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干细胞体积小、核大,细胞增殖能力强
B.胰岛B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浆细胞衰老后水分减少,核体积减小,分泌抗体的功能下降
D.靶细胞凋亡后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2 . 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当人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不可能发生的是(       
A.机体细胞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作用于下丘脑,通过调节引起高热
B.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加工、处理甲流病毒,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
C.B淋巴细胞与甲型流病毒接触后,就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D.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随体液循环,识别并裂解被甲型流病毒感染的细胞
3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通常发生在儿童早期,病毒沿神经传播导致水痘,并在三叉神经节和背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形成终身潜伏感染。随年龄的增长或免疫功能下降,病毒从潜伏状态再激活,形成带状疱疹。VZV具有嗜神经性,使得神经纤维外的髓鞘脱落,同时增加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的数量。下图是VZV再激活后传播及皮下组织发生的相应免疫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背根神经节中包含了许多神经元的______,脊神经是由许多______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
(2)VZV沿神经纤维传播至上皮细胞,同时引发皮下组织免疫反应。细胞c是______,细胞e的功能是______
(3)患带状疱疹常见的后遗症是持续剧烈的神经痛,原因有:______导致生物电信号在传导过程中容易传至相邻的神经纤维,导致较小的刺激就能引起较大的神经冲动;同时VZV感染会______,导致动作电位更容易产生,痛觉敏感化。
(4)VZV为双链DNA病毒,其入侵并增殖的过程如右图。
   
①VZV侵入宿主细胞后,双链DNA先环化进行滚环复制的优点是可避免被______水解;组装释放前再线性化有利于再次侵染细胞时DNA通过______(结构)进入细胞核。
②VZV第一次获取的包膜来自______。ABMA是一种抑制细胞自噬的药物,研究发现其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其机理是______
4 . 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人体感染后会出现发热、身体疼痛、干咳及咽喉干痛等不良症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体液中有识别并吞噬流感病毒的巨噬细胞
B.流感病毒能与B细胞接触,作为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C.流感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消灭病毒
D.病毒被清除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人体将恢复正常
2023-05-22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决胜新高考高三5月大联考生物试题
5 . 多巴胺(DA)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键调节因子。刺激免疫细胞上的DA体受体会影响炎症的发生或发展。下图炎性肠病(IBD)患者与正常人DA信号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BD发病的原因可能与DA转运体减少有关
B.保持良好情绪有利于减少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
C.肠道中的有益共生菌可以缓解IBD的症状,可能与其能产生DA有关
D.激活T细胞上的D和D3受体可以增加IL-10和干扰素-γ,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
2023-05-20更新 | 3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
多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此做出的贡献。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让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避免出现输血后的肝炎,也使得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得以迅速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型肝炎检测的依据之一是检测血浆中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B.侵入肝细胞的丙型肝炎病毒,需要依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将其清除
C.针对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复制
D.人体内能够特异性识别丙型肝炎病毒的淋巴细胞有吞噬细胞、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
2023-05-20更新 | 2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江苏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三仿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7 . 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B.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可吞噬和呈递抗原
C.B细胞和T细胞分别只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起作用
D.通常一个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
8 . 黏膜免疫系统由分布于呼吸道等处黏膜内的淋巴组织构成,包含人体50%以上的淋巴组织和80%以上的免疫细胞。黏膜上皮间的M细胞能摄入抗原,并透过黏膜将其转运至淋巴组织,从而诱导T细胞和B细胞反应,启动黏膜免疫应答。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黏膜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第一道防线
B.M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杀死入侵机体的抗原
C.免疫细胞均直接来自于造血干细胞的有丝分裂
D.雾化吸入式疫苗可以诱发机体呼吸道黏膜免疫
9 . CD226和TIGIT是表达于T细胞、NK细胞等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可竞争性结合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的CD155分子,从而分别活化和抑制相关淋巴细胞,TIGIT与CD155的亲和力高于CD226。研究表明,CD155分子也在多种肿瘤细胞上过量表达,若肿瘤细胞上CD155分子的丢失,则能通过肿瘤内在机制减少肿瘤的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PC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等,可以特异性摄取、加工处理抗原
B.正常情况下,TIGIT发挥作用有利于防止机体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C.CD155分子在肿瘤细胞中的过量表达既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又有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自稳的作用
D.增强CD226的表达及研发使用TIGIT单克隆抗体,均可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023·江苏南通·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表示甲型H1N1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1N1流感病毒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B细胞受到H1N1流感病毒刺激后即大量增殖分化
C.细胞2是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
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X
2023-04-19更新 | 34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