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和消费国。苹果黄蚜(一种蚜虫)是苹果园中的主要害虫。研究人员采用悬挂粘虫板的方式统计不同种植模式下苹果黄蚜种群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五点取样的方式在果园中悬挂粘虫板以调查苹果黄蚜的种群密度
B.8月16日-10月18日期间苹果黄蚜种群数量主要受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C.自然生草模式苹果园的苹果黄蚜爆发时间早,虫害持续时间长
D.推测间作模式更利于苹果黄蚜天敌种群数量的增加

2 . 马鹿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分析某林区马鹿的生存状态,调查小组通过粪便DNA拈术调查其数量:第一次收集到马鹿粪便210份,其中成功提取DNA的有167份,经微卫星DNA(一种普遍使用的DNA分子标记)检测这些粪便分属于66只马鹿;第二次以相同方法收集马鹿粪便,成功提取DNA的有158份,经微卫星DNA检测这些粪便分属于54只马鹿,其中有18只马鹿也出现于第一次调查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林区内所有马鹿构成一个种群,其种群数量约为1466只
B.该方法还可以用于调查东北虎等不易捕捉的动物的数量
C.粪便较易收集,用该方法调查时可以减少对马厩的惊扰
D.微卫星DNA具有个体特异性是该调查方法依据的原理之一
3 . 东亚飞蝗为农业害虫,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科研人员研究了气温、降水量变化与蝗虫数量变化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蝗灾过后的农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可以通过取样器取样法对跳蝻(蝗虫的幼虫)的密度进行调查
C.适当引入天敌或人工释放性引诱剂来降低蝗虫的种群数量,属于生物防治
D.理论上提高降水量、降低温度、在繁殖期疏松土壤,都可以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
4 . 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我国劳动人民常将四大家鱼混养以提高经济效益。结合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品种

栖息水层

食性

青鱼

水体的中下层

以水底的螺、蚌及水生昆虫等为食

草鱼

水体的中下层或水草多的地方

主要以水草为食

鳙鱼

水体的中上层

主要为浮游动物为食,也食用部分浮游植物

鲢鱼

水体上层

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

(1)四大家鱼栖息在水体的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这种分层现象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其中3点)。群落中每种生物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____________的结果。青鱼和草鱼的生态位______(填写“一致”或“不一致”)。
(3)浮游动物是水体中上层的优势种,其与鳙鱼的关系是______
(4)若要探究水体上层的某单细胞浮游植物种群数量,可用的方法是______。某同学取1mL水样稀释100倍后,用血球计数板(1mm×1mm×0.1mm)通过显微镜观察计数,经统计,一个小方格平均有1.5个细胞,则该水体上层中此浮游植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绿孔雀与白鹇同属雉科动物,均为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林栖物种,体型食性相近。研究人员调查某地同一区域内的绿孔雀和白鹇对不同植被类型的利用率,结果如图。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可用红外相机调查两者对植被的利用B.绿孔雀的活动区域在雨季比旱季集中
C.旱季绿孔雀与白鹇的生态位高度重叠D.白鹇对阔叶林的利用率高于其他植被
6 . 近日科研团队找到推算雪豹种群密度的方法一一照片重复取样法。在祁连山某区域内布设了 60 台红外相机, 这些相机在海拔 的深山中连续拍摄了 3 个多月, 研究人员确定研究区域约有 20 只雪豹。根据数学模型推算, 估测在这个区域内每 生活有 3 只雪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雪豹的种群密度调查不可采用标记重捕法和样方法
B.决定雪豹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C.照片重复取样法可用于调查一些大型稀少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
D.若研究区域有 120 只雪豹, 则估测该区域的种群密度是 18 只
7 . 麋鹿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我国已建立多个相关自然保护区。为评估某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在2003-2013年间科研人员调查了区内麋鹿的数量变化,统计结果如图。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保护区中包括麋鹿在内的各种生物种群共同组成生物群客
B.若要研究年龄结构,还需再统计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
C.2003~2009年间,随着麋鹿数量增加,种内竞争逐渐加剧
D.2009年对应的麋鹿种群数量为该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容纳量
8 . 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北点地梅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随机取样
B.1年内,北点地梅幼苗数和成熟株数的数量变化与季节变化无关
C.调查期间,北点地梅种群数量增长方式既不是“J”形也不是“S”形
D.调查期间,北点地梅种子萌发数、幼苗数和成熟株数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9 . 关于诗句中体现的生态学观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鸟类的迁徙行为会导致种群密度发生变化
B.“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被废弃的亭台楼阁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桃、李开花体现了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D.“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体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10 . 大马哈鱼广泛分布于白令海、北太平洋及沿岸河流中,属于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幼鱼在海洋里生活3~5年,性成熟后回江河产卵,产卵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产卵后便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马哈鱼的种群数量与其出生率成正比
B.调查产卵期大马哈鱼的种群密度可利用标记重捕法
C.白令海中所有大马哈鱼的数量为该大马哈鱼种群密度
D.大量捕获江河中的大马哈鱼主要影响其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