,病原体可能会趁虚而入,导致机体感染。
(1)在日常生活中,人体的皮肤提供了第一道防线,阻挡了多数病原体的侵袭。当皮肤出现伤口时,病原体会侵入人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会参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此外,感染区的细胞会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抵御感染。据图1分析,组胺的作用是______

(2)当病毒突破前两道防线后,机体会启动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着关键作用的细胞是______细胞。
(3)当某些人受到病原体的严重感染后,会引发自身免疫病。研究发现,宿主细胞自身含有与病原体抗原相似的蛋白质分子,但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不会对这些类似抗原的蛋白质分子发生免疫应答,只有当该病原体感染机体时,机体才会引发特异性免疫,攻击病原体和宿主细胞。为了证实这一发现,科学家利用了某L病毒进行了实验,实验流程如图。已知L病毒感染会引发机体发生自身免疫糖尿病。图2中步骤①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具备_________、终止子、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等组成成分。步骤③为_______

7 .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使针对新冠感染的有效mRNA疫苗的开发成为可能,其作用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磷脂膜包裹的mRNA疫苗进入细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结构特点。
(2)由图可知,CD4+T细胞为________细胞。根据图示简述mRNA疫苗激活B细胞的两个途径:途径1:________;途径2:________
(3)由图可知,刺激CD8+T细胞活化的物质是_______。CD8+T细胞除可作用于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外,还可作用于肿瘤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功能,细胞因子对CD8+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
(4)mRNA疫苗一般需间隔注射2次,原因是______
2024-05-3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六)生物学试题
8 . 免疫系统具有区分“自我”与“非我”的能力,该能力与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MHC有关。在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通常依赖靶细胞表面的MHC-抗原复合体来对其进行识别和清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自身细胞表面MHC分子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
B.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将抗原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C.角膜中没有血管与淋巴管,理论上异体间进行角膜移植不会引起免疫排斥
D.癌细胞表面的MHC表达水平下降,有利于细胞毒性T细胞快速对其识别和攻击
2024-05-3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三模生物试题
9 . 在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其中包括作为分子标签来起作用的一组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细胞膜上的分子标签和病毒上的分子标签都具有特异性
B.免疫细胞都能通过受体特异性的识别人体细胞和病毒或细菌
C.细胞因子能促进有关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加强有关免疫细胞的免疫功能
D.免疫细胞识别并攻击病毒的过程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
2024-05-3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押题卷生物试卷(三)
10 . 人体的特异性免疫需要B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如图表示 B细胞和Th细胞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CD80/86是 B细胞识别抗原后表达的蛋白,CD40L 是活化后的 Th细胞表达的蛋白,BCR是B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CD40和 MHCⅡ是B细胞表面的蛋白,CD28、TCR 是 Th细胞表面的蛋白。
A.活化B细胞需两个信号同时作用,第一信号是抗原与BCR 结合
B.图示表明 Th 细胞先被B细胞活化后才能分泌细胞因子激活B细胞
C.活化的Th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还可加速细胞毒性T 细胞的分裂、分化
D.B细胞也可作为一种抗原呈递细胞,与巨噬细胞不同的是其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2024-05-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年普通高中选择性压轴考试生物试题(二)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