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91 道试题
1 . 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图中对实验鼠A注射的抗原是初次注射,以前并未感染过该种抗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鼠A在注射抗原前,体内没有针对该抗原的记忆T细胞
B.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充分证明移植的脂肪组织中含有记忆T细胞
C.记忆T细胞直接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实验鼠B体内在病原体刺激下可迅速增殖、分化
D.实验鼠B感染病原体后不患病,可能是因为移植到实验鼠B的记忆T细胞发挥作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2 . T细胞表面存在负向调控的受体分子PD-1,当PD-1与特定分子PD-L1结合后,能导致T细胞“自杀”,从而终止正在进行的免疫反应。一些肿瘤细胞进化出了一种防御机制,它们的表面也带有PD-L1,从而诱导T细胞过早地进入自我破坏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部分T细胞会在PD-1的作用下发生细胞凋亡
B.T细胞上有PD-1分子说明只有T细胞含有合成PD-1分子特有的基因
C.使用无PD-L1效应的药物结合肿瘤患者T细胞表面的PD-1,会降低免疫治疗的效果
D.增加接受器官移植的个体T细胞上的PD-1,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免疫排斥
2023-08-25更新 | 788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江津五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正常孕妇的血清中,存在抗配偶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抗体(APLA),它可与胎儿细胞上源于父亲的抗原结合,阻止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的识别和攻击。缺乏APLA的孕妇常会发生习惯性流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PLA由母体浆细胞分泌
B.APLA能够增强母体对胚胎的免疫反应
C.可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检测APLA
D.可给患者接种适量的配偶淋巴细胞进行治疗
4 . 斯坦曼由于“树突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而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奖。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下列关于树突状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与巨噬细胞、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B.能够直接刺激T细胞分裂和分化
C.呈递抗原给辅助性T细胞进而引发特异性免疫
D.能特异性识别、摄取和加工处理某种抗原并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X是抗原,Y是抗体,数字①~⑥表示过程,字母a~e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e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完全相同
B.当抗原X再次侵入人体时,通过④⑤过程,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C.与Y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D.细胞a、b、c、d、e都能识别抗原X
2020-10-11更新 | 3458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6 . 研究发现,活化T细胞表面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细胞表面的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结合,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PD—L1可存在于种正常细胞表面,肿瘤细胞可通过过量表达PD—L1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实现免疫逃逸,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肿瘤细胞能够实现免疫逃逸说明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遭到破坏
B.活化T细胞表面的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
C.使用PD—1抗体或PD—L1抗体可以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从而使T细胞有效对付肿瘤细胞
D.过度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可能会引起过强的免疫反应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7 . 流行性感冒是冬春季节常见的一种高发性传染病(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高热乏力、全身疼痛,有时还伴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患者一般都会出现持续39度左右的高烧,此时身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高热可导致患者体内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细胞代谢
C.感染病毒后引发的细胞免疫会裂解靶细胞并清除血液中的病毒
D.入侵的流感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2021-01-22更新 | 1746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8 . 人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从而维持免疫稳定。该细胞内FOXP3蛋白基因的持续表达对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是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毒性T细胞膜表面可能有某种免疫活性物质的受体
B.调节性T细胞的增多可提高某些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C.增强FOXP3蛋白基因的持续表达会引起自身免疫病
D.研究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有利于防治恶性肿瘤
9 . RNA病毒可分为+RNA病毒和-RNA病毒,其中+RNA能够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RNA不能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近期各地出现的“二阳”现象,专家们倾向于认为跟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减弱以及病毒出现变异有关,SARS-CoV-2是一种含侵染性单链RNA(+RNA)的包膜病毒。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ARCoV) 已进入临床试验。图1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物质构成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图2是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作用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②过程需要_____酶,①过程需要的嘌呤数等于②过程需要的_____数。
(2)图1中③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所需的原料由tRNA运输,且连接在tRNA链的_____(选填“羟基”、“磷酸基团”)末端。
(3)ARCoV携带mRNA的碱基序列主要依据 S蛋白基因序列设计,该基因序列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mRNA疫苗在细胞内表达合成病毒S蛋白后,经蛋白酶体水解产生抗原肽,抗原肽与镶嵌在_____膜上的MHCI结合,最终呈递到细胞表面,诱导特异性免疫。注射mRNA疫苗诱导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类型为_____
(4)病毒的检测方法有:①核酸检测;②抗原检测;③抗体检测。若某人做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时,③为阳性,①②为阴性,则可能的原因有_____
(5)为加强免疫屏障,很多灭活病毒疫苗都会加强接种。有研究证明两次接种间隔时间需严格控制,否则会导致接种效果不理想。接种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导致接种效果不佳的原因有_____
10 . 肿瘤细胞在体内生长、转移及复发的过程中,必需不断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AM)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促进TAM转变成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调节性T细胞,并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
B.调节性T细胞可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
C.白细胞介素-10可通过TAM间接促进T细胞活化和增殖
D.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有助于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