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0 道试题
1 . 急性骨髓白血病细胞(AMLC)能快速大量增殖,从而引发急性白血病,有研究表明AMLC自身活性氧族物质(ROS)可以诱导其窃取周围正常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线粒体,从而满足其高能耗的需求,为证明该结论,请根据以下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与用具:AMLC 悬液、BMSC悬液、细胞培养液、过氧化氢(ROS促进剂)、谷胱甘肽(ROS抑制剂)、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培养瓶等。(说明:具体操作和检测方法不做要求。)
(1)实验步骤:
①取培养瓶若干,随机均分为四组,标号A、B、C、D组(每组有多个重复培养瓶),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和AMLC细胞悬液;
_____,并测定各组AMLC中线粒体的数量;
③A组不作处理,B组加入适量且等量BMSC细胞悬液,_______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每隔一定时间重复步骤②;
_______
(2)实验结果:(仅以AMLC中线粒体数量为指标,用曲线图形式表示上述实验的结果)
(3)分析与讨论
①AMLC 是骨髓中异常增殖和分化的一种细胞,人体消灭它主要依靠____免疫。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胰岛素有利于AMLC的增殖,原因是_______
②为了有利于上述实验的进行,可对细胞________(填“AMLC”或“BMSC”)的线粒体DNA进行荧光标记。
2021-11-01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糖蛋白有关
B.效应T细胞可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进行二次免疫反应
C.指导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在效应B细胞中也存在
D.效应T细胞合成穿孔素的过程要消耗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3 . 图为细胞毒 T 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并增殖分化为效应 T 细胞,进而识别、攻击肿瘤细胞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胞吞方式摄取肿瘤抗原,利用了膜的流动性特点
B.效应 T 细胞通过 TCR 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体现了特异性
C.效应 T 细胞识别肿瘤细胞并分泌毒素,从而导致肿瘤细胞裂解
D.细胞毒 T 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效应 T 细胞和记忆T 细胞的 MHC 分子不同
2021-05-31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
2018·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医生接待了甲、乙(甲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两位同时手被割破的病人,查看伤口并询问相关情况后,决定给甲注射破伤风疫苗,给乙注射抗破伤风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破伤风疫苗要突破前两道防线之后才能刺激机体B淋巴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
B.乙病人通过注射抗破伤风抗体获得的免疫力是由其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
C.与初次接种相比,给甲病人再次接种破伤风疫苗可使其产生更多的抗体
D.这两种治疗方法中,给乙病人的治疗方法发挥疗效的时间会更长久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5 . 依据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T淋巴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B.B淋巴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抗原的直接刺激,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
C.对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麻风杆菌的彻底清除靠细胞免疫即可
D.得过腮腺炎的人不会再患该病
6 .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HIV可由蚊虫叮咬传播
B.HIV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受体,并通过胞吞进入细胞
C.HIV表面的病毒蛋白可以作为引起人体免疫应答的抗原物质
D.HIV在宿主细胞内通过逆转录酶合成子代HIV的遗传物质
2021-05-17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7 .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即物理屏障
B.免疫应答属于第二道防线
C.特异性免疫可以产生进入静止期的记忆细胞
D.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不可以免疫预防
2020-09-06更新 | 37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1
8 . 如图表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段各淋巴细胞的DNA含量不完全相同
B.d时间是再次接种引发的免疫应答
C.产生甲、乙抗体的浆细胞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有较大差异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李斯特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实验小组为探讨TNF-α基因对李斯特菌引起的免疫应答的影响,给TNF-α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分别注射适量的李斯特菌,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体内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敲除TNF-α基因使得小鼠的免疫系统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增强
B.敲除TNF-α基因的小鼠在初次免疫时可形成更多的记忆细胞
C.TNF-α基因表达产物会影响到B淋巴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小鼠只需要依靠细胞免疫就能完全彻底清除入侵的李斯特菌
10 . 下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能以此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组细胞是(  )
A.反射弧中相邻的神经元
B.甲状腺细胞与下丘脑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
D.根尖成熟区相邻的细胞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