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信息类型来源作用对象举例
A植物激素特定的器官靶细胞生长素
B淋巴因子T细胞B细胞溶菌酶
C物理信息某生物同种生物蜜蜂圆圈舞
D神经递质神经元神经元、肌细胞等肾上腺素
A.AB.BC.CD.D
2020-04-13更新 | 75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八校(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2 . 下图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________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_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刺激下丘脑中的____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________,导致尿量增加,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3)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______细胞,小部分形成_______细胞。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H7N9病毒,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______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而________(填“坏死”或“凋亡”)。机体消灭病毒的免疫反应属于__________
(4)由图示可知,当人焦虑、紧张时,更易感染H7N9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__________
2020-04-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产业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3-14高三·四川绵阳·单元测试
3 . 中国学者研究发现雾霾中含多种病菌,部分会引起过敏和呼吸系统疾病。雾霾也是肿瘤的重要成因之一,特别是肺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道黏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B.一些微粒引起的过敏反应比较强烈,所以容易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C.病毒侵入肺细胞后,免疫系统通过效应T细胞可导致靶细胞凋亡
D.肺部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增多是其容易扩散的主要原因
4 .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HIV侵入初期,人体免疫系统不能摧毁大多数病毒
B.随着HIV浓度增加,T细胞逐渐减少
C.艾滋病患者最后的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D.艾滋病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其他病原体感染
5 . 下图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组成的概念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细胞对抗原具有摄取、处理和传递的作用
B.T细胞只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
C.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有②③④和记忆细胞
D.用治愈者的血清进行治疗的途径就是激活④产生抗体
6 .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体内S型细菌和R型细菌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R型细菌数量下降主要是因为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B.b点之后,S型细菌降低了小鼠免疫功能致使R型细菌大量繁殖
C.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D.若小鼠死亡,则死亡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7 .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B.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C.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
D.过敏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2020-02-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抵御病原体攻击的第_____道防线。
(2)艾滋病病毒攻击图1中的细胞______(填字母)。此细胞在体液免疫中除把抗原呈递给c细胞外,还产生____________(填专用名词),这种物质作用于________(填名称)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_______(填字母)细胞,因此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的能力基本丧失。
(3)图2中的__________(填名称)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4)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将____________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为若干只。
第二步: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实验组接种疫苗,___
第三步: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填图1中数字)过程是实验组动物所特有的。
2020-02-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
9 . 肿瘤细胞通过表达PD-L1分子,与活化态的T淋巴细胞产生的PD-1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持续活化,来逃避T淋巴细胞的杀伤,称为“PD-L1介导的免疫逃逸”。机理如下图所示:

图示说明:①T细胞与肿瘤细胞表面抗原MHC结合,刺激T细胞活化;②活化的T细胞合成淋巴因子IFN-γ;③长时间处于活化状态的T细胞会产生PD-1,同时,淋巴因子IFN-γ诱导肿瘤细胞产生PD-L1;
(1)该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____________的功能。
(2)IFN-γ是一种分泌蛋白,则参与IFN-γ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
(3)人体主要是通过第三道防线的_____免疫杀伤肿瘤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功能。
(4)某化学物质X因可以与PD-L1特异性结合,被用来作为治疗肿瘤的新型药物。据材料信息推测该新型药物能抗肿瘤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07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10 . 柯萨奇病毒CAV—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关于该病毒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V—16侵入后,体内吞噬细胞、B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B.B细胞经CAV—16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效应B细胞,与抗原结合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CAV—16侵入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起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