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有效激活初始T细胞。S靶向蛋白是一种非天然蛋白,能向树突状细胞的FcγRI受体,从面高效启动免疫应答。科研人员设计并合成了S靶向蛋白基因,经过转导,构建CHO K1工程细胞以大量生产S靶向蛋白。接着将S靶向蛋白与具有多表位的肿瘤抗原相交联,制成靶向树突状细胞的结肠癌肿瘤疫苗。该技术预期可大幅提高疫苗的效价。过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所示的步骤属于______工程的主要环节。
(2)②过程为避免目的基因的反向连接,对限制酶的使用要求是______。③过程导入重组表达载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⑤过程需要控制的条件有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3)④过程需要一定数量的S靶向蛋白基因探针,该探针可用PCR技术生产。在PCR体系中,S靶向蛋白基因的数量为b个,上游引物数∶下游引物数=1∶50。该体系扩增进行5轮循环后,上游引物刚好耗尽,则上游引物的数量等于______条。在此基础上,若再进行30轮循环扩增,此过程可生产出具有下游引物序列的单链探针数量是______条。
(4)给结肠癌小鼠注射疫苗后,预期⑥过程后续的免疫应答反应是______,以高效杀伤癌细胞。该技术给我们的启示是靶向蛋白还可应用于______
2022-03-05更新 | 81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班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 . 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机制中,肿瘤细胞会大量表达PD-L1蛋白,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从而抑制T细胞的活化,主要抑制了_____(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过程,使肿瘤细胞得以逃逸。针对这种免疫逃逸机制,可以研发与_____,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作为治疗肿瘤的药物。目前已有多种相关的单克隆抗体药物上市,生产这些药物需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_____
(2)虽然上述抗体疗法广受好评,但只对部分肿瘤有效。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存在于多种肿瘤中的免疫抑制分子Siglec-15.研究还发现,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和Siglec-15的表达是互斥的,据此可将肿瘤大体分为两类:I类,PD-L1高表达,Siglec-15无表达;II类,Siglec-15高表达,PD-L1无表达。推测使用Siglec-15的抗体对治疗_____(填“I”或“II”)类肿瘤更为有效。
(3)为探究免疫抑制分子Siglec-15的受体是否也为PD-1,请以健康小鼠、抗PD-1的抗体、_____(填“I”或“II”)类肿瘤细胞、生理盐水等为主要材料,以小鼠体内肿瘤是否生长为观测指标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
2022-02-26更新 | 7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1-2022学年高三2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3 . 下图是B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Th细胞)相互作用之后B细胞被活化的过程图。CD80/86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表达的蛋白,CD40L是活化后的Th细胞表达的蛋白,BCR是B细胞表面的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CD40和MHCⅡ是B细胞表面的组成性蛋白,CD28、TCR是Th细胞表面的组成性蛋白,请回答:

(1)活化B细胞的第一信号是__________,抗原在B细胞中加工形成的抗原肽,与MHCⅡ形成复合物,提呈给T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从而形成活化Th细胞的第一信号。
(2)活化Th细胞和B细胞的第二信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化的Th细胞表达出的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将新冠病毒灭活后研制出灭活病毒疫苗。这种疫苗保留有新冠病毒的___________,能激活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5)科研人员研究了256名健康志愿者第2剂新冠灭活疫苗(Vero细胞,科兴)接种后,不同时间点体内抗新冠病毒抗体IgM和IgG以及总抗体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点IgM(相对值)lgG(相对值)总抗体(相对值)
3d0.070.63.3
6-8d0.884.6291.1
13-15d1.075.0211.0
28-35d0.305.391.4
①第2剂新冠灭活疫苗(Vero细胞,科兴)接种后产生IgM和IgG的浆细胞来源于__________的增殖和分化
②IgM和lgG两种抗体中__________对机体保护性更持久。
③灭活疫苗需要进行第三次接种,进行第三次接种的意义是_________
4 . 人体对冷、热和触觉的感知能力对人类的生存及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交流至关重要。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温度和触觉受体的两位科学家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ain发现辣椒素激活TRPV1通道是痛热感觉形成的基础。Ardem Patapoutain发现触觉的产生源于机械力激活了PIEZO1通道。多项研究表明,除参与冷、热和触觉的感知外,TRPV1通道和PIEZO1通道还参与了其他众多的生理过程。
(1)TRPV1通道是一种离子通道,其能被43℃以上的温度或辣椒素活化,促进Ca2+__________的方式顺浓度梯度跨膜进入细胞。某同学食用辣椒后产生“痛热”感觉,试用箭头和必要的文字描述此过程中兴奋传导的途径为__________。辣椒素可以通过TRPV1通道作用于脂肪细胞因子,从而削弱脂肪细胞因子对__________(激素名称)作用的不良影响,减少糖尿病的发生。TRPV1通道还分布于辅助性T细胞表面,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因此辣椒素等成分能通过TRPV1通道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2)在研究触觉产生的分子机制时,科学家首先确定了一种细胞系,当用微量移液管戳单个细胞时,该细胞能发出可测量的电信号。据此科学家提出机械力激活的受体是某种离子通道的假说,并且确定了细胞中可能参与编码该离子通道的72个候选基因,并利用上述细胞系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减法原则”控制自变量,最终成功找到了一个参与编码机械力敏感离子通道(PIEZO1通道)的基因。试根据上述实验原理简要描述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
(3)研究表明,PIEZO1通道还参与骨骼的形成和维护。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敲除小鼠成骨细胞中的PIEZO1通道基因后,小鼠体格瘦小且支撑体重的长骨轻薄乏力。被悬空(不必支撑自己全部体重)养殖的野生型小鼠也表现出长骨轻薄的现象。由此推测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骨量相对较少、易患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免疫应答的特殊性与记忆包括三个事件:①对“非己”的分子标志进行特异识别;②淋巴细胞反复分裂产生数量大的淋巴细胞群;③淋巴细胞分化成特化的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针对胞外毒素,事件①中一个未活化的B细胞可能被任何一种胞外毒素致敏
B.针对异体移植细胞,事件①中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需接受抗原MHC复合体的信息
C.事件②中,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中大量增殖,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多种蛋白因子
D.事件③中,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协同杀灭和清除入侵病原体
2022-01-14更新 | 792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八十中高三考前热身生物试题
6 .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式,但免疫排斥仍是术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1)图1供体肝细胞被患者体内的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在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T细胞增殖分化出不同类型的T细胞,引发免疫排斥。

(2)肝移植排斥反应大鼠的吞噬细胞表面高表达S蛋白。为探讨S蛋白与免疫排斥的关系,研究者将阻断S蛋白功能的抗体注射给大鼠,对照组注射无关抗体,检测两组大鼠肝移植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2。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将特异性载体包裹siRNA注射给大鼠,siRNA进入吞噬细胞干扰S基因的表达。实验如下:
组别1234
实验处理①手术——②手术——
静脉注射包裹siRNA的载体静脉注射包裹 ③ 的载体
实验结果有抗原呈递能力的APC细胞占比(%)8.920.1372.340.01
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1.408.60

注: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大于3.0可判定为发生排斥反应
①②③的处理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反映吞噬细胞具有抗原呈递能力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说明干扰S蛋白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提取了上述四组小鼠的吞噬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检测效应T细胞的数量。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进一步支持(3)的实验结论。
(5)基于上述研究,S蛋白有望成为克服肝移植免疫排斥的新靶点,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
2021-12-24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2-【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福建专用)
7 . 细胞异常增殖可导致肿瘤发生。图示雌激素在特定条件下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癌细胞中周期蛋白D(cyclinD)的合成量增加,cyclinD与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乳腺癌的恶性发展。

(1)cyclinD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若细胞核DNA含量开始增加,说明细胞周期开始进入图中的___________(X/Y/Z)期。
(2)正常情况下,亲代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染色体数完全相同的子细胞。下列过程中有利于染色体平均分配的是___________
A.染色体的形成B.细胞核的解体与重建
C.纺锤体的形成D.细胞膜的解体与重建
(3)据图及所学知识推测,下列药物中能抑制乳腺癌恶性发展的是___________
A.CDK4/6活性抑制剂B.雌激素受体抑制剂
C.cyclinD基因表达激活剂D.纺锤体形成阻断剂

目前,肿瘤免疫疗法是一种新方法,它通过激活自身免疫杀灭癌细胞。但临床中,该方法对部分乳腺癌患者无效。研究发现:这类患者癌细胞生活的(微)环境中存在较多乳酸。为了解乳酸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者用含有不同浓度乳酸的培养液分别培养二种T细胞:Tc和Treg,已知Treg能抑制Tc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进而抑制机体免疫。如图是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增殖情况。(注:细胞分裂指数越高表示增殖越旺盛)

(4)据题意,肿瘤免疫疗法通过___________来杀灭癌细胞。
①非特异性免疫②特异性免疫③细胞免疫④体液免疫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结合图和有关信息,推测肿瘤免疫疗法对部分患者失效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8 . 登革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如图所示为人体对抗登革热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登革热病毒表面可能存在多种抗原
B.物质甲还可能促进其他细胞分裂分化
C.巨噬细胞能将病毒降解成抗原-MHC复合体
D.抗体I与病毒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9 .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1)-(5)题。
资料一:S蛋白是新冠病毒(SARS-CoV-2) 感染机体的关键组分,也是研制新冠疫苗的关键起点。2021年2月25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领衔研发的以腺病毒为载体的疫苗获准上市注册申请,为我国乃至世界预防新冠疫情又增加了一件利器。下图为陈薇团队以缺失E1等基因的人复制缺陷腺病毒(E1基因是腺病毒基因组复制的关键基因)为载体的新冠疫苗研制流程示意图。

(1) HEK细胞是一种特殊的人胚胎肾源细胞,在该细胞中,质粒I和质粒II可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进行同源重组,形成含S蛋白基因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为保证上述重组腺病毒能够大量复制,HEK细胞应含有______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对获得的重组腺病毒除用PCR检测s蛋白基因外,还需用__________的方法检测S蛋白。
(2)与复制型腺病毒相比,利用复制缺陷腺病毒为载体制备成的疫苗的优点是___________
资料二:疫苗从研制走向临床使用,需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等多重检测,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陈薇团队对上述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其保护效果进行评价。图1、2表示不同的接种剂量和接种方式对小鼠免疫的影响,图3表示接种不同剂量疫苗,14天后接种新冠病毒,72小时后检测小鼠肺组织的病毒含量。

(3) IFNy是一种能增强效应T细胞活力的淋巴因子,在免疫系统组成中,它与抗体均属于 _____。 由图1、图2结果可知,该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___________免疫。
(4)图3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_____,结果显示疫苗对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为了达到最大的保护效果,该疫苗最适合的接种方式和剂量为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最近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有可能使该疫苗失去保护作用。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6-04更新 | 5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湖北省襄阳市五中高三5月冲刺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10 .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式,但免疫排斥仍是术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1)图1供体肝细胞被患者体内的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与T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结合,在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T细胞________________出不同类型的效应T细胞,引发免疫排斥。

(2)肝移植排斥反应大鼠的吞噬细胞表面高表达S蛋白。为探讨S蛋白与免疫排斥的关系,研究者将阻断S蛋白功能的抗体注射给大鼠,对照组注射无关抗体,检测两组大鼠肝移植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2。结果表明________
(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将特异性载体包裹siRNA注射给大鼠,siRNA进入吞噬细胞干扰S基因的表达。实验如下:

组别

1

2

3

4

实验处理

__①_ 手术

——

___②__手术

——

静脉注射包裹siRNA的载体

静脉注射包裹 的载体

实验结果

有抗原呈递能力的吞噬细胞占比(%)

8.92

0.13

72.34

0.01

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

1.4

0

8.6

0


注: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大于3.0可判定为发生排斥反应
①②③的处理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反映吞噬细胞具有抗原呈递能力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说明干扰S蛋白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提取了上述四组小鼠的吞噬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检测效应T细胞的数量。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进一步支持(3)的实验结论。
(5)基于上述研究,S蛋白有望成为克服肝移植免疫排斥的新靶点,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28更新 | 129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