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1)~(5)。
抗癌新方法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免疫疗法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出现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使人类的抗癌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细胞在癌变过程中产生了肿瘤抗原,其中一部分抗原与肿瘤细胞内的MHC分子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并呈递在肿瘤细胞表面。T细胞通过受体识别肿瘤细胞表面与MHC结合的肿瘤抗原,进而杀死肿瘤细胞。
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可通过下调MHC的表达来逃避T细胞的识别。为应对这种“免疫逃逸”,科研人员分离出患者的T细胞,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为T细胞装上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CAR),CAR识别抗原不依赖于MHC。体外扩增培养CAR-T细胞,再输回患者体内,即可进行肿瘤免疫治疗。   

近来CAR-T细胞疗法又取得新进展。新一代CAR(SUPRA CAR)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T细胞上表达的“通用”受体,另一部分则是单独的“肿瘤”受体。传统CAR-T细胞通过一次制备,只能针对一种癌症。而SUPRA CAR-T细胞疗法通过一次制备,辅以不同的肿瘤受体scFv,可以治疗多种癌症。
与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相比,CAR-T细胞疗法具备许多优势,如治疗更精准、杀瘤效果更持久、杀瘤范围更广等。但目前CAR-T细胞疗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易引起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脱靶效应等。CAR-T细胞在杀伤肿瘤细胞时会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使人体产生发热、呼吸衰竭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我们相信,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更完善的CAR-T疗法将造福于更多肿瘤患者。
(1)通过基因工程制备CAR-T细胞时,需使用的工具酶有______
(2)CAR-T细胞疗法能克服肿瘤细胞通过下调MHC分子表达导致的免疫逃逸,原因是______
(3)与传统CAR相比,SUPRA CAR能更灵活地调节T细胞激活。为抑制CRS的发生,根据SUPRA CAR-T细胞疗法的原理,提出在必要时降低T细胞活性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名经过CAR-T细胞治疗后又复发的患者身上发现了“CAR-癌细胞”,经分析确定,原因是在生产CAR-T细胞时一部分CAR加到了癌细胞上。请分析“CAR-癌细胞”导致癌症复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5)使用CAR-T细胞疗法治疗癌症时,应注意______方面的问题。
2021-05-12更新 | 83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2 . 肝脏是个特殊的免疫耐受器官。乙肝病毒(HBV)携带者肝脏中的T细胞表面存在高表达抑制性受体(TIGIT分子),其与肝脏等细胞表面的某信号分子结合后,会抑制T细胞活性,使肝脏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无损伤产生。为研究TIGIT分子在HBV免疫耐受维持中所起的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HBV侵入人体细胞后,____________与被侵染的靶细胞密切接触,引起靶细胞凋亡。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和____________功能。HBV携带者肝脏中的T细胞表面TIGIT分子能识别肝脏等细胞表面的某信号,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科研人员利用乙肝病毒携带小鼠进行了实验,实验组注射抗TIGIT的单抗,对照组注射等量的其他抗体,结果证明抗TIGI的单抗能够发挥阻断作用。抗TIGIT的单抗能够阻断TIGIT分子通路的机理是____________
(3)为研究TIGIT阻断后对肝脏免疫耐受影响,研究人员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结果如图。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可作为检测肝脏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

①图示结果第____________组小鼠的肝脏处于免疫耐受状态。
②图中结果可说明第____________组小鼠肝脏发生了损伤,推测该组肝脏受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肝脏受损会增加发生肝癌风险,说明TIGIT分子在HBV免疫耐受的维持中某发挥着重要作用。
(4)免疫抑制剂常作为器官移植的手术后用药,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易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依据“免疫耐受”的研究,你认为既能克服免疫排斥反应,又能避免免疫抑制剂副作用的新的医学途径(或设想)可以是____________
3 . 新冠病毒的肆虐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研发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下图为我国研制中的两种疫苗的作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到入侵的病毒后,激活的T细胞可转变成_____,直接攻击被该病毒入侵的细胞。激活的B细胞则可转变成_____大量合成_____,分泌到细胞外,结合并阻止该病毒入侵人体细胞。
(2)图中①为将新冠病毒灭活后研制的灭活病毒疫苗,这种疫苗保留有新冠病毒的_____,能激活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但通常需要多次接种,原因是_____
(3)根据新冠病毒通过表面棘突蛋白(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后入侵人体细胞的特点,研制了图中②所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将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的基因经过_____酶的作用,构建无害的腺病毒载体。
(4)腺病毒载体疫苗注入人体后,可表达出新冠病毒的_____,诱发人体内产生_____细胞,当人体被新冠病毒感染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5)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人若在接种前感染过腺病毒,可能会存在“预存免疫”而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其原因是_____
2021-01-26更新 | 3507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生物试题
4 . 褪黑素是一种由松果体腺分泌的小分子激素,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和睡眠作用。研究小组采用小鼠口服褪黑素方法对其调节免疫的功能进行研究,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测定指标
组别
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相对值)
NK淋巴细胞活性
(相对值)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
(相对值)
对照组111
低剂量组1.311.621.05
高剂量组1.051.161.03
(1)实验前,小鼠体内的褪黑素经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调节着小鼠自身免疫功能。据表中信息分析,褪黑素可能作用的细胞有_____(答出两种即可)。
(2)体内的NK淋巴细胞能够识别并消除肿瘤或病毒感染的细胞,说明NK淋巴细胞能参与_____免疫过程。据表结果分析,褪黑素对机体免疫能力的调节作用与其_____有关。
(3)综合上述分析,推测褪黑素能够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机理是_____
(4)研究发现,褪黑素还能调节小鼠睡眠时间。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探究褪黑素对小鼠睡眠的影响。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睡眠情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一定剂量的褪黑素溶液,生理盐水,计时器等。
实验设计思路: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
5 . 某种1型糖尿病是因免疫系统将自身胰岛素作为抗原识别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小肠黏膜长期少量吸收胰岛素抗原,能诱导免疫系统识别该抗原后应答减弱,从而缓解症状。科研人员利用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进行动物实验,使乳酸杆菌在小鼠肠道内持续产生人胰岛素抗原,为此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注:信号肽是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向分泌通路转移的短肽链(长度5-30个氨基酸)
1.为使人胰岛素在乳酸菌中高效表达,需改造其编码序列。图是改造前后人胰岛素B链编码序列的起始30个核苷酸序列。据图分析,转录形成的mRNA中,该段序列所对应的片段内存在碱基替换的密码子数有________个。
第一个核苷酸
改造前单链   T T T G T G A A C C A A C A C C T G T G C G G C T C A C A C
改造后单链   T T T G T C A A C C A A C A T T T A T G T G G A T C A C A T
2.在重组表达载体中,SacⅠ和XbaⅠ限制酶仅有图的酶切位点。用这两种酶充分酶切重组表达载体,可形成________种DNA片段。
3.检测转化的乳酸杆菌发现,信号肽-重组人胰岛素分布在细胞壁上。由此推测,信号肽的合成和运输所经历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________。
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B.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膜、细胞壁
C.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壁
4.用转化的乳酸杆菌饲喂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一段时间后,小鼠体内出现人胰岛素抗原,能够识别它的免疫细胞有       
A.B淋巴细胞B.抗体
C.巨噬细胞D.浆细胞
5.1型糖尿病还有可能是因人的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该损伤基因的表达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HLA-D抗原,T淋巴细胞被其刺激并激活,攻击胰岛B细胞使其裂解死亡。以下关于该1型糖尿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上述过程不产生记忆细胞
C.该病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D.该病是免疫功能缺失而导致的
2021-01-16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6 . 免疫系统能清除异物,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图表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 SARS 病毒(一种 RNA 病毒)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的组成有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免疫系统的功能有_____
(2)图中细胞甲、乙、丙中,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有_____;能识别 SARS 病毒的细胞有_____
(3)在特异性免疫中,T 细胞受抗原刺激会_____(答出 2 点)。
(4)细胞甲、乙、丙所含基因相同,只有细胞乙能分泌抗体的根本原因是_____
不健康的作息——熬夜不仅会破坏人体肾上腺素等分泌的昼夜节律,还会抑制效应 T 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从而影响正常的免疫功能。
(5)肾上腺素在体液调节过程中由_____分泌,在神经调节过程中还可以作为_____进行信息传递;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由此体现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_____
(6)效应 T 细胞可由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其不能直接杀死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原因是_________
(7)已知机体内 Gas 偶联受体是抗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因子,其活性的高低能反映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请你以相应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验证熬夜会抑制效应 T 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
实验设计思路:_____。 实验预期结果与结论:_________
2020-09-23更新 | 9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河北省高三十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7 .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了“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的发现,这与2011年“利用树突状细胞开发疫苗治疗癌症”获同样奖项的发现,均是基于人类对免疫功能和肿瘤相关机制的分析为基础研究突破。下面是两项成果部分研究内容。

(1)根据图1分析,树突状细胞将肿瘤特异性抗原信息________给T细胞后,激活T细胞的________过程,产生的________细胞会最终将肿瘤细胞裂解。
(2)为了使患者体内的树突状细胞能够“表达”肿瘤抗原,研究者的具体做法是:将________注入从患者体内取出的树突状细胞内,再将成熟表达抗原的树突状细胞输入到__________,实现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成员树突状细胞治疗癌症的作用。

(3)根据图2分析,T细胞活化后到达癌组织区域,会借助细胞表面________分子识别肿瘤细胞的MHC分子,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的PD-1分子一旦被PD-L1激活,将启动自身的凋亡程序,这一识别作用将使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依据这一发现,科研人员研制了两种特异性极强的靶向药物,请结合图2推测两种药物的抗肿瘤机理________
2021-01-20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三)生物试题
8 . 为了研究机体对脂肪合成的调控,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
(1)正常小鼠能够产生某种物质 X 抑制脂肪的合成,从而保持体型的正常。科学家在实验室 中发现了两种不同品系的肥胖小鼠(分别记为 A小鼠和 B小鼠),一种小鼠无法正常产生该物质X,另一种小鼠体内无与该物质X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因此都会导致脂肪合成过多。 为了研究这两种小鼠的肥胖机理,他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组 1:通过手术,把 A小鼠与正常小鼠从肩膀到盆腔之间的皮肤连在一起,并使其血液循环联通(如下图实验1所示)。 一段时间之后,A 小鼠体型明显减小,正常小鼠体型不变。
实验组 2:通过手术,把 B小鼠与正常小鼠从肩膀到盆腔之间的皮肤连在一起,并使其血液循环联通(如下图实验2所示)。 一段时间之后,B 小鼠体型不变,正常小鼠体型明显减小且部分个体死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选用的 A 小鼠、B 小鼠和正常小鼠的细胞表面抗原需相同,其目的是避免因_____(填免疫应答的类型),导致异体排斥而引起的死亡。
(2)以上实验还需增设一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该对照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1和实验2推测A小鼠肥胖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血糖浓度持续降低会使体内脂肪含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冷刺激能使脂肪代谢加快,其原因有甲状腺激素增加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物质 X 属于动物激素,且遵循负反馈调节机制,请你画出实验组 1 和实验组2中 A、B 小鼠体内物质 X 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1-16更新 | 37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9 . 科研人员利用B、L两个品系的大鼠进行肝移植实验,统计手术后的大鼠生存率,得到图1所示实验结果(移植关系用“供体→受体”表示)。

(1)在不同品系的大鼠间移植肝脏时,供体肝作为_________会诱导受体大鼠产生___________细胞,大量裂解供体肝细胞,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导致受体大鼠死亡。而有些大鼠上述反应不明显,出现“免疫耐受”。
(2)移植后,三天内死亡的大鼠不计入生存率统计范围,以排除_______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丙组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分析,_________组大鼠肝脏移植后出现了“免疫耐受”。
(4)为进一步研究“免疫耐受”机理,科研人员测定了上述三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①据图分析,甲组大鼠在第3-7天IL-2的表达量显著增高,与该组大鼠出现____________反应相一致,推测IL-2能够____________甲组大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②乙组大鼠在第3-5天体内IL-2表达量很高,并且发现大量T淋巴细胞的凋亡,由此推测,乙组大鼠手术后3-5天高表达量的I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从而建立免疫耐受。
③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用____________的L品系大鼠重复乙组实验,并与甲、乙两组大鼠生存率进行比较。
(5)免疫抑制剂常作为器官移植的手术后用药,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易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依据“免疫耐受”的研究,你认为既能克服免疫排斥反应,又能避免免疫抑制剂副作用的新的医学途径(或设想)可以是____________
10 . 过敏反应患者会产生一类特定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E抗体(IgE),该种抗体可识别外部蛋白质,与体内少数可以表达特定受体FcεR1的细胞结合并相互作用,如肥大细胞,从而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可以与IgE结合
B.机体再次接触某种过敏原时,可能会产生过敏症状
C.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与正常机体产生的抗体存在位置不同
D.过敏反应导致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下降,引起组织水肿,但不破坏组织细胞
2020-11-07更新 | 1466次组卷 | 7卷引用:三轮冲刺卷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福建专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