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种子中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含量的平衡在调控种子休眠和破除休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界环境信号因素通过影响种子ABA和GA的合成和降解来改变种子休眠程度,下图是ABA和GA调控种子休眠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合材料和图推测,种子休眠时A处的生理变化存在合成ABA,B处的生理变化存在降解ABA
B.ABA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抑制细胞分裂、种子萌发和气孔关闭
C.不同植物激素的绝对含量和调节的顺序性共同影响种子萌发
D.破除休眠后,种子对ABA、温度和光照的敏感性降低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冲刺生物试卷
2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4)题。
东方甜瓜果实成熟调控途径
东方甜瓜是我国北方广泛种植的重要栽培瓜类之一,喜高温和日照,每年的5-6月,随着气温不断攀升,甜瓜逐渐成熟。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积累量决定了肉质果实的品质,蔗糖是甜瓜成熟期的主要糖类,明确果实中蔗糖积累的分子机制,对提高甜瓜风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人员对高蔗糖品系(HS)和低蔗糖品系(LW)甜瓜果实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乙烯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诱导控制乙烯反应因子的基因Ⅰ-2过表达,表达产物蛋白Ⅰ-2作为阻遏物,通过结合C基因的启动子,在C基因上游发挥作用,抑制其表达。C蛋白能结合到蔗糖合成途径关键基因S和乙烯积累关键基因A的启动子上,抑制二者表达。
研究者检测甜瓜细胞内6个乙烯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发现HS均显著高于LW。对HS和LW甜瓜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内源乙烯的浓度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

本研究丰富了对乙烯参与调控甜瓜果实蔗糖积累分子机制的认知,为进一步研究甜瓜果实成熟和品质形成过程中,调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线索,同时为培育高品质的甜瓜提供依据。
(1)甜瓜果实成熟的调控是由______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
(2)综合文中信息,完善下面的东方甜瓜果实成熟调控的流程图______

注:方框内填物质名称,括号内填“+”或“-”,“+”代表促进,“-”代表抑制
(3)图中LW果实的乙烯产量未出现明显峰值,其根本原因是______,导致对(2)途径的调节______
(4)基于上述研究,请提出可提高LW果实蔗糖积累量的简易方法:______
3 . 科研人员为研究水稻Hd3a基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用脱落酸(ABA)处理野生型和Hd3a缺失突变体的水稻种子,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种子的类型和ABA的浓度
B.脱落酸可抑制野生型和Hd3a缺失突变体的种子萌发
C.Hd3a缺失突变体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比野生型更强
D.推测Hd3a基因的表达可促进ABA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 . 植物受到创伤可诱导植物激素茉莉酸(JA)的合成,JA在伤害部位或运输到未伤害部位被受体感应而产生蛋白酶抑制剂I(PI-Ⅱ),该现象可通过嫁接试验证明。试验涉及突变体m1和m2,其中一个不能合成JA,但能感应JA而产生PI-Ⅱ;另一个能合成JA,但对JA不敏感。嫁接试验的接穗和砧木叶片中PI-Ⅱ的mRNA相对表达量的检测结果如图表所示。

嫁接类型

WT/WT

m1/m1

WT/m1

m1/WT

m2/m2

WT/m2

m2/WT

砧木叶片创伤

接穗叶片

++

+++

-

-

+

+++

-

-

-

-

+

+

++

+++

砧木叶片

++

+++

-

-

-

-

++

+++

-

-

-

-

++

+++

注:WT为野生型,m1为突变体,m2为突变体;“……”代表嫁接,上方为接穗,下方为砧木;“+”“-”分别表示有无;“+”越多表示表达量越高
下列判断或推测正确的是(       
A.m1不能合成JA,但能感应JA而产生PI-Ⅱ
B.嫁接不会产生伤害,可导致PI-Ⅱ不表达
C.嫁接类型m1/m2叶片创伤,m1中大量表达PI-Ⅱ
D.嫁接类型m2/m1叶片创伤,m2中大量表达PI-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植物衰老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景观植物的观赏价值和作物的产量品质有重要意义,对保护濒危物种和有文物价值的名木古树也有一定的影响。衰老植物的细胞结构、物质含量发生改变,其代谢水平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因此可以以一些生理指标作为筛选衰老相关突变体的依据。
(1)经EMS化学试剂处理野生型(WT)拟南芥种子,发现叶绿素荧光参数明显改变的植株E61,即为变异性状,通过以下杂交实验,对其亲子代荧光参数统计如下。
亲本F1F2
WT(野生型)E61(变异植株)
荧光参数平均值0.720.640.700.710.64

表1:WT与E61杂交子代表现型统计
(注:荧光参数:Fv/Fm;Fo:最小荧光量;Fm:最大荧光量,这是暗适应下潜在的最大荧光产量;Fv:可变荧光,Fv=Fm-Fo。)
表2:F2代性状分离统计
野生型表现型突变体表现型
统计结果762242
预期结果753251

由此分析该变异性状可能是由____________对基因控制的_______性状。
(2)科学家将该突变定位在1号染色体基因E上,分别提取WT和E61的基因,序列比对结果如图1所示:

所以E61中基因E发生了由______导致的基因突变。
(3)为了验证E基因突变导致了植株荧光参数下降,获取野生型E基因,将其分别转入E61突变体和WT野生型植株中,分别检测其荧光参数发现_____说明E基因突变导致荧光参数下降,由此推测E基因与叶绿体或叶绿素有关。
(4)已知GUS基因可编码β-葡萄糖苷酸酶,该酶可在其表达位置将外源底物水解,出现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蓝色)。为确定E基因的组织表达定位,请设计实验步骤:__________
将植株与外源底物共培养,现象如图2,说明E基因主要在_________中表达。

(5)为了检测E基因突变对植株的生理特征的影响,实验者分别做了以下实验:
①对野生型和E61突变体叶绿素含量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推测E基因可以______

②在外源ABA(脱落酸)处理条件下,对WT野生型及E61突变体萌发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图4,发现E61对ABA_____。综上所述,推测基因E可能通过哪些途径影响植物衰老____
2019-04-20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
6 .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从根本上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赤霉素作用的发挥也同动物激素一样,需要受体。现有赤霉素突变矮生玉米品种,初步确定其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植株不能产生赤霉素(或赤霉素水平低),二是受体异常(不能与赤霉素结合发挥作用)。请设计实验来探究该突变矮生玉米品种产生的原因属于上述哪一种。材料:突变矮生玉米幼苗若干株、赤霉素溶液、根据需要的其他用品自选。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3-08更新 | 1153次组卷 | 4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7 . 叶片表面的气孔是由保卫细胞构成的特殊结构,是气体出入植物体的主要通道。气孔能通过开闭运动对外界环境刺激做出响应。请分析回答:
(1)气孔的开闭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________过程的进行。研究表明,气孔的开闭可能与乙烯有关,乙烯是植物体产生的激素,具有____等作用。
(2)研究者取生长良好4-5周龄拟南芥完全展开的叶,照光使气孔张开。撕取其下表皮,做成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能放出乙烯),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之后滴加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清除乙烯利,再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结果如图l所示。

①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
②图1中用乙烯利处理叶片后,气孔的变化说明,乙烯可诱导____,且随浓度增加____
③用浓度为______的乙烯利处理拟南芥叶,既不会伤害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做出以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
(3)为研究乙烯调控气孔运动的机制,研究者用乙烯利、cPTIO (NO清除剂)等处理拟南芥叶,并测定气孔直径和细胞内NO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①实验I、III结果说明,有乙烯时______;实验II、Ⅳ结果说明,有乙烯时,加入cPTIO后 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2所示结果可以推测____
2019-01-30更新 | 4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8 .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节侧芽分枝过程中起相互作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侧芽产生IAA时,细胞分裂素的含量较低
B.侧芽的生长仅仅受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影响
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协同促使侧芽生长
D.基因表达在个体发育的时间上没有特异性
2019-01-30更新 | 36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清远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9 . 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着一类以甾类化合物为骨架的激素—一油菜素内酯(BR),BR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R之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五大类植物激素,如能促进种子萌发的______(激素名称)。
(2)用BR处理油菜幼茎节间,引起该部位显著伸长且细胞数目增多,节间膨大甚至开裂,这说明BR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为研究BR在不同器官向性生长中的作用,科研人员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油菜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 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右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____(填“相同”或“相反”)。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____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而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延迟,说明_________________
10 . 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下表丙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_
(2)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请完善进一步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
①在浓度____________之间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均分为4组(或4组以上),每组30株,编号;
③用等量且适量的上述系列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喷洒对应组芹菜幼苗;
④测量并记录_______________,再计算平均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