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为研究番茄体内油菜素内酯(BR)和脱落酸(ABA)应对低温胁迫的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
(1)油菜素内酯和脱落酸是植物体产生的,对生命活动起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用适量的BR和ABA分别处理番茄植株,检测叶片电导率(与植物细胞膜受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1。

   

①图1结果表明______
②已知N酶是催化ABA合成的关键酶。研究表明BR可能通过促进N基因表达,进而促进ABA合成。图2中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是,经低温处理后______

   

(3)①研究发现,BR处理后的番茄植株中BIN蛋白和BZR蛋白含量均有一定改变。BZR是一种转录因子,去磷酸化状态能与相关基因的启动子结合。为研究BIN和BZR的关系,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表明BIN能______BZR磷酸化,从而______BZR的功能。

   

②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科学家猜测BIN依赖BZR促进ABA的合成,进而提高番茄的耐冷能力,请补充实验验证。
材料:①野生型植株②BZR缺陷突变体植株③BIN突变体植株
试剂:④BIN过表达载体⑤BZR过表达载体⑥空载体⑦蒸馏水⑧BR⑨ABA
指标:⑩BZR含量⑪ABA含量⑫叶片电导率

材料试剂1试剂2检测指标
对照组同下______BR______
实验组____________同上同上
(表格中选填数字序号)
(4)依据上述所有研究结果,完善BR与ABA应对低温胁迫的机制,请在(       )中选填“+”、“-”(+表示促进,-表示抑制)______

   

2024-04-20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2 . 植物对病原菌的过度防御会引起植物衰老,平衡植物衰老与植物免疫对于农业生产十分重要,为研究R基因在二者平衡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拟南芥进行研究。
(1)乙烯作为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_______作用,为检验R基因是否通过调控乙烯信号途径影响植物免疫与植物衰老,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真菌感染三种拟南芥,一段时间后测定单位质量叶片上剩余的真菌孢子数(孢子为真菌的繁殖体),结果如图1,剩余真菌孢子数越低,说明植物抗病性越_______

根据图1结果推测R基因可以_______拟南芥抗病性。同时乙烯在R基因调控的植物抗病性中起负向作用,作出推测的理由是_______
②进一步研究R基因与植物衰老的关系,以叶片衰老比率作为植物衰老情况的指标,结果如图2,结果说明_______
(2)研究发现,R基因还可以促进W基因表达,进一步对3种拟南芥R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
组别实验材料R基因的表达情况
1WT++
2R+++
3RW ++
(给R转入额外的W基因)
注:“+”数目越多,表示表达程度越高
请推测与组2相比,组3拟南芥的抗病性和植物衰老情况为_______。综合上述研究,请用文字和箭头将答题纸上R基因对植物衰老和抗病性平衡的调控内容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

3 . 种子中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含量的平衡在调控种子休眠和破除休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界环境信号因素通过影响种子ABA和GA的合成和降解来改变种子休眠程度,下图是ABA和GA调控种子休眠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合材料和图推测,种子休眠时A处的生理变化存在合成ABA,B处的生理变化存在降解ABA
B.ABA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抑制细胞分裂、种子萌发和气孔关闭
C.不同植物激素的绝对含量和调节的顺序性共同影响种子萌发
D.破除休眠后,种子对ABA、温度和光照的敏感性降低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冲刺生物试卷
4 . 乙烯(分子式为C2H4)是高等植物各器官都能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研究者探究乙烯对植物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生理基础,发现了鳄梨果实成熟时乙烯调控纤维素酶的合成(如下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活性纤维素酶的运输需要耗能,其之后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乙烯可以促进鳄梨果实细胞核内相关基因的表达,使核糖体活动增强
C.正常生理环境下,乙烯是一种气体,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D.乙烯会促进纤维素酶的合成,该酶可水解植物细胞壁,进而促进果实变软
2024-06-1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综合测试(三)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探究蓝光对赤霉素(GA)诱导的植物下胚轴伸长的影响,以拟南芥作为实验材料,在含有高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的培养基中施加不同浓度的外源赤霉素,将其置于不同光照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测量幼苗下胚轴伸长长度,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蓝光作为一种信号调控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光敏色素参与
B.由图可知,赤霉素对拟南芥幼苗下胚轴伸长具有促进作用
C.由图可知,蓝光刺激可能会促进赤霉素合成酶基因的表达
D.加入赤霉素合成抑制剂是为了排除内源赤霉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6 . 强降雨导致的没顶淹涝会严重危害作物的生长发育。部分植物会通过地上部分快速伸长露出水面获得氧气,这种生长策略称为低氧逃逸策略;部分植物会停止生长以减少能量消耗,有助于淹涝胁迫解除后的恢复生长,这种生长策略称为低氧忍耐策略。浅水稻和深水稻对没顶淹涝的响应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深水稻通过低氧逃逸策略来应对没顶淹涝
B.乙烯和其他激素共同调控水稻的节间伸长以应对没顶淹涝
C.低氧忍耐策略在相对较深、持续时间较长的没顶淹涝更有效
D.浅水稻通过降低GA水平和提高ABA水平从而抑制节间伸长
7 . 双子叶植物在破土前,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及一部分下胚轴组织向下弯曲,形成弯钩状结构,由弯钩处的下胚轴优先接触土壤,这个局部特化的组织称为“顶端弯钩”(如下图)。研究发现,生长素在弯钩的外侧浓度低于内侧,并且多种植物激素参与弯钩的形成。当双子叶植物出土后,生长素的分布发生改变,导致弯钩打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顶端弯钩的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
B.顶端弯钩的形成过程中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
C.顶端弯钩的内侧中生长素可能促进了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
D.出土后,顶端弯钩外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生长速率大于内侧
8 . 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小麦种子萌发的实验。其中红光和远红光对小麦种子赤霉素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红光可能激活了光敏色素,促进了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B.红光处理小麦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能促进种子萌发
C.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赤霉素,小麦种子萌发率可能比单独赤霉素处理的高
D.红光与赤霉素处理都可促进小麦种子萌发,但红光条件下小麦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较晚
9 . 果农为了使苹果提前上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往往将未成熟的苹果采摘后进行催熟。为研究脱落酸(ABA)处理对苹果催熟的影响,某科研单位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图为实验结果。实验组注射1mL 500μmol·L-1的ABA,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无菌水,其他条件均相同,实验中分别检测内源ABA(苹果自身产生的ABA)含量和乙烯产生速率,得下图结果: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ABA和乙烯的主要作用都是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
B.ABA处理对内源ABA的生成起促进和抑制双重作用
C.ABA处理可促进乙烯的产生进而促进采摘后苹果的成熟
D.若要延长采摘后苹果的贮存时间,应将苹果贮存于密闭环境中较好
2023-06-23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一)生物试题
10 . 玉米、小麦在即将成熟时,若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后又遇大雨天气,则会出现种子胎萌现象(种子收获前在田间母本植株上发芽)。下图是植物激素对种子的萌发与休眠的调控模型。据图推测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注:“+”表示激素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表示激素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其中GA为赤霉素;CK为细胞分裂素;ABA为脱落酸;数字表示实验组别。
A.GA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激素
B.ABA和CK对种子作用的效果是相反的
C.胎萌现象可能经历了模型中3到4的过程
D.多种激素和一种激素作用的效果可以相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