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我国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开创了狂犬病的免疫疗法,文曰:“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意思是被狗咬伤后,取出狗脑捣碎敷在伤口上,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狗脑捣碎物进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
B.狗脑捣碎敷在伤口能增强免疫系统第三道防线
C.机体可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清除狂犬病毒
D.辅助性T细胞通过和B细胞的接触传递抗原信息
2024-03-1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部分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学试题(二)
2 . 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人时,会将含有病毒的唾液注入人体皮肤,随后病毒感染叮咬处的皮下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病毒在这些细胞中扩增后释放入血液,引起全身性感染。研究人员分别评估了伊蚊唾液中32种唾液蛋白对寨卡病毒增殖的影响,发现其中唾液AaVA-1蛋白可以显著地促进寨卡病毒感染哺乳动物。课题组利用“小鼠-蚊”传播模型对AaVA-1蛋白的功能进行实验探究,机理如下:AaVA-1蛋白能够与抑制免疫细胞自噬的LRPPRC蛋白结合→激活免疫细胞的自噬过程→促进病毒感染机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研究AaVA-1蛋白作用的过程中,需将伊蚊32种唾液蛋白分别与寨卡病毒混合注入小鼠观察其感染情况
B.LRPPRC蛋白激活免疫细胞自噬的过程,与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靶细胞的过程相同
C.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的功能,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D.课题组揭示了宿主——媒介——病毒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伊蚊通过唾液影响相关病毒传播的分子机制
2024-02-26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适应性测试(一)生物试题
3 . 为了研究人体对病毒X的免疫作用,先用病毒X感染小鼠甲,小鼠甲患病一段时间后恢复。随后再用病毒X感染小鼠乙,并注射小鼠甲恢复后的血清,小鼠乙未患病。回答下列问题。
(1)小鼠甲感染病毒X引起的特异性免疫方式有__________,此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小鼠乙未患病是因为小鼠甲的血清中,含有能与病毒X表面抗原结合的物质,该物质是__________
(2)为了检验研制的灭活病毒X疫苗免疫效果,给小鼠丙注入该疫苗,一段时间后,还需要检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
(3)与注射单克隆抗体相比,接种疫苗的优点是_____
4 . 人体对肿瘤细胞免疫应答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活化的细胞3表面存在PD-1蛋白。某些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蛋白,与PD-1蛋白结合后,抑制细胞3的活性和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表现出免疫逃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1、2、3、4均属于淋巴细胞,来自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B.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能够加速细胞2的活化过程
C.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可能会导致肿瘤患者患自身免疫病等并发症
D.给肿瘤患者注射PD-L1抑制剂会加重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5 . 光动力疗法(PDT)对肿瘤的免疫疗效受到肿瘤浸润的 T 细胞(CTLs)功能和状态的影响。我国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金属蛋白酶(MMP-2)响应的促渗透纳米粒,其包载 MMP-2酶敏促渗肽iRGD和胆固醇酯化酶抑制剂阿伐麦布。在肿瘤高表达的MMP-2作用下,促渗肽iRGD从纳米粒中响应释放,促进阿伐麦布在瘤内的深部渗透;阿伐麦布被释放后可以同时抑制肿瘤浸润性CD8+T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胆固醇代谢,恢复T 细胞的功能,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使肿瘤细胞处于有效的免疫监视,协同 PDT 激活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机体内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而来
B.促渗透纳米粒可以进入肿瘤内利用携带的药物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C.肿瘤细胞的胆固醇代谢旺盛会使CD8+T细胞降低免疫杀伤功能
D.PDT激活的免疫应答是全面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6 . 下列有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新冠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特异性免疫能力
B.新冠肺炎的无症状感染者能通过核酸或抗原检测进行筛查
C.可以通过配制培养基培育新冠病毒
D.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2023-11-2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模拟生物试题
7 .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泪液、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构成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
B.吞噬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但不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C.人体内的抗体都是由浆细胞产生的,且每种浆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
D.接种新冠疫苗一段时间后,人体产生的效应T细胞开始攻击靶细胞
8 . 2021年7月23日,中国首张CAR-T处方开出,定价120万,正式揭开了我国使用细胞疗法攻克癌症的临床应用。CAR-T就是提取患者淋巴T细胞到体外,在体外配备“导航系统”后进行增殖,送回体内专一性地清除恶性增殖的癌细胞。
(1)该免疫属于_____(“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该种免疫的特点是_____
(2)细胞癌变是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抑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_____
(3)配备“导航系统”的淋巴T细胞能准确识别癌细胞的原理是_____。体现了细胞膜_____ 的功能。
2022-03-1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T细胞的受体蛋白PD-1(程序死亡蛋白-1)信号途径有调控T细胞的增殖、活化和细胞免疫等功能。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与T细胞的受体PD-1结合引起的一种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D-Ll抗体和PD-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B.PD-L1蛋白可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
C.PD-L1与PD-1的结合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
D.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
2021-10-09更新 | 6532次组卷 | 41卷引用:2023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诊断性考试(二)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2019年病毒性肺炎病例被发现,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11日该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COVIO-19。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在________内增殖。
(2)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过程中,病毒表面的S蛋白首先与人体细胞膜上ACEⅡ蛋白结合,这体现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之后该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已知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进入宿主细胞后,首先翻译出RNA聚合酶,这一过程需要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3种)。
(3)新型冠状病毒入侵细胞后,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__,与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在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中存在________,能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2020-05-04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贵州省贵阳市一中高三适应性月考(六)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