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胃胀、发热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胃肠感冒”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感知内环境渗透压升高
B.“胃肠感冒”时,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多
C.“胃肠感冒”有炎症出现发热现象时,此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胃肠感冒”时,机体首先发生细胞免疫,再通过体液免疫彻底消灭病毒
2 . 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存在如下过程:造血干细胞→淋巴干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母细胞转移到不同器官可分别分化为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分化过程改变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适宜条件下各细胞均能体现全能性
B.在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某种基因可能都处于活跃状态
C.浆细胞开始凋亡时,细胞中的部分基因依然在表达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在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下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3 . 当肿瘤细胞过度表达表面的PD-L1时,会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使T细胞减少增殖或失活,从而失去识别和打击肿瘤细胞的能力,这是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在使用药物阻碍PD-L1与PD-1结合时,T细胞能正常增殖分化。下图为该机制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抑制肿瘤细胞表达PD-L1的药物能起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B.T细胞识别抗原X后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C.T细胞识别和打击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D.抗PD-L1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会导致自身免疫病
4 . 流感是春秋季节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___________细胞首先对病毒发起攻击并对病毒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抗原信息传递给___________细胞,从而引起免疫应答反应。
(2)被病毒侵染后,机体某些细胞会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致热性细胞因子作用于___________(填器官),通过该调节中枢的作用,促进___________(填两种)等激素的分泌,使细胞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3)与神经传导的兴奋相比,激素等信号分子传递信息的速度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2022-08-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安徽省名校智慧联盟高三5月临门一卷(一)理综生物试题
5 . 免疫系统能清除异物,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图表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 SARS 病毒(一种 RNA 病毒)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细胞甲、乙、丙中,能识别 SARS 病毒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细胞乙可由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受抗原刺激会____________________
(4)肾上腺素在体液调节过程中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当恐惧因素消除后,心率一般不会马上恢复安静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不健康的作息——熬夜不仅会破坏人体肾上腺素等分泌的昼夜节律,还会抑制效应 T 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从而影响正常的免疫功能。已知机体内 Gas 偶联受体是抗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因子,其活性的高低能反映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请你以相应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验证熬夜会抑制效应 T 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
实验设计思路:将身体状况相似的健康志愿者均分为两组,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志愿者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结果与结论:若对照组志愿者的Gas 偶联受体的活性低于实验组志愿者 ,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多巴胺含量可以指示多巴胺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或死亡程度。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体液免疫产生的物质会导致帕金森病,据此判断这种疾病可能属于____病。
(2)研究发现,效应T细胞表面的CD8受体与其发挥正常免疫功能有关,MPTP可诱导正常小鼠产生帕金森病。给正常小鼠和CD8基因敲除小鼠注射MPTP或生理盐水10天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神经元多巴胺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注射MPTP可导致CD8基因敲除小鼠和正常小鼠的多巴胺含量______________,推测MPTP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细胞____。与正常小鼠多巴胺的含量变化相比较,CD8基因敲除小鼠多巴胺含量变化是____,据此推测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分析,帕金森病与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有关。
2021-06-10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安徽省蚌埠市二中高三最后一卷理综生物试题
7 . 请回答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问题。
(1)免疫调节依靠人体的免疫系统完成,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效应 T 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来的。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时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为了抵抗新冠病毒,某公司研发出W疫苗。临床显示,双剂疫苗的接种效果明显好于单剂(单剂:只注射1次疫苗;双剂:一段时间内连续注射2次疫苗)研究发现该疫苗在大猩猩身上也能得到类似结果。根据以下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W疫苗能预防新冠病毒且双剂疫苗接种效果好于单剂,请写出具体的实验思路。_________
实验材料:实验用大猩猩若干只;用缓冲液X配制的W疫苗;缓冲液X;新冠病毒毒株;注射针筒若干;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体内病毒含量不同,核酸检测结果不同);其他相关材料。
(要求与说明:注射第一剂与第二剂疫苗的时间间隔以及由于时间延长导致的免疫力改变不作考虑;核酸检测试剂的具体使用方法不作要求;)
2021-05-30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高三5月最后一卷理综生物试题
8 . 现阶段,我国在逐步落实新冠疫苗的免费接种计划。我国人民接种的新冠疫苗是由灭活的新型冠状病毒(一种不具有逆转录特性的单链RNA病毒,简称SARS—COV-2)研制而来,安全性较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疫苗进入人体内环境后,吞噬细胞能将相应抗原呈递给T细胞
B.该疫苗需在低温下运输和保存,以避免其在高温下丧失抗原特性
C.人体的效应T细胞都能诱导被SARS-COV-2侵染的细胞发生凋亡
D.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繁殖时,其遗传信息传递无需碱基T参与
2021-05-21更新 | 37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三5月模拟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9 . 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一种叫作囊性纤维病的遗传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有的细胞中某种蛋白质(CFTR蛋白)结构异常,影响了Na+和Cl-的跨膜运输。1996年,研究人员发现,肺部细胞外Na+的聚集导致患者支气管中粘液增多,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繁殖,最终肺功能严重受损。这一发现给囊性纤维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由题可知,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囊性纤维病患者肺部细胞外的Na+浓度异常升高引起组织液________(“增多”或“减少”),进而出现肺水肿。
(2)囊性纤维病患者一旦出现严重肺部感染,会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_________呼吸增强后,就会出现乳酸中毒等情况。正常机体中,细胞代谢产生酸性物质,使细胞外液中H+增多,使HCO3-产生CO2,另一方面刺激相应感受器,引起位于________的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快加深,加速CO2排出,使血浆pH恢复正常。在治疗该病人严重肺部感染的过程中,有时使用高压将氧气输入肺部,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打败病菌争取时间。这利用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
(3)病人感染结核杆菌,会引起肺结核,机体会产生抗体与病菌发生特异性结合。要彻底清除病人体内的结核杆菌,_____(“需要”或“不需要”)细胞免疫的参与。与抗体的合成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依次为_________
2021-05-17更新 | 3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英华中学高三高考模拟理综生物试题(二)
10 .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出汗后只补充水,血浆渗透压会升高
B.温度下降时甲状腺激素会定向运输给产热器官
C.静息电位时,神经细胞膜内K+通过协助扩散排出细胞外
D.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侵入体内的不同抗原,再呈递给B或T细胞
2021-02-10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安徽省名校联盟高三模拟调研卷(五)理综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